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明中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明中华网 > 纪录片 > 探索

中华文明网

“舆评”咨询专题研讨会在京举行 探索舆情研究新思路

发布时间: 2019-04-30 12:02探索
探索舆情研究新思路4月24日下午,由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人民在线主办,人民网新媒体智库承办的“舆评”咨询专题...

4月24日下午,由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人民在线主办,人民网新媒体智库承办的“舆评”咨询专题研讨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会议围绕北京(延庆)世园会“舆评”项目研究成果、“舆评”范围、“舆评”项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等话题展开交流与碰撞,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此次“舆评”项目建立的“舆评”体系、指标具有借鉴意义。

图:“舆评”咨询专题研讨会

图: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新媒体智库副主任翟薇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人民在线新媒体智库副主任翟薇介绍了世园会“舆评”项目及成果,认为此次延庆舆评中心工作落地,在舆情领域是开创先河的事项,推动“舆评”作为环评、稳评之后的另一项前置程序首次被纳入政府重大事项评估的重要环节,把尊重民意贯穿决策和建设项目的全流程,促进决策科学化、高效化,拓展了网络理政触角的向度,释放出更多制度与决策自信。特别是人民网延庆“舆评”中心的落地是地方公共部门与第三方机构之间形成治理合力,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趋于科学化的具体体现。在风险防控和机制优化上,有助于在重大事项、重大决策时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政府效能的发挥。

图: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闪淳昌

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闪淳昌对此次“舆评”项目成果表示肯定。他表示,重大工程项目决策上,民意调研及前置舆情风险研判工作不可或缺,此次“舆评”项目的落地为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范本。重大项目舆情风险评估考验政府执政能力,也事关执政理念的先进性,建议把健全社会舆论风险压力测试与风险测试机制纳入“舆评”项目中去,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的角度,了解群众的关切与想法,从实处把握舆论关注点。

图: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单光鼐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单光鼐认为,此次“舆评”项目将线上研究和线下调研相结合,查找舆情风险点,是舆情研究方法的一大进步。在“舆评”研究方法上,不仅要研究探寻网上的声音,对于网下的舆论也需要调研,做到应评尽评、查防并重、统筹兼顾,程序上得体现听取意见、分析论证、确定风险、提出评估报告、评估结果的价值,另外事后还要对这些预判的风险点进行实时跟踪,把“舆评”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图:中国传媒大学韩运荣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韩运荣针对“舆评”的概念和价值展开讨论,她指出,“舆评”作为业内比较新的概念,存在于现在城市社会治理中,在学界具有超前性和可研究性。在信息高速传播的新媒体时代,人人手上都有麦克风,将民意贯穿到社会治理决策的前提是需要对理性与非理性声音的甄别。舆情风险不一定在显性的地方,更多是在隐性的薄弱环节,“舆评”项目的落地应该更多打捞隐性沉默的声音。

图:人民网舆论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祝华新

人民网舆论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祝华新认为,“舆评”与舆情的区别在于,舆情是对现象的分析,“舆评”更多的是研究社会治理的深层矛盾,感知“社会空气的干燥程度”,探寻老百姓内心敏感的情结。舆情应对是“灭火”,“舆评”则是“防火”,在施政前做好民意评估,根据“舆评”结果防患于未然,体现对民意的敬畏。

图: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新媒体智库主任刘鹏飞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人民在线新媒体智库主任刘鹏飞认为,现在研究“舆评”除了研究以往大型活动的案例之外,必须去做线下调查,可以在掌握一些风险因子的前提下去实地调查,这些方法与目前舆情研究领域是匹配的。因为网上没有可呈现的数据,所以我们只有就走到实地,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干部群众获取很多在以往舆情研究方面不可能拿到的宝贵资料,逐渐打通和完善研究体系。

图: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高级研究员刘星星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人民在线高级研究员刘星星表示,此次北京(延庆)世园会“舆评”咨询项目是形势所需,我们要防范重大风险,就是尊重民意,得民意、顺民心。另一个是转变理念,预防为主。政府在要求民众理性表达诉求的同时,自身决策必须做到科学、公开、透明。尤其是重大项目上马之前,务必做好风险评估。

图: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副主任单学刚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副主任、人民在线副总经理单学刚主持研讨会并总结发言,表示希望与各地的专家学者一道,共同推动“舆评”项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促进社会治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