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明中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明中华网 > 军事 > 环球视野

中华文明网

成长你我他 第166期:全球视野“真实的学习”:碰撞与激发?

发布时间: 2016-06-02 15:00环球视野
成长你我他 第166期:全球视野“真实的学习”:碰撞与激发?——第三届小学教育国际会议纪实...

成长你我他 第166期:全球视野“真实的学习”:碰撞与激发?——第三届小学教育国际会议纪实

2015-08-06 02:34:08  来源:华语广播网  编辑:邢楠   


全球视野“真实的学习”:碰撞与激发 20150806


 (右键“目标另存为”)
  有听友反映下载音频没有标题不方便识别,因为汉字在服务器的使用中可能出现不稳定的错误,所以不能使用中文命名。
  因此,从72期开始的音频末尾添加三位数,此数字为节目期数,听友朋友可以对照“更多往期节目”自行修改文件名,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手机收听:

   苹果系统下载“Podcast”

  安卓系统下载“荔枝FM”

 在这两款APP中搜索《成长你我他》

  谢谢您对我们的节目的关注,并欢迎您提问、提意见和参与互动。

祝您愉快。


联系方式:

 新浪微博 欢迎留言互动
邮箱地址:cznwt@cri.com.cn
语音电话:86-10-68892036


本期嘉宾:
马瑞尔·司蕾髙(美):小学教师
凯西·赫尔曼(美):大学教师
米歇尔·科迪(加):小学教师
和詹纳森·叟(加):小学教师
蒂娜·科尔霍宁(芬):芬兰创新学校联盟负责人、赫尔辛基大学博士
莱宁(芬):小学教师
梁国立: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教授
林志敏: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 理事


往期节目:
·第164期:“小屁孩”为什么烦恼?——瑞典戏剧学者玛雅和她的思考
·第163期:一个“海归”女孩与一所“村小”的命运
·第162期:呼唤父爱,拒绝让儿童留守——专访朱永新
·第161期:家务事难断:如何断?——“罗伯特议事规则”之家庭应用(二)
·第160期:“虎妈”“猫爸”之争:怎讲理?——“罗伯特议事规则”与规则教育(一)

——更多往期节目>>


节目介绍:
  《成长你我他》每周日播出,每期50分钟,内容包括最新教育的动态、教育专家访谈、教育个案分析、亲子对话、教育故事、好书分享、问题解答等。我们将与您一道,解析国人教育现状,探索“全人教育”路径;教育的故事是历史,历史的教育创未来。


《全球视野“真实的学习”:碰撞与激发?——第三届小学教育国际会议纪实》
  在全球化时代,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学习是好的学习?一年一度的小学教育国际会议,各国教育家为此相聚分享、探索答案。他们为什么要进行“真实的学习”?不同国家的老师怎样上课?国家与国家、学校和学校之间,能成为“邻家的小孩”而彼此合作吗?本期《成长你我他》,我们探访第三届小学教育国际会议,探索全球视野下,“真实的学习”会带来怎样的观念碰撞与激发呢?(2015年7月26日 首播)

 节目观点
---------------------------------------------------------------------
美国俄勒冈大学的华裔教授赵勇博士写过一本书,名叫《就业?创业?——从美国教改的迷失看世界教育的趋势》,在书中对“全球教育”的“同质化”提出的质疑:“一些国际测评项目通过公布不同国家的排名,为全球同质化运动推波助澜。人们将各国家的排名与其教育质量相挂钩,由此推测在未来全球经济中,这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赵勇认为,全球“同质化”的所谓“优质教育”阻碍了学生的创造力,导致了世界范围内从学校毕业的青年人在就业、创业方面的困难。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旅美华人教授梁国立博士则认为:世界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多种无形的屏障,而产生了教育的隔阂,他倡导全球教育要交流、沟通,要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孩子看作自己邻居的孩子,不受种族、宗教、文化、地域等差异的蒙蔽,建立全球教育的共同体,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更好地面对未来。

“全球教育”的共同体是否会导致教育的“同质化”?在全球化时代,教育应该走向共性还是更个性?未来世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呢?

1.什么是“真实的学习”?

