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明中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明中华网 > 纪录片 > 人物

中华文明网

『人物』残疾人工作者的驻村日记

发布时间: 2016-05-23 10:46人物
编者按:在驻村干部的身上,从不缺乏令人感动的故事。许多驻村干部内心深处,饱含民生关怀,与基层群众同吃同...

编者按:

在驻村干部的身上,从不缺乏令人感动的故事。许多驻村干部内心深处,饱含民生关怀,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创业,把驻地当作故乡。他们奉献着青春,也收获着感动。

李强今年35岁,是陕西省残联一名干部,2015年10月份来到陕西省洛南县三要镇罗村开始驻村扶贫工作。他与村民同劳动、同生活,用文字记录下在扶贫过程中的点滴故事,有力地助推了扶贫攻坚工作的开展,也将社会的博爱与诚信发扬广大。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延伸至最基层,将各项服务送到千家万户,以一己之身担负起脱贫攻坚的历史使命。在此,特别刊发洛南县三要镇罗村干部李强的驻村日记,以飨读者。

三要镇位于洛南县东45公里处,东与高耀镇接壤,南与丹凤县为邻,西连古城镇,北通灵口镇、河南省灵宝市朱阳镇。因其地处卢、洛、灵三县交界处,是三条古道的交通要塞,故名“三要”。

我自被选派到洛南县三要镇罗村驻村扶贫,至今已近半年时间。“扶贫”一词对于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从最初的略知大意,到“驻村”后对城乡差距和奔小康的新理解,我经历了人生一段重要时刻。回想起点点滴滴,仿佛就在昨天。

  扶贫路上

一路上,我可以说是忐忑不安,焦虑紧张,如五味杂陈。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我几乎处于沉思状态,心想自己大学毕业后一直在省直部门工作,如今35岁了,对于农村工作一无所知,如何在农村开展工作更是两眼一抹黑。如何跟乡亲们交流,如何将党的扶贫政策传递给乡亲们,如何协助村干部做好罗村的脱贫工作,对于精准扶贫、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等报纸上的词语更是迷茫。当初凭着一腔热情和冲动换来的新“工种”成了我最大的压力,情绪不亚于高考前的紧张。大概11点左右,我们的车子缓缓驶入罗村地界,一个写有美丽罗村的门楼牌光彩耀人,紧接着一幢幢二层小楼展现而来,村委会气派的二层办公楼更是让我眼前一亮,“这就是罗村?需要扶贫的庄?”一个接一个的疑问让我不能自解,同时也打消了我在路上的一些顾虑。忽而一个念头闪过,这村“还行”。

陷入迷茫

真正意义上的罗村生活其实是从当天晚上开始,这一夜我几乎是狼狈不堪。上厕所是我遇到的第一个困难,罗村的夜漆黑而寂静,我对这个环境那简直就是发怵啊,一个晚上没敢去厕所,想着要在这里住一年,心都凉了半截。好不容易天亮了,可是被告知这里没有自来水,最近的水源是河对面那口井,我瞬间崩溃,“这不是回到原始社会了吗?这以后洗衣、做饭等一系列问题怎么办啊?洗澡就更不敢奢望了”我失落的想着。水土不服也不甘示弱,第二天就开始拉肚子,让我这个初来乍到,不知道该怎么往下走的人彻底绝望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了解,我对罗村的村情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罗村一共有11个村民小组,424户1468人,耕地面积1769亩,看着这些简单的数字我迷失了方向,接下来该做什么?怎么做?让我有了思想负担,不过好在有支书和村主任的帮助。随着精准识别工作的开展,我也慢慢开始进入了角色,有了点滴的工作思路,压力也随之增加。贫困户94户308人,这个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挑战,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2016年底罗村要实现脱贫,听到这个消息我就一个感觉:“天哪,我该怎么办呢?”,看着那些因病、因学、缺技术等等让我头疼的致贫原因,犹如掉进了万丈深渊。

