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明中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明中华网 > 纪录片 > 军事

中华文明网

军事专栏|畸形的海军

发布时间: 2016-05-17 14:11军事
神话”系统可以对处于高纬度的极地海洋进行探测,一旦美军舰队的位置和航向被雷达海洋侦察卫星探测到,将数据...

军事专栏|畸形的海军——苏联饱和打击理论

聚行业--临空经济

微信   作者: 青年力  2016-05-14 19:52

临空经济-全文略读:神话”系统可以对处于高纬度的极地海洋进行探测,一旦美军舰队的位置和航向被雷达海洋侦察卫星探测到,将数据传回苏联的指挥中心后,加满燃油、挂载着导弹在北冰洋和太平洋沿岸的机场待命的“逆火”轰炸机群便可起飞,直奔打击目标而去...

图/网络,文/神评论,

系青年力独家原创稿件,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强大的航母战斗群令沉醉于大陆军主义的苏联当局惊醒。苏联深刻感受到自己的海军在面对美国完善的航母战斗群体系毫无还击之力。


为了对抗美军航母战斗群,苏联海军随后便建立了一整套庞大的“反航母”作战理论体系——饱和攻击体系。

冷战初期,当时的西欧的北约各国笼罩在苏联庞大的钢铁洪流的阴影之下,奉陆军为王的苏联将大量资金投入到了陆军的建设中。连小孩子都知道,苏联的陆军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强大的部队。


然而物极必反,强大了陆军带来的是可悲的海军发展,在60年代,苏联红海军仍然只是一支近海防御力量,连一艘像样的巡洋舰都没有,斯大林时代的“大舰队计划”超过了苏联的经济承受力,只能搁浅。


然而古巴导弹危机将濒死的红海军拉了回来。美国的航母战斗群狠狠地给了苏联一个耳光。一直视陆军为亲儿子的苏联开始认识到了海军编队的重要性。


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前,苏联对海军的定位是反潜和对美国进行核打击的基础上来发展的。因此苏联海军的科技树是十分畸形的,专精潜艇与反潜。而古巴事件过后,苏联发现,在美国航母战斗群的威胁下,即便打下西欧,在没有足够实力的海军支援下,英国依旧触不可及,反而自己的部队会暴露在美国航母的打击下,这样后果无非就是重蹈当年希特勒的覆辙,再给美国一次诺曼底登陆拯救世界的机会罢了。


因此,在危机过后,时任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立刻下令大力发展海军。


最高指令很快下达到苏联所属的各部,并开始为海军的发展而运作。危机过后仅一年,即1963年,苏联海军的预算所占国防预算的比重就由最初的不到10%上升到20%。而且在同一年,苏联便开始了建造“莫斯科”级直升机母舰的计划,一同开始建造的还有“肯达”级和“克列斯塔”级导弹巡洋舰等大型舰船。


饱和攻击思想的出现


作为当时海上最大的战舰,航母的抗沉设计可以说是当时战舰中最好的。1946年的十字路口行动中“萨拉托加”号航母表现出的抗沉能力就令人刮目相看,该舰先后承受了两次核爆但是直到第二次核爆8小时后才沉没,航母坚固可想而知。



十字路口行动展现了航母的抗击能力


强大的抗沉性能让苏联有些难以招架,毕竟自己的海军还在海岸线玩水呢,新手一下子被要求去打boss,换做谁都难以接受。


但是有一个人却不这么想,他就是赫鲁晓夫。赫鲁晓夫是一名忠实的导弹至上者,虽然古巴导弹危机让他意识到必须大力发展海军,但是他骨子里依旧看不起美国的航母并认为在强大的导弹面前“航母是一具具浮动的铁棺材”。然而不幸的是,在当时陆军主导的苏联军方除了少数人外没有人认为这是错的,以至于这种思想最后却成为了苏联海军发展的主线并一直沿用至今(—_—)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正是因为赫鲁晓夫的重视,苏联远洋海军才开始有了发展。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是苏联红海军的黄金时期,饱和攻击理论也在这个时期最终形成。


“饱和攻击战术”是苏联反航母战术中影响最大的作战方式,该理论最初由苏联海军之父——谢尔盖-格奥尔吉耶维-戈尔什科夫元帅提出。


(谢尔盖·格奥尔基耶维奇·戈尔什科夫)


戈尔什科夫元帅认为,“饱和攻击、协同突击是使用有限的力量防御海岸,并与较强大的海上敌人进行斗争的最有效的方法,总的来说这是弱小舰队被迫采用的防御理论”。


然而作为提出该理论并将之大力发展的戈尔什科夫元帅却是最了解该理论缺陷的人物之一,作为一位“大海军主义者”,他认为结构过于单一的海军对对手的威胁必然是短暂、而且有限的。戈尔什科夫追求的是一支更为全面、强大的海军。但苏军的奉行“大陆军主义”,大海军建设要耗费巨资,这必然引起其他军种的不满,为了赢得苏共中央对海军的支持,戈尔什科夫元帅只能按照苏联当时的“积极进攻战略”来发展饱和攻击战术。


