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明中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明中华网 > 历史 > 历史揭秘

中华文明网

《古道雄关赋》 揭秘土门关历史文脉

发布时间: 2018-08-31 23:37历史揭秘
《古道雄关赋》。揭秘土门关历史文脉□文/图。,...

《古道雄关赋》 揭秘土门关历史文脉

■主编王律。

《古道雄关赋》 揭秘土门关历史文脉

■土门关街景。

  □文/图本报记者柳安臣

  你知道吗?“崔氏华胄”“天下第二行书”“元好问终老”等经典故事都和鹿泉区西部的土门关有关联。最近,由石家庄市诗词协会副会长王律和地方志专家苟志俊主编的《古道雄关赋》一书问世,在省会文化旅游界和众多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该书详细呈现了鹿泉区土门关古镇的前世今生,从政治军事、历史文化、名人诗词、书法碑刻等角度全方面展现了土门关历史的不平凡。

  现场:

  咽喉要道兵家必争之地

  “卖羊肉包子嘞、快来看看吧,这里有上好的绸缎面料!”昨日,记者来到位于鹿泉区西部的土门关风景区。听着这些带着地方韵味的吆喝声,仿佛把你带进那古驿道重镇土门关繁华的市井生活。

  昨日10时,在景区一游客中心,有许多人聚在一起谈古论今。原来,大家正在讨论一本最近由中华古籍出版社出版、王律和苟志俊主编的《古道雄关赋》。“《古道雄关赋》是土门关有史以来第一本正式出版的书籍。”游客陈先生介绍,他从上学时就了解这儿是古代重要的交通要道,也或多或少听说过一些历史故事,今天看了这本《古道雄关赋》之后,对土门关的历史有了彻底而全面的认识。

  书中所记载土门关(井陉口)历史悠久,因为地理位置特殊,从古至今此地演绎了无数经典战役,站在土门关城楼上,仿佛置身于古代嘶喊拼杀的战场。

  缘由:

  “土门关之役”与“天下第二行书”

  唐朝安史之乱时,颜氏杲为常山太守,颜氏父子收复土门关,死战逆贼,兵败被杀。颜真卿恸而愤书《祭侄文稿》,时人称为继《兰亭集序》之后“天下第二行书”。图书主编王律说,早在十年前他和著名学者蔡子谔一起开始对土门关与天下第二行书“祭侄稿”进行研究与挖掘。在当代诗书巨擘旭宇倡导建立“祭侄稿园”的启发之下,王律做出了详细的景观规划和造园方案,并获得有关方面的认可。

  王律和好友地方志专家苟志俊一起,查阅大量历史资料,一百余种典籍,历时半年,在今年6月份出版了《古道雄关赋》。全书共分十二卷:土门胜境、千秋雄关、韩庙遗碑、驿路古道、太行五陉、萆山故垒、莲峰兵寨、白鹿神泉、泜水英风、颜门忠烈、崔氏华胄、遗山旧游。举凡土门关之历史风云、军事征战、文坛佳话、名人显宦、山川风光、建筑文物、金石题刻等,对土门关的历史进行了充分展现和深入挖掘。

  探秘:

  “崔氏华胄”等典故彰显名人风采

  “土门关出过很多有名的历史人物。”王律称,书中“崔氏华胄”部分提到的唐代崔氏几位宰相便是其中代表人物。崔涣出身号称“皇唐贵族”的获鹿土门崔氏,早年曾任亳州司功参军、司马员外郎、巴西太守。安史之乱拜相,后又巡抚江南,补授官吏。当时李白正因永王李璘案被系浔阳狱,夫人宗氏奔走求援。崔涣也极力搭救,李白方得以出狱。

  王律在此书中还考证并澄清了一个重要史实。金元之际著名诗人元好问的作品《送崔梦臣北上》诗序记载“梦臣崔卿,玉树清姿,土门华胄……”从中可知崔梦臣为获鹿土门人,即“土门华胄”。然而素称权威的《元好问诗编年校注》(中华书局出版)注释“土门”为:“突厥可汗,突厥汗国的创立者。土门,也写作吐门。”显然系因不知崔氏祖籍土门而误注。

  价值:

  建设美丽乡村的历史依据开掘创新出发点

  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刘绍本介绍,今年春夏之交以来,全省旅发大会期间,土门关成了全市旅游的一个亮点,是大家关注的地方,让市民游览观光并且品尝到了美味。在了解历史文化积淀中,尽享太行佳景和神韵。在此期间,市民惊喜地读到了《古道雄关赋》,该书把冀晋咽喉要道和兵家必争之地记录和描写得十分全面、完整。让游人在了解历史文化积淀中,尽享太行佳景。

  刘绍本称,这本书具有强烈的现实认识价值,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历史依据和开掘创新的出发点。书中首次完整地披露土门关及附近山川村落的文化根脉,从《史记》《新唐书》《元和郡县志》《全唐书》《常山贞石志》等历代典籍中挖掘资料,并发现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杜甫、苏轼、陆游、顾炎武、谭嗣同等名人歌咏土门关(井陉口)的诗词歌赋,韵味浓郁,由此派生出来的传说和人物传奇故事,能够集成此书。有些史料平日很难见到,这是首次亮相,让人备感亲切。

  《古道雄关赋》还有着很大的历史文献价值,全书分为十二卷,经由王律和其同事多年的积累和研究,让人不仅能够看到土门关的壮丽景色,而且能够深入了解其历史蕴涵,进而坚定了民族文化自信,给人以奋起鼓舞,祖国关山皆秀锦,优秀儿女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