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明中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明中华网 > 综艺 > 情感

中华文明网

金钱、情感和欲望,两位身价千万网络主播的失控人生

发布时间: 2019-02-22 20:04情感
“这个平台像一个资本社会,财团是投资方,公会就是公司,主播像商品,粉丝就是消费者。”吴皓说,直播平台的...

“这个平台像一个资本社会,财团是投资方,公会就是公司,主播像商品,粉丝就是消费者。”吴皓说,直播平台的商业逻辑其实体现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满足欲望。

金钱、情感和欲望,两位身价千万网络主播的失控人生

◇纪录片《虚你人生》剧照
两位身价千万网络主播的美丽与哀愁
作者:潘俊文
飞机、跑车、钻戒、香水……伴随着各色光束,不断地涌向直播间,2015年YY年度盛典进入最疯狂的阶段。财团、公会和粉丝,卯足劲,上钱,刷礼物,为各自的“目标人物”拉票。
老李过去三年与“最佳男偶像”失之交臂,为这一役他几乎倾其所有,离家出走,经营公会,拉拢财团,自掏240万元,但最终1800万票(一元钱一张选票)还是输给了2700万票的毕加索;沈曼是平台最具人气的女主播,对于蝉联“最佳女偶像”信心满满,但无奈遇到本山传媒斥资扶持旗下主播,她不得不提前选择退出。
做直播之前,老李是保安,沈曼是护士,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走上“人生巅峰”,月入百万。然而在直播行业的金字塔里,他们又被金钱、欲望、情感拉扯着,困在中间,时常透不过气。
纪录片《虚你人生》以两人的故事为主线,将镜头延伸到整个直播产业链,层层揭开这个“虚拟王国”的百态人生。该片2018年3月获得西南偏南电影节评委会大奖,7月在FRIST影展首次与国内观众见面,12月在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再次放映,一路上被众多影迷热捧,被评为“年度最佳纪录片”和中国现实版“黑镜”。
虚你人生
上世纪六十年代,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预言“在未来,每个人都可以成名15分钟。”多年以后,他把这句话修正为“在15分钟内每个人都会出名”。随着网络直播的兴起,安迪·沃霍尔预言似乎已然成为某种社会现实,纪录片创作者们也在近年纷纷关注直播产业和网红现象。

金钱、情感和欲望,两位身价千万网络主播的失控人生

◇纪录片《虚你人生》剧照
吴皓的《虚你人生》、岳廷的《红毛皇帝》、李一凡的《杀马特,我爱你》,陈颂的《网红》、郭容非的《我是仙女》……它们从不同的维度来呈现,网络技术对个体和社会带来的颠覆性改变。这些曾经的普通个体,通过各自的方式突然走红,跌跌撞撞进入一段失控的人生。 
这与吴皓一直关注时代背景下社会阶层、个体的挣扎变化的议题切合。2013年他的第一部纪录片《成名之路》聚焦“明星梦”现象,通过跟拍中央戏剧学院5位学生,一边编排毕业大戏,一边寻找各自成名之路的生活,展现浮躁不安的社会现实中艺术高校学生的困惑和无奈。

金钱、情感和欲望,两位身价千万网络主播的失控人生

◇纪录片《虚你人生》剧照
2014年,直播经济火热刚兴起,一个朋友向吴皓介绍了YY,他立刻被直播间里土豪和屌丝之间的关系吸引了。“不同阶层在一起狂欢,其它地方几乎不可能出现这种现象。”他觉得这个题材很像第一部作品,不仅能捕捉当下年轻人的生活状态,还能看到正在变化的中国。 
吴皓出生于四川,在美国求学、生活多年,曾先后在谷歌、阿里巴巴和雅虎担任高层管理者, 2011年辞职从事纪录片创作前,是旅游网站猫途鹰TripAdvisor公司的中国区总经理。拍摄《成名之路》时因为要上班,他不得不雇佣一个摄影师跟拍,自己只能在下班和周末前去拍摄,最后干脆直接辞职专心做纪录片。
多年的互联网工作经历给《虚你人生》的拍摄带来了很多帮助。他通过朋友找到了YY平台的创始人,自上而下,一口气拍摄了10多个主播,最后选择了沈曼和老李。