梁国立:小学教育国际会议已经是第三届了。第一届是大学和小学合作,共同探讨在世界范围内小学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大学应该给予怎样的支持和帮助;同时有些观摩课,主要是美国教师上的。第二届我们开始更加具体地为学校的需求提供解决方案,斯坦福的学者开展了表现性评价和学习的工作坊,展现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的成果。然后,所有的这些成果都要落实在课堂,这就是我们第三届会议,有来自美国、加拿大、芬兰、澳大利亚、中国五个国家的多个团队,从课堂角度具体解决,围绕课程进行探讨。
这次的主题是“真实的学”与“合作的教”,关于“真实的学习”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要把书本和现实结合起来,而且和现实世界的情景、环境结合起来,让它对学生产生意义;第二部分是要把学生看成真实完整的人,也就是从“全人教育”的角度来学习。其实,“真实的学习”这个理念产生于中国,是我们上一年撰写关于今年的计划时提出来的。当然,“真实的学习”不仅仅是中国的学校有需要,各国的学校都又需要,这也是这些国家的教师积极参加的原因。

2.同样的题目,各国教师上课有何不同?

中国观摩课:中关村三小的课程项目叫“小球弹射器”,学生们要围绕“势能和动能之间相互转换的科学原理”进行物理、数学及语文等学科知识的学习。在前一天的课程中,学生们学习了科学原理,分为6个小组制作了小球弹射器,并进行了比赛,看哪一组做的弹射器将小球射得更远。而本次课程,各小组要操作自己的弹射器让小球飞到指定地点。课上,围绕影响小球飞行的各种因素,小组成员们相互讨论,反复操作,收集数据,对装置进行调整和改进。之后,依然采用分组比赛的方式,看哪一组的弹射器能更准确地将小球弹射到指定地点。比赛后,3个组获得名次,老师颁发了奖状和奖品。之后,同学们以体验者的身份写下参与比赛时的困难,用语言描述比赛时令人激动的一幕,并在讲台上分享。课程上完后,现场的科学、数学和语文三位教师和四位同学从教室来到了大会讨论现场与观众互动。

三小教师团队:这次课程是数学、科学、语文老师三位老师合作,一起备课,因为学科之间的对接有很大困难,老师互相之间协调多次,很不容易。如果以后这样的课堂变成常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好的激发,孩子的思维方式也会随着转变,思考可能会更有深度和广度。但是,我们刚开始合作很难,要找到一个切合的点,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学科的磨合是很难的事。

同学感受:在小组合作中,我可以看到别人的优点,把它学过来,成为自己的优点;我们一起经历了失败、成功,我们学会了团结,学会大家以团体来做这件事。

美国观摩课:课堂项目与昆虫有关,因为昆虫是自然界的飞行物。这是根据美国印第安纳州的科学课标准来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生命科学。教师展示了许多图片,启发学生学习关于昆虫的单词,讨论各种昆虫的构造和生活习性,还介绍了一些生物技术,比如在美国采用生物技术来保护农作物、培育农作物,要通过给昆虫筑巢的方式来吸引昆虫。
之后,老师提供了每组同样的材料,包括胶水、纸盒、木刨花等材料,要求同学们为昆虫设计、制作一个窝,或者叫“昆虫酒店”。孩子在热烈的讨论之后,开始动手,两位老师不时与孩子们交流、讨论。近60分钟的课程结束了,不过这节课,学生们并没有做成昆虫的窝。那么,孩子们有什么收获呢?

同学感受:老师特别幽默,说话很有意思,让我们特别愿意上这些课;老师能带动同学们的 兴趣,让我们喜欢学习、爱上学习;这节课能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团队精神,让我加入到团队中去;两位老师非常尊重同学,会让同学先把话说完,会让同学从实际动手中学习。

美国教师团队:美国的小学没有像中国学校里规定的教科书,但是有课程标准,所以老师选择教学的方式更有自由度,有广阔的社会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希望学生能自己感到自己很棒,也一直鼓励学生彼此激励。
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并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于学生,要从人的整体角度去理解他们,而不仅仅是把他们当做课堂里的学生;老师也能从学生身上学习,教学相长。因为我们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是富有好奇心的、有能力的,当孩子们到学校的时候,他们已经有了关于周围世界的知识。我的工作就是发现孩子们已有的知识,帮助他们构建知识体系,而不去关注他们没有的东西。我们所做的就是让学生发挥他们的好奇心和能力,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是可以做到这些事情的。

