欢迎访问文明中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明中华网 > 纪录片 > 社会

中华文明网

社会应呵护工地小伙对知识的敬畏心

发布时间: 2018-08-01 05:27社会
社会应呵护工地小伙对知识的敬畏心...

  又到了每年的高考录取季。对大多数人而言,一张张的录取通知书,就是一封封捷报,传递的是寒窗苦读后的喜悦和兴奋;而对于另外一部分人,尤其是那些贫困家庭而言,带来的却是复杂的喜忧参半,哪怕这封捷报来自北大。比如,刚刚成为网红的云南小伙崔庆涛。

  家庭贫困的学生很多,每年收到北大通知书的学子也很多。但能把二者结合起来,就有了吸睛效应。为何?之前有某高考状元曾言: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上好学校,能够上名校的人多是中产家庭、衣食无忧、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的,一开始就赢在了起跑线上的……。如果这只是不成熟的个人观点,那么知名高校农村生源比重的持续下降的统计数据,则是对这一论断的间接佐证。

  于是,与那些逐年升温的高考后经济,花12万坐头等舱观看俄罗斯世界杯引发争议形成相比,年仅17岁就岁父母在建筑工地打工,家里还要供养三个孩子读书的崔同学,其生活境遇就具有了强烈的反差和特殊性。

  在这种生活重压之下的崔同学,能够在工地上接受到来自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可以断定,其优异成绩的取得,必定是他既有聪颖的天赋,又有后天的努力,更有家庭的支持。而父母支持的背后,则体现着贫困地区农民对知识的淳朴敬畏和知识改变命运的笃信。这在很多农村地区教育理念已经急功近利、“知识无用论”逐渐抬头的当下,更显的难能可贵。

  或许有人说,助学贷款制度发展了这么多年,别说上北大,哪怕普通本科入学,绿色通道早已畅通无阻。要让崔庆涛完成学业,应该没有问题。然而,稍有常识的人都清楚,如今的高等教育花费,早已不止学费这么简单。

  大学里,生活费、各种名目的费用都需要经济基础。而校外社会的某些世俗价值观,早已渗透至大学校园。崔同学入学后,会不会因捉襟见肘而受到歧视、在各种课外活动中能否有平等参加的机会,乃至这些会不会影响到他将来就业,都是关心他的人的忧虑所在。而最终顺利就业,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才是他们家“好日子到来”的关键一步,才是根本。

  事实上,从近些年来的报道来看,社会上已经有了数量不少的显形或隐形的“崔庆涛”。而同时,对农村贫困生,尤其是那些优秀贫困生的救助体系的发展,与实际需求相比依然相距甚远。救助体系的建立依然只涉及到了“完成学业”这一单一的、基础的维度之上,没有考虑到他们在大学期间全面发展、日后顺畅就业等更为重要和关键的层面。

  之所以强调这些层面,因为这才是破除当今社会贫困代际传递和寒门难出贵子魔咒、打破阶层固化和板结、重塑社会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心,进而推进社会公平的节点所在。

  所以,呵护崔同学一家对知识的敬畏和笃信,显然不止是助学贷款这么简单,而是需要校方、乃至全社会,方方面面有更多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