金钱、情感和欲望,两位身价千万网络主播的失控人生

◇纪录片《虚你人生》剧照
沈曼,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高二退学,后到医院当护士。父亲生意破产,妹妹要上大学,他不得不肩负起一家人的生活,因为唱歌天赋,她在摸索中逐渐成长为YY平台一姐。但是整容、潜规则等负面新闻总是不断困扰着她,甚至被网友戏称“三百曼”。 
纪录片中,沈曼每次直播结束,电话、微信总是响不停。一位土豪打来电话,言语轻佻:“那些小姐、小主播,随便给个一两万,哪个不马上跑到武汉来找我?我给你花了几百万,你为什么不陪我?”
直播间里,沈曼卖萌、撒娇,想尽一切办法拴住粉丝的心;直播间外,她渴望平静生活,不想与土豪产生情感牵扯,但又不得不去经营关系。矛盾像一个死结,界限只有她自己能把握。“人家又不傻,花钱总会有所图,要个电话,要求见面都是正常的。”沈曼说。

金钱、情感和欲望,两位身价千万网络主播的失控人生

◇纪录片《虚你人生》剧照
老李,农村出身,像众多进城务工者一样,做过服务业,当过保安,后来因为直播走红,他将自己定位为“屌丝”,每天给大家讲段子,吸引了一批像小勇一样的忠实粉丝,他们视老李为偶像,盼望着有一天像他一样逆袭。 
纪录片里有一个场景,老李的商务车开过北京四环路旁的辽宁大厦,他燃起一支烟,一边回忆自己当年在那里做保安的岁月,一边畅想自己将成为村首富。他说,村首富已经达到了,现在的梦想就是拿一次年度盛典的“最佳”。
随着拍摄深入,吴皓渐渐觉得网络直播最吸引人的不光是主播,还有主播周围的生态圈。“一个小小的直播平台能有如此多的复杂性,能把人性淋淋尽致的展现出来,很难得。”
吴皓发现在这个直播体系里等级森严,勋爵、男爵、子爵、伯爵、侯爵、公爵、国王,不同爵位拥有不同的座驾和对话特效。在人气主播的直播间里平民能需要排队进场,而国王则可以长车直入,所有贵族都在视频左侧的贵宾席就坐,按爵位高低依次排列。

金钱、情感和欲望,两位身价千万网络主播的失控人生

◇纪录片《虚你人生》剧照
身份和礼物都是明码标价的:国王首开12万,之后每月3万“按揭”;勋爵首付50元,此后每月20元;售价最低的是棒棒糖、么么哒,每个0.1元,香水、钻戒,每个19.9元,系统还设置了可选数量1、10、30、66、188、520、1314(对应一心一意、十全十美、想你、一切顺利、要抱抱、我爱你、一生一世)。 
《虚你人生》中,沈曼和老李的直播间通常有几万人,普通用户如果不刷礼物,基本没有存在感可言。在工厂流水线工作的小勇,每个月都会花一部分钱支持老李,但更多时候是跟随土豪一起狂欢;“国王”松哥每个月打赏主播20万,在直播间里是受粉丝尊敬和崇拜,每个主播都期待他去自己直播间转转;在年度盛典的关键时刻,甚至有不愿露面的神秘富豪,一晚上刷出几百万,让支持的主播轻松获胜。

金钱、情感和欲望,两位身价千万网络主播的失控人生

◇纪录片《虚你人生》剧照
透过《虚你人生》所呈现的两次年度盛典,可以清晰的看出直播丛林中的经济链:主播签约公会,公会包装助捧主播,从中分成;大财团在关键时刻进入,帮主播赢得比赛,之后按比例返现分红;粉丝就各取所需的按照能力进行打赏,表面是参与者,实际上只是看客。 
“这个平台像一个资本社会,财团是投资方,公会就是公司,主播像商品,粉丝就是消费者。”吴皓说,直播平台的商业逻辑其实体现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满足的一些欲望。

