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地该如何种”
王思雅查看水稻大棚育苗情况
【襄阳政府网消息】5月10日,雨后初晴。
谷城县盛 镇贾庙村,44岁的王思雅正在大棚里察看西瓜的长势。压蔓、疏枝,再过一个多月,这批麒麟瓜就能上市了。“在北京和专家交流,让我受益匪浅。我的地该咋种,心里有了底。”谷城园坤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种植大户王思雅说。
3月6日,央视农业频道推出《两会特别报道:三农梦我的梦·九问两会》。王思雅走进该节目演播室,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阜阳市委书记于勇,畅聊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地该如何种。
调结构:玉米换成俏蔬菜
2013年,王思雅在谷城4个村流转土地3000多亩,其中仅贾庙村就有1100亩。往年,这1100亩地里,有水稻600亩、玉米500亩。“玉米已经好几年供大于求,前年每斤还能卖1块多钱,去年跌到了七毛五,忙活一季还要贴钱。”今年春播,王思雅的地里只种了100亩玉米,取而代之的,是抢手的大棚蔬菜和水果。
在她的12个大棚里,麒麟瓜已有拳头大小,油麦菜长势正好,西兰花和四季豆已获得无公害蔬菜认证。“农产品出现‘卖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和盲从。安排下半年生产时,往往参照上年的市场信息,一哄而上或一哄而下,造成供需不平衡。”三年的种地生活,让王思雅意识到,不看市场变化,不问销售渠道,不善产品升级,无法在市场上生存。
为了解最前沿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没上过大学的她,攻读北京农业大学的MBA课程;她加入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参加各地的农产品展销会,带回新鲜的市场信息……
上个月,她参加了武汉农博会,大开眼界的同时,也获悉了许多商机。
芦笋,市区超市里已经上市,零售价约12元/斤,批发价也得10元/斤;铁心黑皮冬瓜,内实心肉厚;冰菜,嫩绿色的小叶片上挂满晶莹剔透的“冰珠”,可以凉拌……这些菜在大城市供不应求,但谷城还没有农户种植。“这些是市场缺口,但也不能头脑一热就上马。”王思雅带回了一些蔬菜种子,决定先探探路,再大规模引进自己的大棚。
转方式:雇工变成合伙人
2013年,王思雅开始种植大棚西瓜。由于不懂技术,株间距是多少、一个蔓上该结多少瓜,她全然不知。一次试验下来,10个大棚的西瓜产量少、个头小,全都亏了本。
为了把农田管理好,她借鉴和摸索出一套管理办法:将这些田分成小块,聘请其他种植能手管理,但在农资购买、农机服务、产品销售等方面实行集约化经营。“一方面,可以方便机械化耕作,降低人工成本;另一方面,农药、种子、化肥等都是直接从厂家拿货,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降低了购买成本。”
去年,王思雅又琢磨出新的管理方式,让流转出土地的农民参与经营,分享土地所得利润,而不是单纯拿租金、按天结算工钱。
就拿大棚蔬菜来说,大棚建造、产品销售、技术指导等均由园坤公司负责,农民只需要专心致力于田间管理。收获时,根据收益,公司与农民按比例分成。以前,农民当雇工,年收入不到万元;如今一个农民可以看管3个大棚,年收入能翻一倍。
在贾庙村四组,张顺外夫妇的18亩地在半山腰。原来主要种植玉米,每年收益2000多元。
夫妻两人把土地流转给园坤公司后,园坤公司对这些地实施改造。一部分田地改建成两个荷塘,塘里种藕养泥鳅、黄鳝;一部分地种上小麦、蔬菜等农作物。园坤公司提供种子、鱼苗以及技术指导,张顺外负责打理。年底一核算,一个鱼塘的收益就有一万多元。
连三产:延长绿色产业链
大棚旁边,一片桃林开始挂果。树下,土鸡“咯咯”叫着乱跑,工作人员从园里捡拾起一篮绿壳鸡蛋。“这是自然放养的宁夏鸡,专下绿壳蛋。”园坤公司贾庙基地负责人周远朝介绍,这一片桃林有70多亩,每亩地能产5000斤桃,放养土鸡3000只。按一只土鸡专供酒店28元/斤、鸡蛋1.2元/枚来算,“桃林鸡”每只能产生30元左右的利润。这一片桃林光卖鸡和蛋就能挣近万元。
鸡粪投入荷塘作为肥料,沼液灌溉稻田;稻田养虾,不打农药不撒化肥,不仅生产绿色大米,还可以发展钓虾园,去年这些绿色大米最高卖到了10元一斤……绿色产业链的延长,让每亩土地都能获得最大收益。“现在中低端农产品供给充足,但绿色高端农产品供给明显不足。”王思雅说,“农业供给侧改革,我的理解是不以产量论英雄,不在于种了多大面积的地,而在于如何为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土地的亩平利润,讲绿色发展、讲效益、讲竞争力。”
王思雅说,改革是方向,也是出路。未来,她还要用“互联网+”指导农业生产——与谷城县一家物业公司合作,在县城几个小区实现“蔬菜直供”,业主只需在电脑或手机上下单,蔬菜就能直接从田间到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