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明中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明中华网 > 新闻 > 社会

今日时报

“社会组织+” 贴心服务百姓家

发布时间: 2016-05-19 10:34社会
□胡贤辉记者邓维红谷滩新区在全面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立足于厘清政府与社...

url:?div=-1,id:0

□胡贤辉记者邓维

红谷滩新区在全面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立足于厘清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创新理念和思维,培育壮大社会组织,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通过百姓“点菜”、政府“定菜”、社会组织“做菜”的菜单式服务模式,为百姓提供贴心周到服务。

降低门槛促社会组织快速发展

基础设施不健全、社区居民结构复杂、老年人群体增加……现如今,居民对服务的需求量和基层社区服务缺口在同比增加。近几年,红谷滩新区沙井街道积极探索多元化、多样化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和路径,提出“社会组织+”新模式,通过成立社会组织孵化中心、街道社会组织促进会、社区社会组织家园,将分散的草根社会组织规范培育,有效承接政府职能,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

去年3月,由共青团南昌市委和红谷滩新区沙井街道办事处共建的南昌市青巢中心正式启用。作为我市首个青年社会组织孵化中心,青巢中心吸引了“青赣环境交流中心”、“益心益意”、“南昌蓝豹救援队”等涵盖扶贫、助学、助残、助老、救灾、教育、环保等多个公益领域的草根青年社会组织入驻。

与此同时,沙井街道办事处先后在辖区设立街道社会组织促进会、社区社会组织家园,降低门槛、简化程序、强化服务。实行注册登记与备案登记双轨登记制度,放宽准入门槛,甚至零门槛注册,大力培育社会组织,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青巢中心让社会组织有了“家”,街道社会组织促进会、社区社会组织家园为他们提供办公场地、技术支持、管理咨询等服务,又让社会组织生了“根”。

眼下,在红谷滩新区,为居民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金葵花”、关心和爱护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困难家庭子女的“青帆课堂”、公益微型图书馆“鸟巢书屋”等,越来越多社会组织创新的惠民服务项目走进社区,给百姓生活带来了多样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去年6月,沙井街道以万达星城社区作为试点,引进南昌“金葵花”社会服务中心承接该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通过街道统筹协调、社区站点服务、社会服务组织运营、志愿者协助服务——“四方联动”运作模式,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服务。20余家各类社会组织进驻中心服务,有效保障了站内服务项目多元化。同时,建立了入户回访制度,实现了服务项目随老人的需求动态变化。

无缝对接社会组织与百姓需求

“我们将重点发展培育矛盾化解类、社区家庭服务类、精神慰藉类、专家学者服务类、社区文体类五类社会组织,并依托社区提供就近服务,弥补政府普惠性公共服务行为不能覆盖的‘盲点’,同时能用专业化的服务来满足居民个性化的需求,让百姓直接受益。”沙井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陈挺告诉记者。

为了更好地让社会组织与百姓需求无缝对接,5月13日下午,沙井街道举行了与青巢中心公益项目的推介对接会,根据辖区内各社区公益服务需求,以“点单”模式与青巢中心22家公益组织进行了对接,进一步助推了街道“三社联动”工作加速发展。

本次推介会对“‘夕阳知晨’助老爱老公益项目”、“‘梦想起航’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成长服务项目”、“12355青少年心理援助服务”、“‘七彩云’公益社区童声合唱团”等优秀公益项目进行了重点推介,部分参会单位代表对相关领域项目表现了浓厚的兴趣和合作意愿。

[责任编辑:yfs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