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播中电视媒体的担当与创新 ——以北京卫视 栏目为例》公示材料
《历史传播中电视媒体的担当与创新 ——以北京卫视栏目为例》公示材料
2016-05-13 14:32 千龙网
历史传播中电视媒体的担当与创新
——以北京卫视《档案》栏目为例
从2008年到2015年,北京卫视原创的历史纪录片栏目《档案》,在7年的时间里累计播出超过1000集节目,成为每周一至周四省级卫视频道中唯一一档历史纪录片自制栏目带。该栏目开播至今,多次获得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赢得了学术界和传媒业界的一致认可,获得了社会的好评,在观众心中逐步树立起“重大题材看《档案》”的品牌影响力,并成为广受关注的电视文化现象。
在互联网媒体兴盛的当下,在涉及历史题材的电视纪录片领域,作为主流传播者的电视媒体仍然可以大有作为。本文结合北京卫视《档案》栏目的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伟大的贡献》的创作实际,探讨电视媒体在历史题材的传播过程中实现价值引领和历史担当的正确方法,从而在实践中探索出历史传播的创新之路。
一、电视媒体服务历史传播的定位
历史的内涵以及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意义都十分丰富。习近平总书记在2011年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曾说过:“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纪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①历史的最大意义不在于历史本身,而在于它对今天的人们提供了怎样的借鉴。大众主流媒体有责任在传播历史、讲述历史中实现价值引领,引导社会正确认识历史。
《档案》以历史传播为己任,以档案呈现为依托,以揭秘历史事件为切口。栏目策划的核心诉求并不是对历史的猎奇,而是希望通过对历史的解读,探讨历史对现实的意义,启发人们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思考,从而实现对“真善美”主流价值的传递。在实践中,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认识电视媒体服务历史传播的定位:
1.引导人们对历史的认知与自觉
历史传播要引导人们客观、全面、深入地认识历史,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形成对历史的自觉。
观察历史的视角,决定了我们解读历史的格局。在《伟大的贡献》的创作中,我们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置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格局中,展现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的伟大贡献。同时,《伟大的贡献》在叙事上选择了从细微之处切入,通过选取历史某一时刻的“时间切片”,以小见大,引导观众认识历史。比如在《伟大的贡献》的开篇就从德国巴登巴登的一间浴室说起,从几名年轻驻外武官的“泡澡”牵出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源起,层层深入引发思考。
2.建立起对历史的清醒与尊重
历史河流虽然奔腾不息,却也挟卷泥沙。社会舆论中存在着虚无主义的历史观念,存在着对历史问题的误解和歪曲。因此,在历史传播中主流媒体应当主动承担起激浊扬清、正本清源的社会责任,在清醒认识历史的基础之上尊重历史、还原真相。
《档案》栏目坚持北京电视台“首善媒体,大美品质”的发展定位,坚持捍卫历史的真实与客观,坚持在重大历史问题面前担当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主动发出首都媒体的声音。2014年,《档案》栏目特别制作了大型历史纪录片《伟大的抗美援朝》,用历史的事实对质疑抗美援朝历史意义的虚无主义论调进行驳斥,有效地引导了社会的舆论。
3.激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与警醒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传播要激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与解读,从而做到以史为鉴、继往开来。2012年《档案》栏目推出的历史文献纪录片《苏联解体——“8·19”事件内幕》,深入剖析了前苏联解体的内在原因与悲剧性过程,引发居安思危的历史思考,并以此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2015年,在《伟大的贡献》的最后一集中,栏目组也在解说词中表达了这部纪录片希望传递的真正意义,掷地有声地发出“国家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历史警示。
二、如何实现历史传播中的价值与担当
