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明中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明中华网 > 新闻 > 原创

中华文明网

华东理工“90后”学生打造原创话剧《海岛来信》

发布时间: 2016-05-25 10:49原创
华东理工“90后”学生打造原创话剧《海岛来信》---为了演好军人的角色,每次排练前,12名大学生演员都要在华理国...

    新华网上海5月21日电(记者 吴振东)4名性格各异、家境不同的“90后”女生,同一批入伍成为文艺女兵,却遇到了雷厉风行的“魔鬼”女班长,面对苛刻的训练生活要求,新兵们一致“抵抗”。在与班长的“斗争”中,女兵们逐渐明白了作为一名士兵的责任与义务……

    5月20日晚,原创话剧《海岛来信》在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800人剧场上演,将这个新时代士兵的励志故事精彩呈现,谱写了一曲难忘的青春之歌。

    为了演好军人的角色,每次排练前,12名大学生演员都要在华理国防生的指导下,进行两个小时的军姿练习。一个敬礼,一次转身,走路时的手臂拍动,每个动作都要进行上百次的训练。在一次次排练中,演员们渐渐体会到军人的不易和精神的可贵,像话剧中的角色一样成长起来。

    剧中角色华小颖的饰演者谈家辰说,同小颖一样,自己也曾对未来迷茫、不安,时常埋怨,但小颖在剧中表现出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渐使自己转变成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和干劲的人。现在的她,敢于喊出:“积极,前进,向上,用我们最初最真的心,做青春无悔的事!”

    作为一名陪伴《海岛来信》剧组的观众,华东理工大学话剧团团长盛铭叶说,《海岛来信》描绘了一个与自由的大学生活截然不同的军营生活,没有手机,没有零食,却使性格各异的女兵们成为了朋友。“军营生活独一无二,不仅在于它能锻炼个体素质,更因为它可以让我们面对面交流,用心沟通,真正拉近现代人渐行渐远的心灵。”

    “最让我始料不及的收获,是室友因为这部剧坚定了当兵的想法。”该剧表演者吴蕙说,听到老师作征兵工作动员,曾以为当兵很遥远的自己,也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而有着军人梦却又摇摆不定的室友,却在看了《海岛来信》后与父母深谈了一次,下定了报名入伍的决心。

    “男儿有志挥金戈,戎马书生最风流”。在舞台之外,华东理工大学也有了更多学子携笔从戎、报效祖国,让青春在军营闪光的现实故事。

    据了解,为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华东理工大学自2001年被确立为上海市4所征集在校大学生入伍的试点高校以来,共有401名大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营门”,成为大学生士兵,他们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百炼成钢。

    曾繁荣同学刚入伍时,曾面临“没人要”的尴尬。但训练中刻苦勤奋、敢于挑战的他,最终不但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还谱写了“士兵突击战”的神话:2014年,他参与部队魔鬼训练选拔,从1万多人中脱颖而出,入选集团军侦察特战大队集训,并经过多轮选拔,进入尖刀组六人特战小分队;参与集团军特战分队大比武,荣获个人狙击手专业第一名、十人定向越野团队第二名等荣誉。

    进藏边防战士刘佳玮同学,入伍后发挥个人特长,在《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军网等媒体发表文章百余篇,被所在师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退役后回到华东理工大学,刘佳玮继续秉持自强不息、修身报国的信念,主动参加联合支教团,远赴贵州遵义山区进行支教,被有关部门表彰为“优秀志愿者”……

    据统计,在华东理工大学参军入伍的学生中,还有大批像刘佳玮、曾繁荣一样的优秀典型,其中有40人在部队入党,24人在部队荣立三等功。

    征兵工作的顺利推进,与华东理工高度重视征兵工作,把征兵当作一项严肃政治任务狠抓落实密不可分。学校利用低年级学生集中军训、军事理论课教学,高年级学生参加实习招聘会、求职招聘会等各种时机,开展日常宣讲,培养学生国防意识、激发参军报国热情。同时还充分发挥国防生、退伍兵、国防协会等队伍的作用,对“励志计划”学生、家庭困难学生等重点对象进行宣传动员,做精做实毕业生征兵工作。

    此外,除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对参军大学生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举措外,华东理工还推出《就业引导工程奖励办法》,对应征入伍大学生给予1000—6000元的物质奖励,并授予校优秀团员荣誉称号。学校还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宣传新形式,进行爱国强军文化宣传、参军政策宣讲,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参军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