金钱、情感和欲望,两位身价千万网络主播的失控人生


◇纪录片《虚你人生》海报 

导演访谈
凹凸镜:前两天特意去看了你的第一部记录长片《成名之路》,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生排演《名扬四海》,现实与戏剧对应,选题太有意思了,当初是什么契机去拍摄的?
吴皓:《成名之路》是很偶然的一个机会,当时和朋友去买百老汇巡演的票,但是送票的快递公司下班了,正好就由将百老汇音乐剧带到中国的那家公司工作人员来送票。过程中工作人员说他们正在和中央戏剧学院合作,要由学生演出音乐剧《名扬四海》。因为之前对《名扬四海》电影版特别喜欢,就觉得这个结合很有意思,中美文化,艺术院校学生的现实生活都能折射出来。
凹凸镜:2013年的《成名之路》和1995年的《彼岸》内容和内核都挺相似,并且这种现象到现在依然很明显,你觉得是为什么?
吴皓:当时拍这个片子其实没想这么多。《名扬四海》讲的是美国著名艺术高校年轻人想成名的故事。我对社会议题型的选题不是特别感兴趣,我觉得有很多人在拍这种社会议题的影片,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我估计也讲不出什么新的内容。《成名之路》和很多剧情片一样就是讲年轻人成长中的困惑和迷茫。这是一个很有共性的故事,剧情片探讨的很多,所以当时没想特别多就拍了。
凹凸镜:您刚才说不是很在乎社会议题,但是《成名之路》和《虚拟人生》都是表现某种社会现象呀,我觉得你选得这两个题材抓得蛮准确的。
吴皓:我拍纪录片一般不去判断某个现象的好坏。有些社会议题性很强的影片,导演的主观性很明显,就觉得这种社会现象很差,我们要纠正它。我觉得任何的人物故事后面都会有一个社会现象。我个人的喜好是不要让主观性这么明显,我要让观众看完故事后被感动,自己去想,而不是告诉他。

金钱、情感和欲望,两位身价千万网络主播的失控人生

◇纪录片《虚你人生》剧照
凹凸镜:《成名之路》过去好几年了,那五位主角变化大吗?他们班出现明星了吗? 
吴皓:我看他们的微信,五个人都挺忙的,基本都还在这个行业里面。他们班有一两个同学能在比较有名的电视剧里演男二号,但是还没有大红大紫的。
凹凸镜:你在《成名之路》的导演自述中说你的创作力图挑战西方对中国的偏见,向他们介绍当代中国的复杂性。这样的想法是源于你自己的成长、求学和工作经历吗?
吴皓:我在美国留学生活了很多年,国外对中国的理解总是偏差很大,觉得中国发展很差,什么都很差。作为一个华人,我觉得西方社会可以对本国的社会批判性很强,因为他们生活在那里,都理解相关的文化,但是他们如果只从西方的媒体了解中国,就会存在很大偏差,就觉得中国人民全部都在水深火热中,我觉得这不全面,社会有很多问题,但没那么夸张。我处在国外这样的语境当中,我就觉得什么都要辨证的来讲,所以拍片子肯定也一样。
凹凸镜:你互联网的工作经历,对于《虚你人生》的拍摄、制作有帮助或者影响吗?
吴皓:一是拍摄对象的联系。我当时找到YY平台的负责人,他刚好是我一个朋友的前同事。于是就自上而下的,和他们市场推广部门对接上了,所以可以很好挑选主播进行拍摄。如果我自己去联系的话可能就特别难。二是我讲故事的方式。因为在互联网行业工作过,我对YY的盈利模式特别感兴趣,所以就觉得平台也是一个人物,从开始到结束你就能慢慢地了解这个平台是如何运作的,都是一层一层递进的。
其他导演来拍的话,可能不大会对这方面感兴趣,他们也许会更偏向人物。但对我来说,网络直播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不光是那些主播,还有整个直播生态圈。每个人物在这个生态圈扮演一个什么角色?这里面的游戏怎么玩儿?它好像把人生现实搬到网络上做了一个虚拟游戏,每个人参与者都有很多无奈,但必须还得玩儿下去。