上个世纪电视媒体的出现,引领了人类进入信息获取的“动态可视化”时代,加速了知识的传播。今天,虽然我们身处新兴媒体主导下的融媒体时代,但是传统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并没有消失。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4年受众媒介接触习惯调查报告》显示,即便在新兴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电视仍然是日到达率最高的传统媒体,达到78.8%,远高于互联网媒体的53.8%的到达率,仅次于户外媒体。②由此可见,当下的电视媒体仍具备高普及性、高信任度和高影响力的特征,尤其是对于历史这一极具专业性和权威性的传播领域,电视媒体显然更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价值,也必然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如何让电视媒体在历史传播中发挥自身的优势,巩固扩大影响力,成为了实现电视媒体在历史传播中的价值与担当的关键所在。《档案》栏目在实际工作中主要依托三个服务要素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与责任担当:
1.依托档案,做到眼见为实
电视是视觉和听觉艺术的综合体,相比纸媒而言在多维度呈现上具有天然优势。《档案》充分运用包括视频、图片、录音、实物在内的多种档案形式,完成多层次的历史传播,提升历史叙事的丰富性和可信度,让观众眼见为实。
毫无疑问,档案这个元素是《档案》栏目构建历史叙事的基石。为了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不同类型的档案,栏目建设初期就在演播室的设计上进行了精准的功能划分:包括讲述区、带有16毫米放映机标志的视频区、带有胶片幻灯机标志的图片区、带有开盘录音机标志的录音区和专供文件实物类档案的展示区。不同类型的档案被放置在专属区域呈现,突出了档案的重要价值。后期,在虚拟技术的支持下,《档案》栏目逐步将功能分区融合为一体,利用虚拟植入,提升呈现方式的灵活性和时尚感。
2.依托叙事,做到引人入胜
相比纸媒而言,电视节目也存在着一些传播上的劣势,比如纸媒能够提供给读者反复阅读的机会,而大部分电视仍然是线性播出,无法暂停、无法重复。这需要电视节目用好的叙事方式在最短的时间里留住观众,并让观众尽可能轻松地收看、高效地掌握信息内容。
《档案》栏目采取的叙事方式可以概括为:启发式开端、故事化结构和情感化表达。所谓启发式开端,是在节目的一开场便设置悬念,引起观众惊诧、疑惑和探究的心理;所谓故事化结构,是将历史事件自身的逻辑链条拆解,再依据故事化的讲述目的进行重组,在不影响历史真实性的前提下,提升戏剧冲突;所谓情感化表达,就是注重历史人物的情感架构和心理解读,同时在叙述中利用讲述人的主观表达,突出讲故事的“人情味”。
3.依托呈现,做到身临其境
出色的艺术呈现能够极大地丰富历史叙事,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穿越感”,不再只是简单地看到或听到对历史档案的简单陈述,而是让观众感觉好像走进了历史现场,亲身触碰历史、感受历史。比如在大型纪录片《西藏》的拍摄中,栏目组走出演播室,将主要的讲述场景安排在真实历史的发生地,在空间上打破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隔离。同时,基于西藏题材的特殊性,摄制组获准进入并拍摄了许多此前从未对媒体开放过的地方,很多讲述场景本身就是历史档案。同时,栏目组通过实景剪接、实物剪接等手段将特效与实景巧妙结合,并大量采用虚拟植入和三维特效技术,利用唐卡、壁画等西藏元素搭建“时空走廊”,让历史跃然于眼前。
三、媒体应当成为历史传播中的创新者与守望者
《档案》栏目在7年的品牌塑造中,以坚定的主流价值、严谨的治学精神、极致的艺术品质,完成了守望历史与传播历史的创新。对历史的守望,既是对过去那些闪光的思想、精神、道德、品质的守护,也是对未来的眺望。让历史告诉未来,在历史中寻找答案。对传播历史的创新,是对电视艺术的发扬,也是对媒体责任的坚守。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北京卫视《档案》栏目从8月24日至9月1日,推出了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伟大的贡献》,这是《档案》栏目继2014年推出《伟大的抗美援朝》和《砥柱中流——伟大的敌后抗战》之后,打造的“伟大系列”的第三部作品。这部作品共8集,每集60分钟,无论是在史料挖掘还是在艺术呈现上,都实现了《档案》栏目前所未有的突破,开辟了历史类电视纪录片的新语汇,在创作理念、艺术表达和传播方式上都实现了创新。
整体而言,《伟大的贡献》的创作呈现出三个特点:
1.团队的治学精神成就作品的史学价值
《伟大的贡献》与其说是一部电视作品,不如说更像是一部动态的历史研究报告,其对历史档案的研究和对历史事件的讲述,都体现出较高的史学价值。
栏目组独家挖掘并首次披露了大量极其珍贵的历史档案。例如在第一集《战火之源》中首次披露了日本“东方会议”的纪要,也就是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的雏形。对于这一史料发现,中央党史研究室资深研究员李蓉认为:“虽然日本方面一直否认《田中奏折》的存在,但通过这次栏目组收集到的珍贵历史文献,又一次确凿无疑地揭露了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伟大的贡献》发掘和披露的这些珍贵档案,更确切地反映了这一点。”片中还首次展示了发表于1938年Candid Comment(直言评论)月刊上的《论持久战》英译版,以及发表于1939年《八路军军政杂志》和《救亡日报》上的由毛泽东主席亲自撰写的英译本序言。
