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明中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明中华网 > 纪录片 > 探索

中华文明网

不懈探索 成就辉煌——东莞市改革开放历程概述

发布时间: 2019-09-15 13:33探索
40年来,东莞党组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带领东莞人民投身于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敢为人先,...

不懈探索 成就辉煌

——东莞市改革开放历程概述

中共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40年来,东莞党组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带领东莞人民投身于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敢为人先,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谱写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篇章,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先进地区之一。

一、敢为人先,探索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

1.拨乱反正,解放思想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东莞县委根据中央部署,于1978年1月至1979年春,成立东莞县落实政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方针,平反冤假错案。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后,东莞县委态度鲜明,及时组织全县干部群众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学习讨论,促进了干部群众解放思想,为实现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奠定思想基础。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东莞县委迅速传达学习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1979年1月初,东莞县委先后举行常委扩大会议和东莞县三级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中央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要解放思想,立即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随后,各公社也分别召开会议,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到农村基层。

1980年6月,中共东莞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提出,要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制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搞好党风建设,搞好两个文明建设,建设繁荣富裕的新东莞。明确了新时期工作重点:农村工作就是要使农村尽快富裕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繁荣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城镇工作就是大力发展工业,把经济搞活,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2.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为了发展农村经济,解放农村生产力,东莞县委按照中央、省委关于加快农业生产发展的一系列决定和指示,对农村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1980年,中发75号文下发,农村改革存在的各种问题明朗化,东莞县委及时稳定和完善了农村经营管理制度。1982年7月,东莞县委在全县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同时鼓励各公社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沙田公社还受到国务院表彰。1983年,随着农村改革稳步推进,东莞县专业户、重点户、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应运而生、蓬勃发展,从事各种专业的劳动力6.87万人,占农业总劳动力的16.4%。农村改革的推进,也促成人民公社管理体制解体。1983年9月,东莞县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建制,建立区乡建制。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东莞逐步形成了多层次综合发展的农村产业发展格局,农林牧副渔日趋合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1978年到1985年,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5%(按当年价),1985年农村人均年纯收入746元,是1978年的5倍。

不懈探索 成就辉煌——东莞市改革开放历程概述

■1978年,我国首批来料加工企业之一——广东东莞太平手袋厂。 资料图

3.敢闯敢试,选择“三来一补”经济发展路子

1978年,东莞抓住国家发展国际加工业务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利用毗邻港澳、华侨港澳同胞众多的地缘人缘优势,冲破传统观念,大胆发展“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及对外中小型补偿贸易)业务。同年8月30日,东莞县二轻局与香港信孚手袋制品公司签下东莞第一宗来料加工企业合作合同。9月15日,中国内地第一家对外来料加工厂——东莞县太平手袋厂正式开工,仅第一年就获得加工费人民币100万元,创汇60万元港币。由此东莞拉开了开展“三来一补”业务的帷幕,东莞也成为中国内地最先尝试开展“三来一补”业务的地区。

东莞县委解放思想,在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的情况下,提出利用农村祠堂、会堂、食堂(又称“三堂”)、仓库等为厂房,创办来料加工厂发展经济。东莞人形象地称之为“借船出海”“借鸡生蛋”。

为了加强对外加工业务的统一领导、管理和服务,1978年12月21日,东莞县来料加工装配业务领导小组成立,下设办公室(简称来料加工办公室),主管全县对外来料加工装配业务工作(后增加合资合作企业业务),实行一个窗口对外,负责洽谈、签约、审批日常工作,开创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的先例。1979年,东莞县委充分利用“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制定发展“三来一补”业务的10条优惠措施,推动“三来一补”在东莞蓬勃发展起来。

东莞坚持从实际出发,敢闯敢试,逐步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以“三来一补”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建立了庞大的外向型工业体系,促进了东莞农村工业化,成为广东的“四小虎”之一。1984年与1978年相比,东莞全县生产总值增长2.44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2.94倍。实践证明,东莞这条路走对了。

不懈探索 成就辉煌——东莞市改革开放历程概述

2018年9月,东城周屋社区美丽的稻田风光 郑琳东 摄

二、勇立潮头,向农村工业化进军

1.实施农村工业化发展战略

1984年,面对东莞农村产业结构有效调整和以“三来一补”业务为代表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的趋势,东莞县委敏锐地捕捉到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遇。

1984年9月,中共东莞县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了向农村工业化进军的发展战略,标志着东莞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跨越。会议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是:以1980年为基数,工农业总产值实现七年翻一番,提前五年翻两番。1985年2月,东莞被列为国家沿海经济开放区,更增添了东莞对走农村工业化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围绕实现经济发展总目标,东莞县委全面推进农村工业化,坚持大办实业、夯实基础。在产业结构上,由偏重农业转向大力发展工业、商业,农工商综合发展;在工业内部结构上,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大力引进先进技术,改造落后企业;在工业布局上,注重城乡结合,协调发展;在经济形式上,实行以国营、集体为主,个体、联合体、中外合资、外资独营等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发展,县、镇、村(区)、组、家庭工业一齐上;在资源和市场的利用上,实行外引内联搞活。很快东莞就呈现出“户户点火、村村冒烟”的繁荣景象。东莞发展外向型经济受到中央的关注。198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到东莞调研,撰写了《东莞十年——对我国沿海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一个成功典型的考察》,《人民日报》全文发表时加编者按,指出,“东莞的基本经验,很值得重视,读一读这份调查报告,有助于加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解,进一步消除对改革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疑虑,增强搞好改革、开放的信心。”