学会走访

我走访的第一户是西沟组的王学盈家,去之前我只是从支书那里了解到这个家庭有个26岁的小伙子叫王盼,脑瘫患者,三个月前瘫痪在床,王大爷和老伴都年事已高,也是唯一照顾他的人,其父是个乡镇护路工,微薄的收入仅够维持其弟弟的读书所需等简单家庭情况。当我走进一个土坯房时一股刺鼻的气味迎面扑来,两个年迈的老人,一个肉疮溃烂的重度残疾人,我心酸了。面对眼前的这一切,我心里除了同情就是无限的责任感,一个残疾人工作者的责任感,当我问王大爷需要我们省残联驻村工作队给予他们什么帮助时,大爷说出的一个愿望让我既高兴又悲哀,高兴的是这个愿望对我而言就是举手之劳,悲哀的是对于一个贫困残疾人家庭,拥有一辆轮椅成了老人的一个心愿。说干就干,第二天就和村干部们一起前往县残联,在县残联郭理事长的帮助与支持下,我顺利的申请到了轮椅和500元困难补贴。我所做的这些也许不能从根本上帮助他们,但是看着老人开心的笑容,我有了驻村以来第一次成就感。

随着走访群众的数量增加,罗村的沟沟岔岔成了我经常出现的地方,自己也打心眼里喜欢上了这里,工作虽然慢慢进入了状态,但内心对女儿和家人的亏欠却越来越多了,由于路途遥远,加之扶贫工作任务量大,我并不是周周可以回去,即使回去多数时间也是在党校完成研究生课程,每次回村时女儿的不舍和抱怨让我很自责,我没有办法,也不知道怎么和孩子解释,只能一次次的跟她说:“爸爸过几天就回来了,星期天一定带你去玩。”时间一晃半年过去了,女儿已经不再幻想周末陪她玩了,她也适应了爸爸不在家的生活。妻子和父母更不指望我周周回去看望他们,因为他们知道回去一次光路上就得三四个小时,有时候上完课赶最后一班车到县城大概就是9点多了,回到村里最快也要10点多了。

认识农村

在克服了晚上上厕所、洗衣做饭用水不方便等困难后,新的困难又一次打我个措手不及,罗村冬季的寒冷超出了我的承受范围,寒冷的夜晚尤为难熬,电褥子和电暖气我几乎是整夜不关,可是没过几天就上火了,嘴里起满了泡,嗓子几乎不能说话,寒冷、疼痛等问题一个接一个的蹦了出来,我开始动摇了,不停的问自己:“你到底想什么呢?放着家里暖暖和和不待,跑这里干什么来了啊”,内心的纠结加上难以忍受的疼痛,我对罗村的生活没有了信心,但是面对村干部买来的药我感到了一股力量的鼓舞,“不能退缩,坚持才是唯一的出路”我自勉。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过,群众认识的多了,了解情况的途径也就广了,对村里一些特困残疾人家庭和空巢老人也有了一些掌握。临近春节,终于可以回家团圆了,可是我的心情却很沉重,在罗村三个月的生活让我把自己融入其中,家庭困难的乡亲们能不能过个祥和之年是我最大的担心,征得村干部同意,我在自己的朋友圈发起了一个名为“帮扶贫困残疾人,共享社会关爱”阳光公益的活动,短短几天时间就筹集了5000余元,在春节来临之前将米、面、油、肉等生活必需品和每户200元现金送到了十户困难群众家中。“微薄之力只能解一时之困,要找到让他们真正致富的途径才是我更应该思考的问题”,我告诫自己。

新年过后我再次来到罗村组残疾人陈淑军家,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一家5口人中3个是残疾人,唯一的劳力就是患有侏儒症的陈淑军,他的母亲70多岁,每次去都会拉着我的手拉家常,老人虽然听力不太好,但是对我这个外来的“和尚”很是热情,跟老人的接触多了也就熟悉了,老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门前那个坡可以修的缓一些,可以让儿子的三轮摩托开上来。听到老人的诉求我沉默了,我一遍又一遍的告诉自己“你是一个残疾人工作者,你代表的是省残联,如果解决不好这个残疾人家庭的实际困难,你又如何让群众信任你”。当我提出将她家门前那条陡而滑的土坡硬化成水泥路面时,老人的眼眶湿了,拉着我的手不停地说:“我这辈子还能走这么好的路,你让我拿什么感谢你啊!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你。”老人朴实的话语深深的打动了我,作为一个驻村干部,话说出去了就得办到,可是我低估了工程量,原以为简单的工程实际并不简单,钱从哪里来成了我的燃眉之急,在我因为修路而焦急的时候,我的一个好朋友发来了信息,他说:“别为难了,你这是为罗村的残疾人办实事,钱我来帮你解决,但是一定要修一条人家满意的路。”修路期间的两个场景我今生难忘,陈淑军的妻子是个智力残疾人,平时去的时候都是躲得远远的,但是这次她拿了凳子给我,并且说“你坐”;他的儿子只有三岁,一见到我就说“你又来了?你是不是要给我家修路?”这次的举动是我没有想到的,“你吃糖,你给我家修路了”一个稚嫩的声音。

