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匠精神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视频报道
当工匠精神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当工匠精神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2016-05-16 17:13:00 来源网站:中国文化传媒网 本站编辑:文竹 我要评论(
去年央视热播的纪录片《大国工匠》以“大国之路,匠心筑梦”为主题理念,唤醒的是全社会对工匠精神的一次全新认知;今年年初,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网上迅速走红,该片以现代审美解读传统手艺的魅力,网络点击量超过100万次;“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今年全国两会,工匠精神也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从媒体报道、纪录片,再到政府工作报告,近年来,工匠精神成为一个社会热词,这不仅是一个曾经被遗忘词语的命运“转折”,也是一个时代精神的“转折”,彰显出我们对于以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等为代表的工匠精神的时代追求。
工匠精神,古已有之。早在《诗经》中,就把对骨器、玉石等的加工描述形容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庄子》中写道“庖丁解牛,技进乎道”;《尚书》中提及“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些都是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的生动体现,而鲁班更成为这种工匠精神的典范,真所谓“不疯魔,不成活”,匠人匠心出精品。于是,赵州桥、苏州园林、故宫等集纳中华优秀文化精粹的建筑应运而生,精益制造的中国为世界所景仰。
物换星移,世殊事易,但是我们对于这种工匠精神的探寻和传承不应改变。时代前行,革新更迭,以精雕细刻、精益求精为核心的工匠精神也是常变常新,但是其“慢”“专”“创新”的本质传承不应改变。工匠让我们所处的社会真正充满活力和激情,工匠精神背后所蕴含的本质是精致的产品、匠人平和的心境以及追求极致的时代气质。
当下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各个方面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问题,需要各行各业的工匠用创新性的思维和全新的技术、方法来解决这些难题,推动社会发展。
如何让工匠精神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普及开来,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需要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这既需要基础教育的培养、制度机制的保障、政府部门的引导,更需要全社会参与其中。这样我们才会对工匠精神多一份敬重敬畏、多一份纯粹、多一份脚踏实地、多一份专注持久,才能让我们从坐论工匠精神到自觉践行工匠精神,才能让工匠精神支撑“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中国智造”,才能让工匠精神内化为我们的民族气质和精神气质。
相关内容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上一篇:
下一篇:
- 上一篇:句容崇明小学六年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体验活动
- 下一篇:下一篇:2015年煤企社会责任报告发布:神华综合评级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