至1993年,东莞外向型经济取得丰硕成果。东莞共引进日本、美国、法国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三来一补”和“三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企业1万多家,累计利用外资近40亿美元,形成了乡镇工业全面发展格局,建立了以机械、电子、纺织、建材、食品、饮料等行业为主要支柱的外向型工业体系。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42.3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其中工业产值占90%。这充分表明工业在东莞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94年10月召开的东莞市第九次党代会正式宣布,经过十年的努力,东莞已初步实现了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目标。

不懈探索 成就辉煌——东莞市改革开放历程概述

中堂潢涌村农民公寓 程永强 摄

2.全面展开基础设施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历届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早在1980年6月,东莞县委就在县第四次党代会上提出,“随着生产的发展,交通、邮电事业要跟上去”,并确定了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首期目标和任务。1981年,东莞县高埗公社由集体和个人集资兴建的高埗大桥,试行“过桥收费”的办法收回投资,成为全国第一座“集资建桥,过桥收费”的地方公路桥梁,在全国开创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大搞基础设施建设的先河。

1985年9月,东莞撤县设市(县级),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同年8月,东莞市升格为地级市后召开的第一次市委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基础设施的超前发展带动国民经济的起飞。东莞根据自身特点,重点抓好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从1981年到1995年,东莞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为重点的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338.14亿元。这些资金的来源,除少量由国家和省支持外,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这一期间,东莞按一级公路标准建成了全长132.4公里的4条主干公路,改造完成13条联网公路,镇一级通车率达100%;率先在全国建成第一个城乡一体化数字程控电话通信网;集资参加省办大电厂外,还建起三个地方电厂。

1988年9月,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决定,用一段时间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东莞市委结合东莞实际,创造性地执行中央关于治理整顿的政策。在全国长达三年的治理整顿过程中,东莞市委正确处理整顿与发展的关系,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自筹资金,加快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使东莞国民经济在调整中得到持续发展。1991年,东莞市生产总值95.91亿元,比1988年的55.46亿元,增长72%。东莞由于重视搞好投资环境的建设,被外商誉为“投资者的天堂”,吸引了众多外商前来投资办厂。

不懈探索 成就辉煌——东莞市改革开放历程概述

东莞港集装箱码头 资料图片

三、奋发进取,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

1.贯彻南方谈话精神,掀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高潮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发表后,解除了东莞干部群众“左”的思想困扰,澄清了改革开放的一些重大是非问题,特别是东莞发展“三来一补”、走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的问题。

邓小平南方谈话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热潮,东莞市委抓住机遇,制定了《东莞市追赶亚洲“四小龙”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东莞市要力争十五年(从1990年计起)左右,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达到亚洲“四小龙”当时的平均水平。这一奋斗目标的确立,加快了东莞发展步伐,经济建设出现了大动作、高起点、大引进、大投入的良好势头。

为此东莞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采取多种形式,把资金、技术力量雄厚和拥有国际市场的国外大财团以及高科技人才、产品和专利、资源等吸引过来,发展高新技术项目,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外资投资领域从第一、二产业拓展到第三产业。东莞外向型经济呈现新的发展势头。1992年至1994年这三年,累计新签“三来一补”和“三资”项目协议8028宗,接近1979年至1991年这十三年的总和;实际利用外资27.25亿美元,是过去十三年总和的2倍;创汇42.71亿美元,是过去十三年总和的1.37倍。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东莞市委审时度势,适时将城市建设提到议事日程。1992年8月,东莞市委、市政府召开第一次城市工作会议,果断提出“按现代化城市格局建设东莞”的新思路,按现代化的城市格局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把东莞建设成以城区为中心,镇为卫星城市,管理区为小市镇,以现代化交通和通讯网络联结起来的组团式现代化城市。这一构想,是对中国特色农村城市化之路的大胆探索。

从1984年到1994年的十年间,东莞经济形态完成了从小生产内源型到大生产外向型的转变,东莞城市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农业稳定增长,工业化步伐加快,城乡面貌发生新的变化。1992年,东莞人均生产总值进入全国城市前20名行列。1996年1月,东莞市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首批“广东农村小康达标市”。

不懈探索 成就辉煌——东莞市改革开放历程概述

2016年3月拍摄的广东步步高通讯有限公司生产线 郑琳东 摄

2.实施“第二次工业革命”战略

1994年10月,中共东莞市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认为,从1984年9月提出“向农村工业化进军”发展战略以来,东莞已基本实现了农村工业化。这是东莞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体现了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进步。东莞经济要有更大的发展,必须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次党代会确立了“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