为什么要让学生彼此鼓励而不是老师鼓励?相比老师而言,学生们更重视彼此的反馈。在真实世界做事时,是不存在外界的物质奖励的,我们希望学生的学习能更接近真实,也能够从内心认同自己做的事情。同学之间的鼓励氛围怎样形成?老师要帮助孩子们建立班级的文化。为此,老师要去每个孩子家里做家访,以学校提供的一份调查问卷为基础,与父母沟通,了解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诉求和希望、孩子的性格特点、在家里的生活、家庭的文化背景、以及对学校和老师的建议等。

另外,对于不同科目合作的难题,因为在小学,我们是全科老师,一班里有23个孩子,所有学科都由一位老师教,从早上8:30 到下午3:30。每天早晨,老师会花15分钟时间,和孩子们围成一圈,相互问候,做游戏,因为集体非常重要,我们这样建立班级文化。

加拿大观摩课:课程也是飞行器,课程内容是设计飞机模型。孩子们不仅学习了飞行的英文词汇,同时,他们主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模拟飞行,看起来像是一节戏剧课。在课程中,老师还会不时使用iPad记录孩子们的表现。

加拿大老师团队:对中国团队与美国团队的看法?其相同点是:两个团队的老师都关心学生,尊重学生。老师都会提问,让学生参与。不同点:中国老师的课堂活动非常深入全面,课堂中包含的竞争性很强,总会有赢者;美国老师的课堂更注重让学生合作;选择的课题与社区、社会的联结更紧密。

在课堂上,为什么我们用IPad来记录?因为可以对学生有更多形式的了解,对学生的评估也不仅仅来自单一的分数和书面记录。这种过程式评价有三部分:观察、对话和最后的结果。如果只是给一个分数,那学生只是知道自己的分数;而过程性评价孩子可以知道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需要改进。

与美国团队的老师一样,在加拿大的老师,也会用一些方法与孩子和孩子的家庭建立亲密的关系。快乐的孩子一定来自快乐的家庭。詹纳森老师的学校每月的一个周五,会邀请家长们来到课堂,让学生和家长就学习或项目彼此交流。在凯西的学校里,定期会邀请家长来学校和孩子打冰球之类的比赛,也是为了情感交流。我们尊重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不想让孩子们在学校是一套,回家是另一套,希望学生能接受更一致的教育。

两位教师在上课时的合作,谁是主导、谁是辅助者?在加拿大,两位老师的学校距离有2小时的车程,为了这次合作,两位老师在网上交流讨论。老师合作的目的和与学生合作的目的一样——让对方发光。

芬兰观摩课:在杭州崇文小学,二十多位中国学生与两位芬兰老师围成一个圈在做热身游戏。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总共一个半小时的课程,前面竟然花了10多分钟来做彼此熟悉英文名字的游戏。

芬兰老师的课程主题是“桥”。一个半小时的课程分两节完成,第一节课:老师和孩子们先一起认识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然后学生跑到教室外去寻找并拍摄几何图形、再回到教室,用牙签和豌豆制作几何图形;中间10分钟休息,两位老师带领学生到操场去玩丢手绢的游戏。第二节课,同学们先在各种桥的图片中寻找几何图形,然后设计自己的桥,最后用牙签和豌豆制作桥的模型。

芬兰老师团队:项目式学习是芬兰教育形式的一部分,从师范学院毕业的老师会采用这样的形式。芬兰教育被誉为“世界第一”,其中重要的因素是特殊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个人化的教育,尝试让每个学生做到做好,另一个因素是教师,他们会基于学生的特征进行教学规划,他们在大学接受过多年教育(4-5年),知道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
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在芬兰,学校没有排名,每一所学校都是好学校,家长都非常信任学校。我们认为教育和成长是相辅相成的,对于未来,老师会跟学生讨论未来的职业、家庭等等,到高年级(8-9年级,15-16岁的学生),会有专门的老师做职业发展引导,告诉学生如何规划未来的升学、职业、找到自己优缺点等等,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我们不知道学生未来的职业,但是我们知道学生们应该具备哪些技能,比如读写、批判性思维、合作、学习能力、创造能力,还要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信息技术。我们有课程标准作为基础,具体的实施手段由教师自己规划。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学生的参与更多。

