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并非一“特”就灵(话说新农村)
培育特色农业非一日之功,从田间到市场打造完整产业链,才能让特色产业真正扎根田野
走进西南一个山区县,漫山的果林郁郁葱葱,随行同志自豪地介绍:这里群山连绵,雨水充沛,适宜种砂糖橘,县里定政策、推技术,将其打造成特色产业。短短几年,砂糖橘种植规模从小到大,发展到10多万亩,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几亩果园。
可是,一路走访却听到果农的不少抱怨:“今年砂糖橘大丰收,遇到了烂市,一斤卖不上几毛钱。”“当初鼓励种,如今种出来没人要,明年可怎么办?”“组织爱心销售、干部认领,可解决不了长远问题”……
这个特色产业没有“特”起来,原因何在?
仔细询问,一个原因是种植面积发展过快。这几年,周边区县都在大干快上砂糖橘,区域内一下增加了几百万亩,市场消化不了。一位种植大户就说:“少了才能叫特色,如今遍地都是砂糖橘,特色也变成了大路货。”
往深层次看,产业链条不健全是主要原因。同样是种砂糖橘,早期发展起来的地方品种更新了两三代,而这个县种的还是老品种。同样是销售,有的县引入龙头企业,打出品牌,砂糖橘分级、清洗、包装,追求“人无我有、人优我特”,而当地果农大多靠商贩上门收购,“素颜”的果子怎么跟别人竞争?
砂糖橘卖难,再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特色产业并非一“种”就灵。好资源变好产品是个系统工程,不仅要看资源禀赋,更要看产业发展规律。有资源种不好不行,种出来没有现代营销支撑更不行。如果仅仅盯着“种”,忽视了销售、加工等环节,很难避免陷入“多了少了”的怪圈。
类似现象发生过不少,前些年,一些地方打造花木之乡、食用菌之乡等“特色”,刚开始,一亩树顶十亩粮,一个大棚挣几万,没有完备的产业链支撑,特色产业很快从极火到极冷,吃亏的还是跟风的农户。这样的现象千万别再一次次上演了!
培育特色农业非一日之功,要下足绣花功夫,构建产供销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打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谁来种?鼓励农民合作社、新型农民等主体带动小农户,统一标准、统一技术服务,保障源头上优质安全。怎么销?发挥好龙头企业、电商平台等现代营销主体的作用,打特色品牌、畅市场渠道,让特色产品优质优价。天目湖白茶的做法值得借鉴。独特的小气候造就了清幽沁心的白茶,当地的几十家合作社成立产业协会,上马大型加工厂,打造区域公共品牌,让白茶成了市场宠儿。可见,从田间到市场连成一条完整产业链,提高了供给质量,才能让特色产业真正扎根田野。
当然,特色产业发展也离不开政府悉心呵护。愁资金,就创新金融服务,解决贷款难题;缺市场信息,就发挥大数据功能,加强市场分析、监测预警;加工能力跟不上,就引进龙头企业。一句话,就是要补齐产业链条的短板,让特色产业强壮起来。
果树成长离不开全生命周期的呵护,产业培育亦是如此。广袤农村藏着不少独特资源,把这些“特色”挖掘出来、培育起来,让它们变成产业优势,农民腰包鼓鼓的好日子还会远吗?
《 人民日报 》( 2019年08月23日 19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 上一篇:央行金融科技顶层设计出台
- 下一篇:下一篇:订单生产这样种地有赚头(田间追踪高质量·组织方式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