饱和攻击武器的发展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使用冥河反舰导弹击沉以色列的"埃拉特"号驱逐舰创造了世界上反舰导弹的首杀



冥河导弹的首杀让红海军走上了导弹至上的道路


然而在苏联看来这种低射程的导弹远不能满足苏联海军的要求。为了达到有效的作战能力,苏联先后发展了多款反舰导弹。发射单位从舰射到潜射,射程从40—500,速度更是远远碾压同时期西方国家的0.9马赫达到了令人咋舌的3.5马赫。多种多样的导弹不仅满足了苏联海军对不同距离的打击需求,而且还能满足其他作战需求,其经典例子就是SSN14“石英”反潜/反舰导弹。该导弹具有反潜/反舰两种能力,在飞非作战情况下也能提供支援。



SSN14“石英”射程只有55公里,左边是反舰导弹,右边是反潜导弹


苏联反舰导弹主要依靠速度和机动突防,其中SS-N-27“俱乐部”(P-900)反舰导弹,采用双速制,在其350公里的最大射程中,前250公里用0.9倍音速巡航以节约燃料,而后100公里的射程则以3倍音速攻击,同时导弹飞行高度也下降至距离海面3米处掠海飞行。而当时的普通警戒雷达只能搜索到距海面20米以上的目标;SS-N-22“日炙”(P-270)中程超音速反舰导弹和SS-N-26“宝石”(P-800)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则能在最后时刻为躲避防空导弹拦截而进行蛇行机动。


(SS-N-27“俱乐部”反舰导弹)


(SS-N-22“日炙”反舰导弹)


(SS-N-26“红宝石”反舰导弹)


为了增加威力,苏联SS-N-12“沙箱”(P-500)和SS-N-19“海难”(P-700)这两种超音速远程导弹的战斗部都在1吨左右,必要时这两种导弹还可换装3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一枚这样的导弹就能击沉或重创一艘航母。


(SS-N-12“沙箱”反舰导弹就是大名鼎鼎的“玄武岩”)


(SS-N-19“海难”反舰导弹他还有另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花岗岩”)


饱和攻击理论的应用


战争从来不是一个兵种就能解决的,戈尔什科夫元帅所提出的饱和攻击也一样。该理论是要一个完善的作战体系来支撑,即:海军航空兵,海军舰队及潜艇,以及部署在海岸的陆基航空兵。各兵种相辅相成来达到饱和攻击的目标

苏联海军航空兵拥有苏联引以为傲的TU-22M逆火轰炸机,这种轰炸机可以以低空飞行来躲避雷达探测并能超音速突防,当年中苏交恶时期苏联在远东部署的TU-22M曾让我国边防部队噩梦连连。


逆火轰炸机的任务是对美国航母进行首波打击并探明其位置。苏联海军航空兵可以获得苏联最大的天基雷达海洋探测系统——“神话”系统提供的情报。“神话”系统可以对处于高纬度的极地海洋进行探测,一旦美军舰队的位置和航向被雷达海洋侦察卫星探测到,将数据传回苏联的指挥中心后,加满燃油、挂载着导弹在北冰洋和太平洋沿岸的机场待命的“逆火”轰炸机群便可起飞,直奔打击目标而去。


在飞机接近美军舰载预警机探测半径时逆火的机载设备会发出警报,这时“逆火”机群将下降高度,设法保持在预警机的雷达地平线以下,并散开队形,从各个方向上向美军舰队的大概位置汇集,绕过美军防空力量重点防御的主威胁轴向。在距美军舰队300-400公里时“逆火”机群打开加力爬升,一旦到达巡航高度便启动射控雷达以最大功率扫描目标区域,为AS-6重型反舰导弹输入火控数据。雷达的开机时间将被压缩到最低限度,以免美军战舰和电子对抗飞机锁定“逆火”轰炸机雷达频率后施放干扰,破坏导弹瞄准。完成导弹发射的“逆火”飞机立即180度调头,开加力以最大速度撤退,同时施放强力电子干扰。

美军舰载战斗机一方面难以赶上狂奔而去的“逆火”,另一方面要忙着拦截一大群以4马赫高速冲向美军航空母舰的重型反舰导弹,分身无术,大部分“逆火”轰炸机将能全身而退。


在海军航空兵进行第一轮打击时,以“奥斯卡”级潜艇和“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为首的苏联舰队也会开始向美国舰队位置集结。“奥斯卡”和“基洛夫”都装备有SS-N-19“花岗岩”导弹,这种导弹重达7吨,相当于10枚美国“鱼叉”反舰导弹的重量。“奥斯卡”潜艇一次可以搭载24枚,“基洛夫”则可以搭载20枚。


