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明中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明中华网 > 娱乐 > 综艺

中华文明网

文化综艺节目开始霸屏 契合95后审美

发布时间: 2019-08-29 06:28综艺
抓住年轻观众的趣味 95后愿为“文化”买单 每当谈起文化类综艺,大家总会有一种刻板印象,认为这类节目只有文化水平较高、阅历丰富的“中年人”最为关注。但事实证明,不少...

  抓住年轻观众的趣味

  95后愿为“文化”买单

  每当谈起文化类综艺,大家总会有一种刻板印象,认为这类节目只有文化水平较高、阅历丰富的“中年人”最为关注。但事实证明,不少95后甚至更年轻的观众正是近年来崛起的文化类综艺的主流观众。某大型网站在对《我在故宫修文物》《见字如面》《朗读者》《晓说》等一系列人文类综艺节目受众群体的调查时发现,95后观众居然超过三成。

  2017年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航拍中国》等,最初走红就是在哔哩哔哩网站(简称“B站”),该网站的受众群体主要为95后。自2017年12月开播后,《国家宝藏》在“B站”取得了相当高的播放量,累计弹幕量达到105.6万条(截至2018年5月)。《国家宝藏》制片人、总导演于蕾直言,节目组专门研究过年轻人的口味,“当下社会对年轻人的审美是有一些偏见的,吸引年轻人的并不是‘傻白甜’,他们也非常喜欢有质感的东西。”

  在“今日头条”算数中心近期发布的《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中,关于“文化综艺节目的什么要素最吸引你”的调查里,“精神内涵/价值导向”成为第一要素,受访者选择占比接近七成,选择“节目创新性”的比例也接近六成。如何留住年轻人,成为文化类综艺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命题。在表达方式上,这些节目比以往同类型节目更“综艺化”,但“综艺化”并不意味着娱乐化,节目内容上依旧继续保持严谨的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只不过表达方式更有趣生动。在关正文看来,“与娱乐节目相对应的不是文化节目,而是严肃节目,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其实更难。”

  文化综艺口碑易“爆表”

  收视点击量却差强人意

  从《中国诗词大会》到《一本好书》,不少文化综艺开播之后,往往都能引来媒体的一片叫好之声,常有“清流综艺”这样溢美之词出现。在节目弹幕和豆瓣评论中,同样能看到观众对于这些节目的赞美。然而,除了《中国诗词大会》在春节档收视率拔得头筹,不少节目虽然口碑动辄“爆表”,收视率和网播量却并不算出色。

  一档节目是否有高关注度,除了收视数据,另一个比较直观的体现就是豆瓣的打分人数。同样在腾讯视频播出,《见字如面2》停播后复播,和《吐槽大会2》几乎在同一时间段播出,然而在数据方面差别很大。在豆瓣评分上,前者分数高达9.3分,评分人数接近6800;后者尽管只有6.9分,但点评人数超过15000。曾经走红的文化类节目基本都会推出下一季,然而难续“现象级”——《朗读者》第一季前台播放量达到6.1亿,然而第二季成绩滑落过半,《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也显得声量不足。

  就像一位文化类综艺节目制片人所说,文化类节目面临的困境在于,电视台对节目的收视率考核是很残酷的,“有的电视台出于对广告收益的考核要求,收视率排名靠后的节目会被直接拿下,一些文化类综艺节目则难以幸免。”文化综艺的招商,一直是困扰制作方的难题。主打娱乐的《奔跑吧》《中国好声音》等节目开播即有数亿元人民币的赞助,而《朗读者》第一季苦寻一年才找到一家赞助商,《见字如面》《一本好书》也没好到哪里去。《我是演说家》总导演简承渊认为:“文化节目招商难主要因为收视率低和植入困难,除与节目气质对应吻合的商家外,快销品等广告商家对此并不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