中国学生感受:外教老师让我们通过实践来获取科学知识,还可以练习英语口语,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习;国内老师也上过这个内容,但没外国老师上得有趣,中国老师上课方式比较实用。

家长评价1:对比国内老师上课和国外老师上课,感觉国外老师更能启发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在独立中的合作,这是很重要的。中美两国的课程的相同点是都需要孩子合作完成,不同的是:中国课程的节奏性比较强,老师强调了很多知识点;而美国老师是引导式的,让学生去思考,调动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但劣势在于可能不适应中国高考的教育环境。

中美两个课堂,都比较注重完成任务,对学生之间相处的小细节不太关注。比如有一节孔明灯的课程,课上完后,老师收拾各类用具时却没有分类,而是全部混在一个大纸箱里,这样的收纳不够科学严谨,对下一次课程没有连续性。其实生活即教育,可能课下比课上的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更大。

家长评价2:芬兰老师对于人的尊重和关注令人印象深刻。我们带来的一个小男孩,因没找到糕点很失望,这一幕被一位芬兰老师看到,她取得家长同意后带孩子去找,虽然最终没找到糕点,但孩子的情绪很快缓和,很开心。后来小男孩看见外国老师们在玩牌,他随口问了一句:“谁赢了啊?”出人意料的,是这位芬兰老师让大家暂停玩牌,马上找人翻译孩子的问题,并告诉孩子:这个游戏没有输赢,只是大家开心地一起玩。孩子理解后特别高兴。我们看到,芬兰老师似乎很放松,但却很关心在场的每一个人,他们对人的尊重和热爱让我非常感动。

家长评价3:对于未来,我认为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是让孩子长大成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当家”。现在很多孩子只会考试不会“做人”;孩子走向社会后要解决问题,而“做事”与思维有关,所以孩子逻辑思维的养成很关键;“当家”就更重要了,将来孩子要做丈夫、妻子,做爸爸、妈妈,而我们看到中国社会目前离婚率非常高,夫妻之间合作是非常大的问题!这也是很重要的教育问题。这次会议只看到很少的家长参与大会,以后大会是不是也可以主动面向家长做一些动员?

3.“全球教育”的目标:“邻家小孩”

梁国立:“邻家小孩”是“全球教育”的理念,甚至可以提升到哲学的理念。全球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目前,大家耳熟能详的目的是“国家安全”和“工作安全”,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或一个学校、或一个家庭,之所以安排孩子学习另外一个国家的语言和事情,是为了在自己的国家或地区与对方国家或地区对抗中能够打败对方,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在与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孩子在未来的工作竞争中能够获胜争得那份工作职位。这样的视角很难为现在世界所面临的问题提供很好的解决办法。

所以我们提出“邻家小孩”的理念,就是为了让大家以这样的理念看待自己的教育、学校、孩子,携起手来;同时,现在的孩子,虽然很小,但他们是解决世界问题的可能、机会,所以让他们现在就合作,为以后解决问题提供可能。我们该怎样帮助孩子,不是鼓励孩子竞争,而是教他们怎样合作。现在的孩子就是以后的家长,我们已经开始培养22世纪的人了,我们要为下一个世纪做准备。

4.教育的“同质化”会抑制创造力吗?

林志敏:我同意《就业?创业?——从美国教改的迷失看世界教育的趋势》一书中赵勇教授提出的担忧,统一评价标准带来的教育是失衡的。其实我们国内的教育已经趋向于“同质化”:一张考卷定终身,使得边远地区、农村的人才流失,大家都往大城市涌,往几个热门职业涌,就是“同质化”带来的危害。

但同时,建立“全球教育共同体”又是必须的,因为教育一定要有国际视野,互相切磋、学习,才能真正摸索出一条路来。“真实的学习”这个活动给我们建立了很好的国际交流的平台。那么怎么看待“同质化”的危机呢?我个人认为,“同质化”危机在于教育评价的“物化”而非人性化造成的,就是评价完全数据化、完全以技术层面来衡量教育,而忘记了教育更重要的层面是关于人性。教育共应该在不同国家、民族找到共同的人性,在人性层面进行交流,在技术层面各有千秋,这样才能形成世界各国共同合作的基点。

