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我院国际贸易专业开设于1994年,从2005年以来,国际贸易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改革中,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充分贯彻和体现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
首先,国际贸易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之前,对外贸行业企业进行以下问题的系统了解和调研:河北石家庄及周边对外贸人才需求数量;河北石家庄 及周边外贸企业和相关行业数量和规模以及分布特点;该地区外贸企业和行业外贸岗位情况和对应主要职业技能分析;该地区外贸企业和行业对外贸人才的具体要求 是什么。
在基本调研的基础上,我们还对外贸相关服务和管理部门:海关、商检、外管局、银行、国税局等进行了走访,取得了按照“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所 需要的相关行业背景知识和资料,最后我们又走访了近三届优秀毕业生,并召开座谈会,积极听取毕业生对于人才培养“工学结合”模式的措施建议。这样三方面信 息的搜集和调研,为按照“工学结合”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最新也是最直接的依据,教师们实实在在地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的需求,了解岗位的设 置和需求,了解学生毕业后真实的想法和对学校的建议,这样确保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从企业出发,从需求出发,也才能真正贯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 式理念。尤其制定出完全符合“工学结合”模式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
其次,以外贸行业职业生涯的成长规律为主线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设置。具体来讲就是课程设置打破了学科体系,按照企业工作过程开发课程;以职 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按照能力和职业成长规律实施三阶段培养;将“单证员”和“跟单员”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校内培养与校外培养有机融合;实践教学时数占 总学时50%以上,真实业务实训逐步达到整个实践环节的30%。
二、根据岗位技能要求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课程体系和设置只是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怎么教必须靠各个课程的具体实施。针对每门课程,教师们集思广益,对课程的教学进行系统化设计,保证 教学的实施有效。首先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的整体理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习能力与工作能力并重;将工作引入学习。具体来讲就是“以项目(行动)驱 动课程”,围绕项目实施课程,即以项目为中心分解教学内容,课程围绕项目进行,项目完成,课程教学也完成。当然这种项目化教学就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 选择、组织并学习工作知识的教学模式,运用项目教学法,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教学活动。项目化教学,强调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 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任务为中心,通过对教学目标项目的分解、实践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国际贸易实务为例,该 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化教学法,在教学安排中,可根据项目化教学的思路,把课程根据实际工作要求划分为标的条款设计、运输条款设计、支付条款设计、价格条款 设计、条款综合设计共五大项目,大项目下可再设立分项目、子项目,如标的条款设计又分为纺织品、玩具、食品标的条款的设计。通过师生的共同实施,达到每个 项目所必需的能力要求。也最终完成“岗位、知识 、能力”三位一体化的效果,并实现真正“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
三、依托典型企业,建设“工学结合”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国际贸易专业实践环节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两大块。“校内”是指在利用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教学软件进行实训基础上,进一步参与校企合作办公室 真实业务的操作。具体包括河北宝泰进出口贸易公司的外贸业务和河北百威特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的国际货运代理业务两部分;具体做法:我们首先把学生分小 组,不同小组从事不同业务的开发,比如有的小组负责劳保服这种具体产品的市场开发和维护,有的小组负责滴灌设备产品的跟单处理,还有的小组负责所有外贸业 务的单据处理,并有另外小组负责相关的租船订舱业务和报关报验,一定时期后,所有小组轮换业务,这样可以基本保证每个小组都能较充分接触更多的业务实践, 并学到真正的业务操作处理经验。“校外”实训是指到合作企业即校外实习基地参观和实习,以及参观港口、生产工厂、国际商品博览会等相关领域和部门来达到开 拓视野,增加感性认识的教学目的。比如我们先后带学生参观秦皇岛港、清河羊绒基地、正定小商品博览会以及河北安平丝网集散地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通过校内外国际贸易技能大赛提高学生业务动手能力
国际贸易专业从2004年开始,为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强化学生动手技能,每年都举办外贸技能大赛,大赛的内容主要包括单证制作、信用证审核、 外贸函电的处理、业务谈判、以及外贸风险的防范等。以2009年技能大赛为例,国际贸易专业举办了关于信用证操作能力技能大赛,以外贸公司和银行的实际信 用证为基础进行整合,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信用证审核技能考核;第二部分根据所提供的信用证及相关资料,缮制结汇单据,进行制单技能考核。本次竞赛在 命题和考试方式上有一定创新:一是试卷均为来自外贸公司和银行的原始信用证,二是学生以虚拟公司和虚拟银行的身份参与比赛。比赛中可以查资料,可以互相切 磋,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的业务以及其他职业素养包括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很大锻炼和提高。2010年我们在全国单证员比赛中,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 绩。
总之,“工学结合”是技能人才培养的永恒主题。国内外的职业教育实践都说明“工学结合”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途径和模式。我 们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定的经验,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把真实业务与课堂和实训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真实业务的 操作能力,在这一点上,是对传统模拟仿真+软件的模式的一种突破。但在尝试和改革中,我们也有一些问题,比如怎样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怎样建立工学结合的企 业合作的长效机制,学生的工学轮换与整体教学效率的关系等,总之我们会继续努力,把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的更好,更成功。
- 上一篇:临安跨境电商持续升温 探索“互联网+外贸”新通途
- 下一篇:下一篇:外国滑雪者探索新玩法 赴伊朗挑战滑沙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