驻村期间最大的发现就是村民意识的转变,平日走访过程中听到最多的就是“我想干个啥、我想养个啥、我家种啥了、我家养啥了”,大家对于贫困不再是唯唯诺诺,更多的是用自己的勤劳走出致富路。走访贫困户党应军家的时候,正赶上一家人从地里回来吃饭,在交流的过程中得知他们种植烤烟20亩,产业发展资金紧张,我在第一时间将扶贫贷款的利好政策传递给他们,党大哥的岳父王大叔高兴的说:“国家的政策对我们农民真好,我在电视里也看到了,想要富裕就得靠自己努力”。 罗村人的淳朴、勤劳影响了我,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我的职责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需要思考罗村的将来。脱贫不是一季之事,当前工作不单单是考虑如何脱贫,更要探索出一个适用于罗村的可持续发展产业。

  我是党员

要不要干,群众看党员。罗村底子差,如何尽快改变村子面貌,调动乡亲致富的积极性,我想党员要率先士卒。在“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启动后,我深感想要做一名合格党员首先得学,没有扎实的政治理论素养又何以谈及合格。能否可以做到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能否对群众的事情是在心上,能否真正把自己当成“村里人”关键在于思想认识。3月中旬的一天,支书叫我和部分党员同志去义务修剪核桃树,说实话当时真的很为难,心里有一百个不想去,暗自盘算“我哪里会爬树啊,西沟组在大山里面,爬山对于我而言都已经很困难了,还让我爬树”。“我不仅仅是一名驻村干部,更是一名党员”这个念头一下窜了出来,让我不由得想到了总书记在梁家河时的生活、工作,我告诫自己不能有任何与党员这一身份相背离的思想出现,我既然是来做“农民”的,就应该转变思想、转变身份,就应该走入田间地头,就应该学习吃苦耐劳,坚决抵制思想上开小差。“这个城里娃娃都来帮我们干活了,大家都得好好干哦”,“人家城里来的干部肯定是党员,我们这些农村党员也不能掉队啊”。这些话对于我这个年轻的党员是一种鞭策,更使我明白了一个党员肩负的责任有多大。“我是党员,我是来驻村扶贫的,我的工作岗位应该在罗村的沟沟岔岔和田间地头,我最应该去的地方应该是贫困户家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等”。我想,农村工作是一片广阔天地,驻村干部就应该俯下身,走出去。

力求精准

驻村扶贫工作在新年伊始忙碌不休,县里建立了贫困人口大数据平台,村一级作为基础数据采集的重点,按照县里、镇里的要求,我们上报的材料需要电子版。村里虽有电脑也没几个人会弄。于是我发挥长项,主动承担打字、数据录入,细心准确是最高的要求。所有贫困户人口数据和帮扶措施需要一遍遍的核实,不容出错,不容有一丝一毫的失误。在电脑前一坐4、5个小时已成为家常便饭,我经常安慰自己,自己眼睛酸、眼睛疼虽然有点难受,但比起村里人的“苦”又能算啥,这些数据也许离摘掉老乡“贫困”帽子只差一步。干过这些活后,我才真正理解了一位大领导到村里调研精准扶贫工作时给我们叮嘱的一句话。那就是省残联朱峰理事长说的,只有以问题为导向才能做到精,只有数据准确才能做到准。

对于这样一个贫困、落后的小山村,来之前我的内心是矛盾的、担忧的,但通过驻村走访以来的所见所闻,改变了我的认识,增强了帮扶信心,工作中我要当好信息传递员、产业规划员、项目协调员,为罗村脱贫摘帽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来源: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

中国残联征稿啦!

亲爱的朋友们:

欢迎大家关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官方微信账号!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为朋友们及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中国残联特向广大朋友们征集稿件,欢迎您将相关内容发送至邮箱:zgcjrlhh@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