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明中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明中华网 > 公开课 > 历史人文

今日时报

黄岩历史学会挖掘地方文化纪事

发布时间: 2016-05-04 10:12历史人文
黄岩历史学会挖掘地方文化纪事...

  最近,由黄岩历史学会会员创作的传奇小说《风云岐田寨》一书正式出版并隆重举行首发仪式,引来社会各界一片热烈点赞。据粗略统计,区历史学会成立至今,会员主创参编的各类著作达70多本。在市区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2500多篇。这些作品大都陈列在学会作品会展橱窗内,如管先进先生的《路廊通鉴》、虞敏行先生的《千年茅畲》、夏吟女士的《黄岩方言汇编》等,每本数十万言,字字句句闪烁着橘乡历史文化结晶,表达了对乡土文化的眷恋和热爱,凝结着会员十多年的汗水和心血。

  人才济济作品纷呈

  区历史学会创办于1988年,是由一批热爱黄岩历史文化的人士组成的学术团体。其中有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家协会、中国报告文学协会会员,有省历史学会会员9人,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3人,中高级以上职称占半数以上,可谓人才济济,学有专长。

  他们中有许多人被有关部门聘为顾问或研究员,有的帮助区文化工程办公室整理有关地方文史资料,顾问赵康龄老师点校注释《清献集》,傅亚文与人合作《黄岩风物志》,名誉会长王恒正先生整理《王棻日记》,徐先学、张永生等编篆《黄岩历代诗词选》,池太宁、王康、陈静等8人被区宗教文化研究会聘为特约研究员,会长张永生等协助民政部门编纂黄岩区地名志。会员中有好几位是修宗谱行家。任金玉曾担任多家姓氏的宗谱编修工作,直至去世。池太宁老师历时数年,完成《黄岩池氏宗谱》编纂出版工作。院桥会员王仁文认真挖掘院桥乡土历史资料,目前己写出10多万字书稿。宁溪会员王建国身兼数职,组织编写了5本有关宁溪人文历史书籍。

  深入考据成果卓著

  黄岩历史上一些重大亊件和历史人物因史志记载不很详尽,随着时代变迁地名也发生变更,都有待进一步考证,搞清来龙去脉。会员满怀爱乡之情,自愿组织,不辞辛苦,深入考查。

  去年,王康、章云龙、刘大钓等会员多次深入到沙埠岐田、佛岭及乐清等地考查。张永生、徐同南、陈静等会员为编写《黄岩寺院概览》一书,足迹遍及全区各地72所寺院,走访核查。经历史学会会员深度挖掘考查,使一些历史悬案得到澄清,不实记载重新订正。民间广为流传蔡缸爿的故事,志书记载确有其人,但都说他是路桥人。去年会员获悉在新前街道一农户家藏有蔡缸爿的家谱,他们如获至宝,连夜冒雨赶赴当地查阅。据査,蔡氏先祖从湖南迁至黄岩象川(今象岙)。蔡缸爿,名荣名,系蔡氏26世孙。该家族任过县级以上官员达50多人,可谓名门大族。由此可见,蔡荣名是黄岩人。

  不为名利默默奉献

  区历史学会在挖掘弘扬乡土历史文化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充分说明这个团队是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许多会员退休以后,本可在家享享清福。可他们不甘寂寞,放弃了个人休闲和娱乐时间四处考查;有的一头钻进图书馆、档案馆,查阅尘封己久的资料;有的拿起笔杆,著书立说,自费出书。区历史学会会长张永生逢人便说:“挖掘黄岩历史文化,留下橘乡的记忆,是有利于千秋的大事,是历史学会会员的责任,是一件值得骄傲的工作。”
会员们以文会友,把学会当成自己家。每逢星期天,他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在一起,交流学习心得和成果,互相赠送自己编写的书籍。管先进老先生一人赠送的书籍就有上百册。在学会中传为美谈的是陈明达、夏吟夫妻俩,是学会中唯一的夫妻对。他俩兴趣爱好相同,志同道合。他们不仅踏遍黄岩山山水水,名胜古迹,还到杭州宁波等地图书馆查找资料,联袂钻研“金”学和黄岩方言。《黄岩方言汇编》《黄岩历代人名录》成了学会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