教育中要不要“比较”?其实是解释上的问题,因为人与人的“比较”是永远存在的,关键是如何引导“比较”的方向,带着什么心肠去“比较”?我个人认为:“比较”和“竞争”都是人们希望自身做到最好的自然需求,这个需求需要被引导。国外的教育很少采取“比赛”的方式,是不想让人为了争取第一名去学习。我们看到中国的教育,常常采取比赛的方法激励学生的热情,这样的“比赛”要克服一个危机:为了“第一名”而学习。如果知道学习只是为了掌握知识,其实应该鼓励在人性的大框架下比较,也就是说,当我们发现别人比我好,我是嫉妒还是为他鼓掌?这是伦理方向的教育。有了良好的伦理基础,再去比较,发现别人的长处,向他学习,或者帮助别人一起进步。而另一种竞争机制是:只想自己好,看到别人比自己好就过不去,这样的“竞争”方向,这是残害人性的。

教育的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发布的一个文献《学会生存》里有所表述:第一是“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学会认知”;第二个是“培养创造性”,肯冒险,但是又要有保障,要付诸行动,也就是我们要“学会做事”;第三个是要“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包括国际间的交流、民主精神、合作,也就是“学会合作”,也就是梁国立教授倡导的“邻家小孩”的概念;第四个是主张“培养完善的人”,人的各方面素养,也就是我们“做人”的培养。

对于家长们的反馈,我认为有家长参与这样的活动非常宝贵,在我们的教育中,太少听到家长的声音。比如有家长看到观摩课上老师收纳东西不分类的细节,就说明家长关注教学的连贯性,因为这一次的结束是下一次的开始。家长还发现师生之间的互动非常重要,因为中国国学就有“教学相长”的概念,师生之间是要有情感链接的,只有通过情感链接,才能带来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其实,在进行“真实的学习”中,老师的情感导向不应该仅仅是这堂课的合作,更重要的是想到每一个孩子将来怎样成家、安身立命,他如何与别人的合作?特别是如何与自己的配偶合作?因为教育是要面对未来的,所以,在课堂里要把将来合作的元素放在里面,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合作单位:上海小矮人之家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夫妻不和,亲子矛盾……
  “人人有个幸福的梦”——恋爱甜蜜,幸福美满,家庭和睦,孩子成才……
  小矮人之家,以“注重良好家庭教育,引导家庭健康成长”为宗旨,实施家庭教育专业服务,2011年,被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批为全国首批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
  小矮人之家认为:天下家庭为一家,应该彼此关爱,达成和谐。爱,是家庭的纽带。幸福,是家庭的追求所在。小矮人之家愿意为爱而工作,为普天下家庭的幸福而努力。 

  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是帮助受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的责任。” 这是一种理想的教育观念,也是中外教育家的一种理想追求。
  《成长你我他》节目所要推出的教育理念是“全人教育”。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既重视社会价值,又要重视人的自身价值。“全人教育”在教育界目前是个比较通用的词汇。从时间上看,它涉及到了一个人从出生到年老的各个时期,每一个“生命周期”都要受教育;从内容上,“全人教育”涵盖了一个人的道德、情感、知识、体魄、审美、独立思考、创造力以及公共精神等方面,包括人格健全的所有领域。

 


主持人 钟磬

寄语:
虽然,我无法选择出生的模样,
但却深知自己的宝贵,
只因生命中,
有着神奇的智慧。
愿我们的生命与智慧一同成长。


嘉宾主持 金戈

寄语:
回首往昔,似乎很多机遇都匆匆而过;
但今天,我要感恩。
我们都很平凡,
但我们的心可以有无限的容量去承载真爱。
时空不能阻隔你我,
但借着电波,让我们展开心与心的对话。


采访记者 史蓬海

寄语:
生命,天赐的礼物;
智慧,敬天的启迪;
生命与智慧一同成长——珍惜上天的礼物,聆听宝贵的信息,愿你我他都能得到心灵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