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明中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明中华网 > 历史 > 文化视点

中华文明网

访我市著名学者于景頫

发布时间: 2017-07-25 23:12文化视点
思接千载 学富品高——访我市著名学者于景頫...

访我市著名学者于景頫

    于景頫,1950年出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辽金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辽宁省诗词学会副会长,辽宁省楹联家协会常务理事。铁岭市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铁岭市红楼梦学会副会长,铁岭市银冈学会副会长,铁岭市端木蕻良研究会副会长,铁岭市魏燮均研究会会长,银冈诗社社长。辽海出版社、炎黄出版社、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特约编审。出版《书法指南》、《王羲之集字珍品大观》、《米芾书法珍品集》、《苏东坡书法珍品集》、《黄庭坚书法珍品集》、《古代文学家书法珍品集》等30余部著作,并担任执行总编结集出版《铁岭文化符号研究》、《红楼梦与铁岭》、《魏燮均论文集》、《铁岭诗词》等。近期,他编撰的《魏燮均论书十四则译注》也即将与读者见面。

    六月的最后一个周末,记者来到于景頫老师家中时,在他家门檐上筑巢的燕子刚刚孵出了三只“燕宝宝”,这使前来开门的于老师轻手轻脚,他的小心翼翼也令记者不由自主地放轻放缓了脚步,说话间也轻声细语,生怕惊扰了燕子一家。

    进入于景頫老师的客厅,几丛翠竹恣意的绿立刻添满了眼帘,满眼生机勃勃的春意使人如置身江南。坐在书房里,品着清香的绿茶,于景頫老师满怀深情和自豪地与记者谈起了铁岭的地方文化。

    倾心投入铁岭文化  符号与文化现象研究

    2010年,于景頫开始梳理和研究铁岭文化符号和重要的文化现象,他说,现在能认定的铁岭文化符号是流人文化、书院文化、家族文化、山川文化四种。

    于景頫说,文化符号与文化现象的学术定义是不同的。确定文化符号有以下几个标准,一是地方特点突出,是本地独有的;二是文化内涵深厚,文化含金量大;三是时间跨度大、知名度高、影响力深远;第四点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明显的载体,有珍稀的文化价值。

    对文化符号的载体,于景頫向记者做了深入浅出地介绍,他说,之所以流人文化可以认定为我市的文化符号,就是因为符合以上的几条标准,比如尚阳堡遗址等特有的载体是切实存在的,而书院文化的载体是银冈书院;家族文化中的李成梁祖茔和看花楼等,山川文化中的龙首山、城子山等,都是在铁岭存在、不可辩驳的文化符号的载体,文化符号靠载体体现,没有载体就没有这些文化符号。因此,依据这些标准,目前可以认定的文化符号就是以上四种。

    于景頫说,除了可以认定的这四种文化符号外,我市还有很多独特的、重要的文化现象。尤其是红楼文化现象,近年来掀起了学术界的研讨热潮。他说,《红楼梦》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铁岭的骄傲,它是铁岭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因为铁岭与《红楼梦》有着神奇的关系和深远渊源,铁岭有着密集的红学因素,是名符其实的“红学文化之乡”。不仅仅因为铁岭是《红楼梦》创作者、文学巨匠曹雪芹的关外祖籍地之一,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如果没有铁岭先贤高鹗,就没有完整的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的问世和传播,铁岭是孕育红学家的摇篮,在这块红学土壤丰厚的土地上,先后走出了诸多在中国红学界和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的红学家。他们中不乏韩小窗、吴恩裕、端木蕻良、刘梦溪、段启明等这样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红学家。

    铁岭不仅有着厚重的红学文化资源,而且有着代代相传的红学传统,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市红学界专家、学者和广大红学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红学研究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特别是通过1999年至2012年,市委、市政府连续举办的五次全国性《红楼梦》文化研讨会,使铁岭成功打造了“红学文化之乡”的品牌,并成为全国红学家关注、青睐和赞誉的红学文化研究基地。

    对铁岭独特的、众多的文化现象,于景頫如数家珍,他说,除了红楼文化、手指画、工笔画、小品小戏、辽金古城文化等10余种文化现象都值得深入研究和玩味。另外,近年来于景頫新发现的铁岭的“沟洞文化”、“八景文化”、“志书文化”也得到了各方学术专家的重视和认同,并得到了旅游部门的青睐,正在计划怎样开发和利用这些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学术观点得到高度认可 外地学者千里致电索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辽宁历史学会、辽宁大学、北京红学会等单位的学者都曾高度评价过于景頫的著述。特别是著名红学家胡文彬对《红楼梦与铁岭》一书大加赞赏。他说,这本书为曹雪芹的祖籍与家世生平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层面,我也特别欣赏于景頫先生的“高鹗试帖诗研究”所展现出来的新视角。于先生辛勤著述、旁征博引的考证、谦虚谨慎的人品和良好的学风使很多外地专家十分佩服。

    而《铁岭文化符号研究》一书,更是得到了省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认同,很多外地学者特意打电话索书。于景頫回忆,一位现居上海的铁岭籍学者偶然间读了这本书的片断,便通过朋友辗转找到于景頫,拿到书后如获至宝。

    在铁岭文化符号及文化现象研讨会即将召开之时,于景頫正在着手撰写《文化符号应该如何认定》,在这篇论文中,于景頫详细地论述了认定文化符号的各项标准,以及对照这些标准如何认定铁岭的各种文化现象,哪些现象能够成为铁岭文化符号。