这些档案的发掘与呈现,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跳出了艺术工作的范畴,而是站在史学研究的高度上对历史进行分析和解读。前期筹备阶段,《档案》栏目组历时6个多月时间,走访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及全国53家抗日战争纪念馆,遍查了涉及全国抗战的所有相关历史档案。同时,团队发挥外语人才优势,组建海外史料搜集和编译小组,查找日本、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地的档案资料。正如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罗援少将评价的,“《伟大的贡献》进行了‘地毯式搜索’和‘考古式发掘’,体现出一种高素质、高标准团队严谨的治学精神”。
2.极致的艺术探索开创了历史纪录片的新语汇
正如前文提到的电视媒体服务历史传播的三个要素,我们始终认为档案不应该是停留在故纸堆上的文字,而应该是带领观众走入历史之门、身临其境的“历史之钥”。在《伟大的贡献》节目创作中,为了让历史“活”起来,团队实现了技术高点上的主流创新。
一是用弧形巨幕,将讲述“包裹”在影像之中。栏目组升级传统演播室格局,在1200平米的空间内只有一块高4米、宽12米的弧形巨幕作为背景,让讲述人的每一段讲述都能被“包裹”在影像中,视觉效果震撼人心。
二是利用虚拟植入,让历史资料“活”起来。演播室巨大的舞台中心为虚拟植入提供了空间。除了利用三维沙盘模型呈现战争走势外,虚拟植入的使用让历史元素“活”起来。例如,在介绍抗日武装的武器配备时,讲述人利用虚拟植入技术现场“拆解”开一门大炮,分析炮管的构造和使用原理,或是配合讲述人的表演,虚拟呈现出一辆坦克冲入演播室的场面。虚拟技术的使用,让很多无法用语言描绘的画面呈现在观众眼前,既可以加强历史事件的可视性和具象性,帮助观众理解历史,同时又能在演播室的固定空间里营造出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三是用复现场景下的讲述,带观众“重回”历史现场。《伟大的贡献》最大的艺术突破,是将讲述人“植入”复现的历史场景中,让讲述人“穿越”成为“历史现场中人”完成讲述。比如在展现长沙会战300工兵抵抗日军的复现拍摄时,讲述人石凉“作为”其中一名工兵战士,时而在“战壕”与“炮火”中穿梭,时而又突然停下面向镜头完成讲述。讲述人既作为历史场景中的人物合理存在,又会在关键时刻跳出虚拟的历史环境,以“现代人”的视角审视历史,搭建历史与现在的关联,完成时间轴上的跨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尹鸿教授认为,讲述人走进历史复现场景进行讲述“是艺术上的很大创新,它把历史再现和我们对历史客观性要求之间长期存在的冲突巧妙解决了,让观众的历史现象更具合理性,也更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染力。”整部《伟大的贡献》,真实历史影像的使用占到70%,复现拍摄只有10%的比例,但却凭借精彩的场面调度、强烈的戏剧张力和电影级的视觉品质,成为令观众过目不忘的亮点。
3.以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奉献电视对历史的致敬之作
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曾说过:“(《伟大的贡献》)不是抗日战争题材的重复,而是思辨,是我们从这段历史中思索到底要获得什么。”电视人面对这样的创作题材,要不断追问自己,我们能够从历史中学会什么。而学会什么的前提,取决于我们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历史。
《档案》栏目组是一支对历史心存敬畏的团队,扎实严谨的治学精神就是对历史敬畏感的充分体现。《档案》编导的平均年龄只有26岁,这群85后、90后的年轻人,为拍摄《伟大的贡献》平均每人阅读超过30本的专业著作,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下,总共梳理出近6000分钟的珍贵影像和40多万字的文献资料,才确保最后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经得起时间检验,能够对历史负责的电视精品。团队对历史的敬畏感与严谨态度,也影响了参与摄制工作的每一个人。比如讲述人石凉,经常会因为某段讲述词的严谨性和逻辑性与编导在演播室反复斟酌修改,以保证讲述表达的精准性。在《伟大的贡献》众多战争场面的复现场景拍摄中,石凉还要在户外30多度的高温里,身着厚实的棉质军服“穿梭”在“炮火硝烟”中,并要高质量地完成讲述,这种职业品质和敬业精神令人尊敬。《档案》团队正是以这样的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奉献出了对历史的致敬之作,让《伟大的贡献》成为了中国电视荧屏上和历史纪录片领域里不可忽视的经典品牌。
在传媒变革的大时代中,北京卫视作为首都卫视,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不懈追求,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历史传播的实践中,积极发挥主流电视媒体的价值与担当,用与时代发展同步、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继续传递着那些值得永远传承的主流价值和优秀文化。
注释:
①人民网,,2011年10月30日。
②《2014年受众媒介接触习惯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网,,2015年7月3日。
责任编辑:包萌(QN0017)
- 上一篇:解密:城北标杆保利朗诗蔚蓝三开三捷的原因
- 下一篇:下一篇:十年历史数据揭秘12月份走势 下一个主题投资机会在文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