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明中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明中华网 > 历史 > 文化视点

中华文明网

文化视点:两个台湾“秀才”启示京剧创新

发布时间: 2018-04-14 23:57文化视点
,文化视点:两个台湾“秀才”启示京剧创新...

  新华网上海12月11日电(记者孙丽萍)继台湾国光剧团的新编京剧《天地一秀才》之后,台北新剧团的新编清装京剧《巴山秀才》也亮相正在上海举办的中国京剧节,一样颇受好评。

  他山之石可攻玉。两个台湾“秀才”给时下的京剧创新带来些什么启示?

  旧瓶装新酒,新编历史剧风行京剧舞台。今年京剧节的15台参评剧目,大多借古喻今,既有反腐倡廉题材,又有诚信经商内容,都是刻下的热门话题。新戏呼唤新思考。新编京剧要吸引年轻观众,就不能只讲“忠义仁孝”。从市场到观众,都希望新编京剧能多一些现代思考。上海民间戏曲评论人一苇认为,台湾京剧演员不是最强,但胜在有思考,会讲故事,又会包装故事。“观众看完了传统京剧的唱念做打,还可以慢慢回味。原来京剧也可以这么深刻。”



  台湾两“秀才”,故事都讲得引人入胜。京剧《巴山秀才》是移植“巴蜀鬼才”魏明伦的同名川剧,说清末秀才孟登科为民伸冤,却死于官官相护的黑暗政治。而《天地一秀才》由湖南才子陈亚先担任编剧,讲述汉代秀才司马貌当上半日阎王,将项羽、关羽、李后主等一干历史人物乱判轮回,从中发现:人们往往是为功名奋斗几世又回到起点。如此富有现代性的拷问,彻底颠覆了传统戏曲的套路。《天地一秀才》的艺术总监王安祈说,青年学生是这出戏的主要观众。“虽然搞不清梅、尚、程、荀,分不清西皮二黄,但戏里对生命的感悟能引起他们共鸣,自然受到欢迎。”

  无独有偶,上海参选今年国家精品舞台工程的剧目之一、昆曲《班昭》,今年在上海高校演出时也轰动非常,因为它引发了学子的思想共鸣。年轻的学生教师们都说,最爱听《班昭》中那一句,“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几句词写尽了学者境界。

  “我们唯一的评审就是观众。”京剧名家李少春之子、台北新剧团团长李宝春对新华社记者说。

  “京剧在台湾也面临着观众老化、如何吸引年轻人的问题,因而台湾创排的京剧新戏很多”,台湾国光剧团王安祈说:“我们就曾编演过《大将春秋》、《欲望城国》、《楼兰女》、《李世民与魏征》、《未央天》及小剧场京剧《王有道休妻》等,这些戏故事好看,形式时尚,都得到好评。”

  湖北著名戏曲编剧习志淦近年来常穿梭于两岸,给台湾编了不少新戏。他认为,台湾京剧比大陆更难。但也有优势,就是完全市场化运作,对观众的喜好非常尊重,反应非常灵敏。

  其实,与大陆相比,京剧在台湾的生态更加“恶劣”。李宝春发起的台北新剧团只是一个民间团体,没有政府津贴补助,经费异常拮据。此次参评的《巴山秀才》,整个舞台制作只花了9万元人民币。这样的“精打细算”对这些京剧人来说十分平常。

  而大陆京剧人才济济,更令台湾京剧界羡慕。台北新剧团只有十多个成员,平均年龄25岁,演唱和表演水准都不算一流。几年前李宝春观摩第三届中国京剧节,看到大陆京剧的“大团、大制作、大交响乐队”,忍不住惊叹:“条件太好了!”

  不得不在“险恶”的市场中谋生存,台北新剧团却每年推出两台新戏,十几年来累计新编和修整传统剧目数十出。李宝春说,这些“新老戏”没有赶走老戏迷,也带来了年轻票友。“观众进剧场是来看演员演戏的!京剧要变,要加上现代化的剧场手段,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最关键是不妨碍演员‘唱念做打舞的发挥,让观众‘明其意、赏其艺,有所动容、有所记忆’!”(完)(来源:新华网)

陈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