    于景頫说:“作为学者,我们必须对后代负责,有什么就有什么,没有什么就没有什么,要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目前这篇论文已完成大半,“开会之前,我一定会完成这篇论文的。” 于景頫对记者说。

    醉心铁岭地方文化挖掘 推进魏燮均学术研究

    除对铁岭文化符号和文化现象的研究外,于景頫对铁岭地方文化的挖掘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认为“功不可没”。

    前年6月和去年9月,全国魏燮均学术研讨会在我市连续两次召开,而这两次盛会的召开,于景頫之前对魏燮均的研究成果是最重要的推动因素之一。他说,魏燮均是清代后期生活在铁岭的著名诗人、书法家和学者,他是被历史尘封了的重要作家、书法家,是清代田园诗的巨匠,他的诗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他的书法被誉为“字震九州”,他不应该被历史遗忘的。魏燮均是铁岭的乡贤,把魏燮均宣传出去,也就等于是宣传铁岭。因此,于景頫认真地最大限度地挖掘和整理了魏燮均的诗文和书法,他的研究成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国魏燮均学术研讨会才得以顺利召开,这是一次高质量、成果丰富的研讨会,会议开得很成功,对魏燮均的书法和诗歌都作了很深入的探讨,参加这次研讨会的不仅有各地的专家学者,也有铁岭当地的史学工作者,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对话。他们对铁岭今后魏燮均学术研究工作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而魏燮均的学术研讨也推动了铁岭历史文化名人链的研究工作。

    于景頫透露,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刚刚发函,已将魏燮均列为清代中国1000名文学家之列。

    另外,对高其佩生平和创作思想等,于景頫也作了深入地研究,甚至发现了很多高其佩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比如高其佩诗词和绘画的创作思想中存在反清的倾向,他的后人因而被清政府抄家,这些都是我亲自到广东,找到大量文献,经过大量走访和研究发现的,我的这一发现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认同。”

    对纳兰性德祖籍的研究,于景頫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多次走访纳兰性德的故里,并与四平市学术界取得联系,最终确定,纳兰性德也是铁岭历史文化名人。

    目前,由于景頫主编的《辽北历史名人传》已完稿,由辽海出版社出版,即将与读者见面。于景頫透露,书中收录了20几名铁岭名人,如纳兰性德、李成梁、张德彝等,对他们的生平成就做了深入和详尽的论述,这将是铁岭第一部对历史名人有序梳理的学术著作。

访我市著名学者于景頫

与两位著名书法家丛文俊(中)、杨宝林(左)合影

    铁岭第一位书法专职教师,带动铁岭书法艺术家成长

    1984年初,于景頫调入铁岭师专,成为铁岭市第一位书法专职教师。任教以来与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书法家于植元和陈怀、王贵忱等书界前辈成忘年交,与书法界名流董文、郭廷选、齐作声、林晓鹏等交谊甚深,得到同道赞誉与推重。

    上世纪90年代初,于景頫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一届书法研修班”,从此潜心研习书法理论,1997年至1999年到首都师范大学拜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为师,成为欧阳中石、刘守安、王世征、卜锡阳等名师的弟子,学习书法专业研究生课程,系统学习书法理论和文字学、诗词创作、古籍研究等。他在书法学、画学理论方面均有深入研究,撰写了大量有关书画创作技法、作品评析、史学、古碑帖研究、美学探讨等方面的文章,参与编纂了《书法教程》、《五省书法教材》,90年代中期由春风出版社出版了个人专著《书法学习指南》,主编了《历代名家名帖集联集诗集文》等著作,曾被首都师大引为学生学习的范本。

    于景頫在书法教育方面殚精竭虑,孜孜以求,既注意学生适合将来教学书写功用之需,又注重因材施教,教学生练好钢笔、粉笔、毛笔“三笔字”,同时对发现的好苗子重点培养,组织成立跨系、跨届的书法学习小组,培养造就书法创作人才。他教授书法时,既重视基本功训练,又注重字外修养,强调“作书先作人”、“心正则笔正”,还主张学生从文学、美术、历史、哲学等方面吸取精华,以外养内,以期大成。他教授学生从不保守,倾其所学,诲人不倦。十几年来,于景頫培养出包括外地学生在内的中国书协会员20余名、省级会员几十名,其中王荐、刘长龙等书法作品、书法理论多次获奖,成为我市乃至全省书法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形成了具有铁岭特色的书法队伍。

    于景頫自幼喜欢诗词,在诗词评析鉴赏和创作上倾尽许多心力。九十年代初参与了由当代诗词名家卞孝萱、霍松林先生主编的《历代咏花诗鉴赏辞典》的编纂工作,收入诗评11篇。闲时,于景頫经常写诗、填词、撰联写景,“漫把龙山春色收吾斋壁,闲将柴水涛声纳我诗囊”、“人来问字勤拈管,客去关门快读书”、“读书去俗气,栽竹引清风”,即是他诗书自娱,寄情山水的写真。他的《七律·兰亭纪游》、《七律·催阵堡李成梁墓前怀古》等都是在拜谒前贤遗迹时的吊古怀人之作,思接千载,意境幽远,被誉为“诗中妙品”。

    字如其人,学如其人。于景頫为艺治学不慕虚名,重在务实有得。他工作在教育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甘于寂寞,安贫乐道。市书协主席王荐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于景頫先生业余时间偶而出行游历名山大川之外,就是约上二三好友垂钓碧溪之上,陶然忘机,除此别无他好,唯以诗书自娱,课徒为乐,收藏赏鉴善本书和善本古帖以消永日,送流年。在艺术上、工作上、品德修养上都力求高境界,固守文人高蹈情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先生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