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明中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明中华网 > 综艺 > 情感

中华文明网

文化记忆带来的情感震撼

发布时间: 2019-08-24 11:13情感
11月16日,由云南省委宣传部、光明日报文艺部主办的纪录片《西南联大》专家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主创团队、播出方...

文化记忆带来的情感震撼

——文献纪录片《西南联大》热播的启示

光明日报记者 李蕾 牛梦笛 光明日报通讯员 郑紫薇

  历史题材纪录片究竟应该如何创作,才能在坚持自己的精神品格与保留历史文化原有的厚重内涵基础上,让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产生亲贴之感,让他们在获得艺术享受的同时受到文化熏陶和思想震撼?纪录片《西南联大》热播引起热议的现象,或可给我们带来启示。这部由云南省委宣传部与中央新影集团联合出品的5集纪录片近日在央视纪录频道和腾讯视频播出后,受到了众多观众的好评和业界专家的肯定。该片结构清晰、思想深邃,以个体生命体验为主要叙事轨迹,将西南联大那段历史风云和其背后的精神内涵娓娓道来。

  11月16日,由云南省委宣传部、光明日报文艺部主办的纪录片《西南联大》专家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主创团队、播出方代表、有关部门领导以及业内专家学者围绕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社会意义等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文化记忆带来的情感震撼

《西南联大》海报 资料图片

    1.“感动”“泪目”“家国情怀”成热议关键词

  纪录片《西南联大》尊重历史、制作精良,以日记、文章、口述片段和人物访谈为载体,生动再现了西南联大从学校筹建、搬迁、选择校舍、正式建成,到师生日常教学、生活、研究的一系列历程,展现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良知和担当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堪称一部有思想艺术价值的诚意之作。

  在一些人的固有思维中,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是一块难啃的骨头。由于历史厚重感和内容深刻性,其创作容易落入枯燥乏味的窠臼,难以让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产生亲近感。而《西南联大》却用优异的收视数据证明,真正优秀的作品总会获得观众的肯定和敬意。《西南联大》的播出平台、央视纪录频道副总监冯雪松说:“《西南联大》的收视率是同类人文历史纪录片中最好的。据统计,观众到达率达4.73%。换算过来,大约有6000多万的观众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观看该纪录片。”腾讯视频纪录片内容运营中心副总监朱乐贤分享了网络平台的播出情况:“自上线以来,《西南联大》在腾讯视频平台的评分达9.5分,播放量已突破665万,且仍在持续上涨。在观看此片的用户中,18岁至24岁的用户占用户总量的38%,25岁到29岁的用户占28%,30到34岁的用户占15%,说明这部作品被年轻人所接受和喜爱,创造了今年历史类纪录片的最好播出成绩。”

  “推荐”“感动”“泪目”“敬佩”“家国情怀”等成为观众和网友评论这部纪录片时反复使用的关键词。尤其是许多网友在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的评论上写下了自己的观赏感受——“为观众奉献出一场有思想、有文化、有品位的饕餮盛宴”“片子有诗意的结构,内容虽然厚重,表现却轻盈灵动”“西南联大的纪录片,看得我眼中充满泪水”。

  2.生动影像勾勒百位大师画卷

  由于成长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网生一代”的知识储备、审美眼光已呈现出新的特点。因此,如何在提炼与表达人性所共通的价值、情感、思想以及争取和最大范围的观众群体产生精神契合与心灵共鸣的同时,准确把握年轻观众的心理诉求和精神动向,运用能让他们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考验着《西南联大》创作者的智慧。

  西南联大的历史,虽然短暂却辉煌。1937年至1946年,由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这三所著名高校合并成战时临时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会聚昆明的这批知识分子,在动荡中求生存,面临战争的时刻威胁和生活的日渐困苦,却能以‘和而不同’的文化境界,为战时高等教育结茅立舍、弦歌不辍。西南联大共孕育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一百七十多位两院院士及上百位人文大师。”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宣宇才介绍道。这段历史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既是个体的,又是整体的。西南联大师生在艰苦环境中达成的丰富学术成果是“有形的”,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担当精神是“无形的”;梅贻琦、张伯苓、蒋梦麟三位校长和闻一多、金岳霖、华罗庚、陈岱孙等联大教师是“个体的”,西南联大乃至整个抗战时期的知识分子群体是“整体的”。这样复杂的命题给创作团队带来了不小的困难。该片总导演徐蓓匠心独具,跳出纪录片惯用的时间线结构,以个体生命体验为主要的叙事线索,用五组关系串联主题,勾勒出抗战时期中国教育史、思想史和文化史的整体画卷。

  徐蓓谈及创作心得时指出:“创作团队花了两年时间走访中国、美国、新加坡等地,访问了49位西南联大学子,其中最年轻的受访者也已年满90岁,收集了众多影像、书信和日记等珍贵一手史料,其中300多张历史图片为首次面世”。与会专家表示:“在内忧外患的时代,西南联大师生无论如何颠沛流离,都保持淡定从容。作品通过克制而不煽情、从容而不夸张的讲述,让观众感动、敬仰的情绪持续积聚,直至最后喷薄而出。这才是当今时代一部优秀纪录片应有的艺术调性。”

  3.精神财富彰显闪光社会价值

  真正的好作品,不仅是内容上的铺陈和形式上的渲染,更是对思想的发掘与深耕。《西南联大》这部纪录片之所以得到观众和业界的关注,正是在于作品做到了见历史、见人物、见风骨,深刻挖掘出了蕴藏于历史过往和人物故事背后的精神财富以及其在当代社会的现实价值。

  西南联大的历史,应永远放置于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住着四处漏风的师生宿舍,吃着掺杂沙子的碎米,顶着日军的狂轰滥炸,联大师生仍在坚持做学问、做研究,一块砖、一片瓦地砌起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石;面对山河破碎、家破人亡的民族危局,联大师生坚定“中国不会亡”的理想和信念,从不动摇……用一句话对当时师生的思想精神风貌进行总结,那就是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这种对国家民族的高度责任感和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在任何时代都是可贵的,都是特别值得纪念的。在专家们看来,纪录片《西南联大》的意义不只在于讴歌、赞颂历史人物,更是要引领今天的青年学子和知识分子从前辈身上汲取精神养分,以坚毅人格承接伟大担当,以家国情怀托举复兴使命。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管理司司长高长力说:“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卫视黄金时段全年播出国产纪录片总量不得低于7小时。我们呼唤更多像《西南联大》这样富有文化品格和责任担当的文艺作品出现,深刻而不肤浅、幽默而不油滑、沉稳而不浮躁、深邃且懂得思辨。呼吁更多这样的作品彰显国家信仰,民族希望。”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19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