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农商行:探索可持续金融扶贫之路
■安徽金融扶贫调查(二)
“眼看就能摘掉贫困户帽子,一场大病花光家中积蓄。”“家中唯一壮劳力在事故中死亡,没有 ‘劳动力’,这一家人也就没了挣钱的人。”据国务院扶贫办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统计,贫困人口当中,因病致贫的有42%;因灾致贫的有20%;因学致贫的有10%;因劳动能力弱致贫的有8%;其他原因致贫的有20%。
如何防止贫困家庭因灾返贫,保证扶贫信贷不因农户生病、遇灾而成呆坏账,一直是悬在金融扶贫信贷人员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奇峰村样本
贫困地区,穷在没钱没产业。困在山村里的,只剩老人和孩子,脱贫,远没有喊口号那么简单。
奇峰村位于安徽省石台县仙寓山镇,村子和县城的直线距离并不远,往县城东北方面,车行40分钟就到了当地最高峰——牯牛降主峰山脚下,那里正是奇峰村。
但大山将奇峰村藏了起来。海拔500多米的山坳里,非沟即坡,村民的房子大多切坡而建。进出村只有一条盘山路,虽然弯多路险,但好在已经贯通,成了村子与外界的唯一通道。从山上到山下,公路没有修到的地方,脚力好的也要花上2个小时。
从鹅黄到深绿,春夏之交,本是山区最美的季节,但下雨的天气里,除了雨声淅沥和山涧流水,村子里听不到一点声音。山区雨冷,美中带有冷意。
汪秀峰的家在村口,通村的水泥路在他家门口到了头。汪秀峰在外打工,家里只有70多岁的母亲和7岁的女儿,他家的三间小土房见证了小山村的变迁。
村里本来有438户,1542人。可田地太少,人均不到2分地,收成都不够口粮,年人均收入不超过2000元。困在山里,找钱门路不多,因而有点手艺、有把力气的,都出去打工了,村里常住人口渐渐减少。
村民之困,还不只山区通行不便。“退耕返林后,山上的树不让砍,山场只能看不能动。每家平均1亩地,山里地薄,种稻子亩产不到一千斤,高高低低,有的只有1分大小,农机进不去,只能靠牛耕。山区属于生态保护区,只有茶园,没有其他产业,采茶季节一过,全年就没有多少事,年轻人根本留不住。”汪秀峰说,父亲长年生病,把家里拖得一穷二白,因为家里太穷,好不容易娶的老婆在女儿三岁时跑了,如今,父亲去世,他只能将女儿交给70多岁的母亲养着,自己打工养老养小。
汪秀峰的女儿汪淑婷7岁,读一年级。和一般孩子相比,明显偏瘦,但却有一般小孩没有的灵气,问她读书情况,她回答得有条有理,有着和年龄不太相称的成熟。只是,眼里流露的忧郁让人心疼。父亲在外打工多年,只有过年才能回来。她说,自己想爸爸,有时也想妈妈,“不知道妈妈长什么样。”除了学习,汪淑婷还要帮奶奶烧饭、砍柴。瘦弱的肩膀上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孩子一天天长大,汪秀峰越来越不安。村子里的小学只有一年级和二年级,二十几个孩子,三年级就要到镇里中心小学读书,家里有条件的,都是大人陪读,他家还不知道该怎么办。
“村里现在就剩下100来户,多是老人、孩子。虽说守着丰富的山林资源,但山区属于生态保护区,不让动。茶园和土地倚山而垦,地势起伏,不适合规模种植,发展产业没空间。想发展林下经济,山林是野生状态,野猪、野兔侵害严重。”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的驻村“第一书记”张哲说。
“据我所知,这种现象在全国其他连片特困地区较为明显,由于缺乏有效贷款项目,有些地区扶贫贷款贴息资金甚至用不出去。老百姓生活贷款不多,没有大规模生产发展需求,金融机构想将资金贷出去都难。”张哲说。
用市场办法解决金融扶贫难题
奇峰村是石台县的一个缩影。
石台县全年常住人口只有10万余人,且呈逐年减少态势,属人口流出区域。由于处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山区,全县九山半水半分田,村民虽然有山林所有权,但受国家政策影响,限制开发,导致没有山林使用权,每年仅享受较低的林业补贴。人多地少,大规模种植难以开展,各家各户都很难在土地上获得较大收益,导致众多的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年老村民只能在家耕种有限的土地,勉强维持生计。虽有较好的旅游资源,但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旅游业发展慢,短期内难以带来经济效益。村民经济来源单一,主要依靠种植业及茶叶收入,产品附加值较低。此外,受山体和气候影响,自然灾害较多,遇上连日降雨容易引发山洪及山体滑坡,而一旦遇上洪水,部分村民组就将被淹。
“大的产业没有,我们的客户都是县域内的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种养殖大户和农户。”石台农商行董事长周红日说,金融扶贫立足于开发式扶贫,坚持可持续性原则,着力增强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
针对山区特殊禀赋,石台农商行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展了“小额信贷+人身保险”模式,用市场办法解决信贷用险。
“农户小额信贷保险是专门针对在金融机构办理短期贷款的借款人遭受意外伤害事故的风险而量身定做的保险产品,属于典型的保障类产品,兼具商业性和社会效益性的双重特征。小额信贷保险明显具有资金融通、风险保障的双重功能,不仅解决了农户‘担保难’的问题,还进一步实现了银行、农户和保险公司‘三赢’的局面。”石台县农商行行长吴利民介绍说,凡是购买小额信贷保险的客户,石台农商行在贷款利率上给予折扣,相当于承担了一半的保费,“对银行来说,我们不担心这笔贷款发生意外收不回来,保险公司开展了新业务,愿意和我们合作。”
吴利民告诉记者,石台农商行自2008年开展“小额信贷+人身保险”信贷以来,截至2016年4月底,已累计发放此类贷款8亿元,截至4月末全县有2583户农户结欠贷款余额11891万元;已理赔24户,理赔金额114万元。贷款户以最少的保费投入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解除了后顾之忧。
“金融扶贫作为一项重要功能,不能都指望政府和财政兜底。银行扶贫,最终还是要像保险一样,交给市场来决定。”周红日说,“有了金融支持,有了政策和产品创新,才能有农民脱贫致富。我们推出‘小额信贷+人身保险’后,在石台县的其他金融机构也开展了这项业务,在竞争中形成了适合扶贫工作的银行金融产品,这一点我认为最重要。”
- 上一篇:为挖掘的秘密让您和我一起探索迈锐宝XL
- 下一篇:下一篇:交运校车调查:5年开通3200条路线 探索青岛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