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明中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明中华网 > 新闻 > 台海

中华文明网

1977年到2000年普通中国人曾获得十大提升命运机遇

发布时间: 2017-09-11 15:16台海
高考制度的恢复,使中国的人才培养重新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恢复高考后的二十多年里,中国已经有1000多万名普...

核心提示:高考制度的恢复,使中国的人才培养重新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恢复高考后的二十多年里,中国已经有1000多万名普通高校的本专科毕业生和近60万名研究生陆续走上工作岗位。

1977年到2000年普通中国人曾获得十大提升命运机遇

1977年高考考场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王海文,原题:1977-2000提升普通人命运的十大机遇

第一大机遇:高考

参与人数:空前绝后的570万

机遇保质期:永远有效

机遇把握率:1977年为30/570,即1:19,之后参见每年高考录取率

1977年,我6岁,当年我最大的一件事情是,由于户口还在新疆,我被上海宝山县国定路小学的幼儿园拒绝入学。过了很多年,我才知道,当年还发生过另外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文革后我国第一次恢复高考制度。1977年是一道分水岭,从那以后普通中国人的运气开始好起来了。是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这次具有转折意义的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会议还决定,录取学生时,将优先保证重点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

1977年10月21号,中国各大媒介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并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与过去的惯例不同,1977年的高考不是在夏天,而是在冬天举行的,有570多万人参加了考试。百废待兴的中国,居然拿不出足够的纸张印试卷,为了解决恢复高考后第一届77级的考卷急需用纸,中共中央决定,调用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虽然按当时的办学条件只录取了不到30万人,但是它却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重新拿起书本,加入到求学大军中去。1977年的国家,各行各业对知识、对人才的需求和吸纳在今天看来仍是十分惊人的。1982年,文革后首批大学毕业生新鲜出炉,随即被“一抢而光”。十年浩劫对我们的政治体制和知识结构的解构是空前的,而重新整合无疑需要大量的新鲜血液。

时间倒转20年,让我们看一个标本性人物走过的轨迹:

吴惠源,男,1949年10月1日出生,现任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生逢一个惊天动地的日子,吴惠源的生活却一直平淡如水。生在红旗下,长在阳光里,发育时遭遇自然灾害,初中毕业赶上文革,只能进工厂做工。如果不是那一声惊雷,吴惠源还会像同伴一样继续做工,或者下岗再就业……

1977年冬天恢复高考时,吴惠源已经干了9年的技工。他对知识的渴求一直没有停止过。做工时,有个读夜校的名额,吴惠源几乎是哀求着争取来的。如今,真正的机会来了。

23年前的高考,有点万马千军过独木桥的意思,但在吴惠源的眼里并没有什么可怕。为了生活,很多同龄人早就荒疏了学业,自己好歹一直没有松劲。果然,他成功了。1978年1月,吴惠源开始了4年的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的生涯。他们这一届是新中国教育史上唯一的冬天开学、冬天毕业的大学生。大家都有种紧迫感,都想将失去的10年追回来。操场上、教室里、图书馆里,哪儿都是人头济济。吴惠源记得很清楚,还没毕业,就有同学写出了大型话剧《李世民》进行公演。以小说开创了“伤痕文学”热的卢新华也是同班同学中最用功的人之一。毕业后,吴惠源到民主党派工作,不久就被提拔到处级干部的职位上,这也因为他是个年轻人,是个大学生。

当年的“吴惠源”们还有不少。今天,77级大学生已成为社会各阶层的中流砥柱。仕途走得坦荡的,早就弄了个师长、旅长的干干。而做学问者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白驹过隙间,昔日的学生已经成了博士生导师,领一时风气之先,得一方宗师之尊。

高考制度的恢复,使中国的人才培养重新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恢复高考后的二十多年里,中国已经有1000多万名普通高校的本专科毕业生和近60万名研究生陆续走上工作岗位。

1977年的高考,没有减负呼吁,没有舞弊传说。

1977年的高考,野百合也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