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明中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明中华网 > 新闻 > 社会

中华文明网

铜陵自闭症儿童教育老师 希望孩子被社会接纳

发布时间: 2016-09-14 11:53社会
人们都说自闭症孩子是“星星”的孩子,在遥远而漆黑的夜空中独自闪烁着,可是有一群天使,在引导他们正确接触...

据铜都晨刊报道  人们都说自闭症孩子是“星星”的孩子,在遥远而漆黑的夜空中独自闪烁着,可是有一群天使,在引导他们正确接触这个世界,这就是从事自闭症儿童教育工作的特教老师们。“星星”的孩子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教师节、儿童节,在刚刚过去的教师节,特教老师们没有鲜花,没有礼物,也没有一位学生对他们说一句:“老师,节日快乐。”

手臂上都有孩子掐咬的伤痕

“上-课-了!”“我-要-玩-车-车!”9月7日,在铜陵晖仁康复医院特教中心,特教老师杨燕正在对一个自闭症孩子进行语言训练,可是杨燕的声音淹没在男孩的哭声中,男孩哭闹着不肯上课,双手猛拍课桌,杨燕将玩具车递给男孩后,他才安静下来。

自闭症的孩子不希望别人打扰他,刚上课时,很多孩子常常自顾自地傻笑,或者大哭。尽管这样,杨燕和其他特教老师还是一直在坚持,“教这些特殊孩子,需要付出比常人无数倍的艰辛与努力,要让孩子接纳你,愿意上课,少则一个月,多则半年。”

33岁的杨燕曾经当过3年的普校老师,由于机缘巧合,8年前她成为了一名特教老师,一直坚持到了现在,现在带6个学生。在正常人看来,吃饭喝水上厕所说话是一些本能,无需学习,而对于自闭症的孩子们来说,这些需要老师花费数倍的努力才能学会,“比如一个‘苹果’发音,我们都要重复几百遍,甚至上千遍,孩子才有可能接受。”

“自闭症孩子在不能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会有掐人、咬人等攻击性动作。每个老师的手臂上差不多都有学生掐、咬留下的痕印。”杨燕伸出手臂,胳膊上疤痕清晰可见,“这些都是孩子咬的,被孩子扇耳光、吐口水、掐打咬踢,这些都是我们工作中经常遇到的。”

杨燕曾经教过一个6岁的自闭症孩子,伴有严重的狂躁,药物难以控制。每次狂躁发作都有攻击行为,即使是最热的夏天,杨燕也不敢穿短袖。这样的委屈,她只能放在心里,“不敢跟孩子的家长说,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特殊儿童家长的艰辛与无奈。”

特教老师工作强度大

特教老师的工作单调乏味,不仅要有强大的内心,还要承受高强度教学。医院特教科有100 多个自闭症孩子,特教老师只有14 名,由于康复治疗是一对一训练,师资力量远远不够。每天的课程8个小时,老师们是一节连一节,没有课间休息,连喝水上厕所都是尽量忍着。

由于长期低头弯腰,25岁的特教老师汝丹患有腰肌劳损、严重的颈椎退行性病变,医生要求住院治疗,可一旦请假,孩子停课就倦怠放松,将影响康复效果,汝丹便忍着发病的疼痛,在教室里一边挂点滴,一边上课。

“白天上课不停地连说8个小时,表情和动作都很夸张、声音也会比正常说话大很多,回到家就什么也不想说。”从事两年多特教工作的王静说,星期天,女儿兴高采烈地拉着她去逛超市、逛公园,可她累得连笑容都是硬生生挤出来。

希望孩子们被社会接纳

对于这些“星星”的孩子来说,可能教几个月,孩子也学不会一句话,因而特教老师普遍缺乏成就感。由于教育性质不一样,特教老师与普校老师在教育方式和内容上没有共同点,也几乎没有交流与互动。

特教老师不仅是教师,还是保姆,有些家长会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老师身上,家长认为进行康复训练,孩子就应该能说话,能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杨燕说,一些家长其实并不理解特教老师的工作,而社会上对自闭症的不了解,也让特教老师受到异样眼光,难于受到关注与重视。

杨燕身边很多朋友不理解,这些年她为何一直要和这些孩子打交道,而她总是笑笑。

“我从来没有想过改行,可能是一种习惯吧。”在很多人眼里,这些孩子是残缺的,可是出于天然的母性,当杨燕成为一个特教老师的时候,她就很自觉地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我会一直坚持下去,不管我的孩子来自于多么遥远的‘星星’,我都要带他寻找光明。”

自闭症的康复治疗在6岁以下恢复效果最好,特教老师的康复治疗是在与时间赛跑,杨燕说,她希望她的孩子慢点长大,“我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可以进入普通的幼儿园、小学,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可以接纳他们,跟他们做好朋友。”

本报记者 陈燕飞

原标题:守护“星星”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