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文化视点]文化人才培养 不能“拔苗助长”
中广网北京3月14日消息(央广都市记者周彬 王菲)本次两会上,有关“文化强国”的话题一直被代表委员们热议。这其中所达成一个共识是,文化大发展要“以人为本”,因此人才培养显得尤为关键。近年来,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相关组织机构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设德才兼备、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高素质文艺人才队伍。那么,文艺人才队伍的培养如何走向科学化、系统化、正规化的方向呢?本次参加两会的政协委员们有话要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陈维亚:文艺人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就像一颗种子,需要发芽、生长、拔节、开花。我国文化人才建设一定要有个长远规划。你不能说,文化要大发展了,赶紧注重人才教育吧,那是不能拔苗助长的。文艺人才培养是国家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后备军的问题。和西方比,法国巴黎、英国伦敦都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包括学校序列、国际交流序列,也包括奖学金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海政文工团副团长吕继宏认为,培养人才也是给年轻人更多展现的机会。
吕继宏:我们不是缺乏人才,而是人才的衔接问题。就比如说我,现在比我唱得好的人有,可是为什么一有大的活动,不管导演还是演艺机构还总不敢把演出任务交给他们(新人),总是交给我和阎维文这样的才更放心一些。其实他们也很优秀,谁都是从这个阶段走过来的,但是我们也很理解他们的做法,如果投入一笔很大的经费搭了一个很大的场子,而叫很多年轻人来演的话,他们也觉得担当不起。问题就是得有一个体制、政策,可以大量试用年轻演员,如果有点问题,大家多原谅一下。但往往这一点做得不够,不敢担当,谁都不敢担当!
谈到人才培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张和平说,人艺的演员大多是自己定向培养出来的,演员在这种精神和艺术传统的潜移默化之下,会更具有艺术特质,也更有归属感。
张和平:人艺有四届是“团带班”(也就是学院班),院里根据风格和需求确定招生对象,然后和戏剧学院共同培养人才。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学历问题,同时也使他们更适应人艺这样的(文化)土地。我总说一句话,“自己养活的孩子比抱的要亲。”所以别的地方人才流失很严重,而人艺却是整建制的,都(活跃)在舞台上。说明这些人是你自己培养出来的,还是非常不一样的,不是标准件培养的。戏剧学院通常都是标准件培养出来,而人艺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的。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播艺术团一级演员巩汉林的眼中,优秀的文艺苗子是从小就能发现的。
巩汉林:在人才培养上,我觉得需要从小做起。具体说,首先告诉他做人怎么做,而不是唱歌怎么唱!你人都没教明白,先教他怎么唱歌,那把孩子都教歪了。
文艺人才应该从那些具有艺术天赋的娃娃抓起,而且培养时还要注意德才兼备。这样财能保证优秀的文艺人才不断档。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在本次两会上的讲话内容恰恰就是关于如何培养文化的接班人。
刘兰芳:这次两会上我有一个讲话,也就算是一个提案,就是关于如何培养接班人的问题,陈云同志特别酷爱曲艺,给我们题词:“出人、出书、走正路。”出人是第一位,也就是搞好传承后继有人,文化事业要发展,优秀的演员就这么多,如何后续上?弘扬我们民族文化,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然后出书就是指出作品,走正路就是演员要讲道德。作为一个老文艺工作者,我今年已经从艺53周年了,我会自觉完成组织交给我的任务,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刘兰芳委员在最近参加了全国道德模范的巡讲活动,整个活动中,她都需要用特有的艺术形式“讲模范”故事,号召全国人民来学模范,弘扬优良的社会道德风气。这样的一名老艺术家正在用她的身体力行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应该如何用艺术感染观众、服务人民。这不正是我们在文化需要进一步繁荣发展的今天,对于文艺工作者培养的标准吗?
- 上一篇:对书法,我有一颗不安分的心
- 下一篇:下一篇:访我市著名学者于景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