“逆火”携带的AS-6导弹速度快,射程远,杀伤力巨大,但是技术上并不先进,采用的是与50年代研制的SS-N-2冥河导弹相似的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并且不能掠海飞行。“逆火”与AS-6的组合,倚赖的是在极短的时间窗口内发射数量庞大的高速度导弹,造成对方防空火力的饱和。


(苏军为Tu16挂载AS-6)


相反,SS-N-19导弹最大优势是打击突然性强,由于火力密度和重复打击的频率与空中打击力量相去甚远,SS-N-19必须具有尽可能先进的技术性能,以充分发挥其暗箭难防的天然优势。SS-N-19因此全程掠海飞行,利用地球曲率屏蔽水面舰只的防空雷达,隐蔽地靠近目标,待敌舰发现来袭的SS-N-19时,离导弹临空仅剩不足一分钟时间,组织拦截的难度极大。掠海飞行的SS-N-19使用惯性导航系统接近目标所在海域,并能够接收海上侦察飞机和海洋侦察卫星提供的目标数据,在飞行过程中调整航向。待导弹接近目标时,齐射的4-8枚一组的导弹中的一枚被选作“领袖”,爬升到较高飞行高度,打开功率强大的雷达搜索目标,通过导弹间数据链与其它继续低空接敌的导弹分享目标情报。


如果“领袖”被击落,低空飞行的其余导弹将自动选出继任“领袖”。由于低空飞行能量消耗大,使用常规火箭发动机无法保证足够的射程,SS-N-19使用的是巡航效率更高的涡轮喷气发动机,能以2马赫左右的速度掠海飞行 300 海里以上。


技术复杂,并由潜艇隐蔽发射的SS-N-19的突防能力比AS-6要强得多,但是如果单独使用,则受制于美军预警机对低空目标的探测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其偷袭效能。但是,一旦外围有“逆火”和“基洛夫”的支援使美国舰队防空力量饱和,拿留给“奥斯卡”的是一盘摆在眼前的大餐。


由于当时技术原因,美国尚未拥有宙斯盾系统和通用垂发装置,所以导致当时的护航舰队只能提供36枚防空导弹火力通道,在面对“逆火”“基洛夫”以及“奥斯卡”的三重打击数百枚导弹的洗礼下几乎毫无生还可能。


不仅有海军航空兵和红海军的打击,必要情况下苏联还可以动用陆基航空兵来对美国舰队进行扫尾处理,彻底消灭残留力量。


饱和攻击的破灭


依靠饱和攻击理论发展的苏联海军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期。面对苏联强大的火力下,美军不得不承认自己难以对抗苏联海军。美军认为:如果双方开战,苏联海空军发动的协同饱和攻击可使美航母编队防御系统彻底崩溃。当时的海军作战部长朱姆·沃尔特上将曾尖锐地指出:“如果美国1970年以后任何一年同苏联作战,我们都将输掉战争,因为美海军取胜的概率已经降到35%以下。”


1973年苏美海军地中海对峙中,美国第6舰队面对苏联地中海第五支队时也只能退让,因为当时的海军判断:一旦双方“擦枪走火”,虽然美舰载机可以摧毁苏军舰队,但苏军舰艇在被击沉之前,数百枚超音速反舰导弹构成的饱和攻击也足以将全部美军舰艇送入海底。


然而困难从来没有阻挡美军,为了应对前苏联的战略战术,美军也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上世纪80年代,美国海军利用其在电子战方面的优势发明了“宙斯盾防空反导系统”。所装备的相控阵雷达(SPY-1A)能在500公里为半径的地理范围内同时跟踪350个目标并用远程防空导弹攻击其中最有威胁的150个目标,且命中率为95%,而这一切都在一秒钟内自动完成。


而伴随着“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服役后,其舰载F-14、F/A-18等先进战斗机,具备用中距主动空空导弹拦截敌方来袭导弹的能力,同时舰载的E/A-6B电子战飞机和E-2C早期预警机可以有效发现和干扰敌方来袭导弹。护航的“宙斯盾”防空舰、“斯普鲁恩思”级反潜驱逐舰和“洛杉矶”级大型攻击型核潜艇使航母编队的控制半径达到了1000海里(约1800公里),而直到现在,世界上都没有射程达到1000海里的反舰导弹。


随着美国海军技术的进步,前苏联的攻打航母战略已经完全失败。


苏联海军的饱和攻击理论说明,仅靠几件杀手锏武器是无法取得海权的。 


F14搭配不死鸟导弹是美国航母的守护之盾



84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