金钱、情感和欲望,两位身价千万网络主播的失控人生

◇纪录片《虚你人生》剧照
凹凸镜:你是怎么去理解网络直播这套商业逻辑的? 
吴皓:我觉得这个商业逻辑是慢慢演变出来的,现在已经变得非常复杂了。这个商业逻辑其实体现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满足的一些欲望。它满足了这些欲望,就能把所有粉丝都黏住,让他们花更多的钱,付出更多的情感,这是商业逻辑最关键的。
这个商业逻辑也让我反思以前做互联网工作的时候,那会也说满足用户的需求,怎么让用户长久的留在网站上。我们知道作为平台最终目的都是赚钱,YY的商业逻辑和所有互联网公司的逻辑一样:一方面满足大众需求,像那些很孤独的屌丝,他们需要与人互动,那些来自底层的主播,她们想赚钱,想完成逆袭,网络直播给了他们一个机会;另一方面就是把用户黏住,赚更多的钱。所以从互联网产品的角度来说,YY这样的直播平台是很成功的。
凹凸镜:很多人说直播是中国特有的网络奇观,你觉得形成这种奇观的原因是什么?
吴皓:以前我也觉得是一种奇观,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也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直播文化和贴吧文化很像,主流价值观会觉得里面的内容很LOW,但是草根群体的需求其实很大,他们有喜欢的内容,也想表达、互动,正好手机技术发展到新的阶段,很多应用都普及了。
另外,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阶层分化越来越明显,直播的很多体系和文化都是通过游戏文化、贴吧文化慢慢转变过来的,只是近几年直播让主流看到了。到现在快手、抖音更是全民都可以参与的事情。技术到一定程度以后,门槛越来越低,更容易让大家接触到,草根的文化其实在这个阶层更容易被接受。
凹凸镜:从直播软件这个互联网产品来看,它的包装、运营似乎一直脱离不了软色情。你怎么看这样一种互联网产品?
吴皓:我在拍摄的过程中跟过10几个主播,我觉得其实所谓的软色情是看你如何定义,直播种的打情骂俏,带有某种诱惑的,大家都是以开玩笑的方式进行,基本上没人会当真。新闻报道里的很多直播色情内容只是个案,更多的还是开一些玩笑。为什么很多男主播也很火,因为他们经常讲一些黄段子或者笑话,让工作繁忙的人哈哈一笑。
我觉得这些都是人性需要的东西,现实生活中聊天也会涉及类似的问题,只是在直播中被放大了。现在直播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唯一的问题是有些小孩子也在看直播,而直播内容没有进行分类。其中拜金问题在直播中很明显,但我觉得这是个社会大问题,不是直播独有的。

金钱、情感和欲望,两位身价千万网络主播的失控人生

◇纪录片《虚你人生》剧照
凹凸镜:直播软件这个互联网产品似乎带有明显的“阶层属性”,有人甚至说打开直播和短视频就能了解中国底层人民生活,拍摄中这样的体会明显吗? 
吴皓:以前通过媒体会了解到社会底层的人喜欢什么,但是通过这次拍摄我真的挺震撼的。影片中的小勇我拍摄了很久,在他宿舍和他住了很久,跟他回老家,跟他打工的朋友一起喝酒,就觉得这群人很可爱,也很让人心痛。他们都是从农村来城市打工的年轻人,对美好的生活充满向往,但是很迷茫,不知道向往的生活怎么能达到。他们没有任何资本,他们未来有希望吗?真的很难想象。
凹凸镜:但是直播也给底层人民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甚至是一个上升通道,就像沈曼和老李都是草根逆袭的代表人物。你怎么看这种问题?
吴皓:主播逆袭的毕竟是少数,小勇这样的才是多数。像小勇,性格非常内向,不可能去做主播,所以老李是他心中的英雄,完成了他做不到的很多事情,他就一直追随和支持他。小勇一直在很痛苦地摸索出路,也盼望着哪天能像老李一样,飞黄腾达,但是他就是不知道怎么走。
近几年,直播和短视频确实能让草根逆袭,这可能是对精英阶层的一个震撼吧。可以理解为技术对整个社会的撼动。一次次的互联网变革给了底层人民很多逆袭机会,他们也通过这个机会往上爬。商业社会总是会发生很多人无法想象的事情。网络直播,从商业社会来看,其实就是满足了一些人的需求,然后就有利可图。我认为只要我们的主流媒体还无法满足底层人民的需求,直播就会存在,或者直播类似的产品就会在。
凹凸镜:影片通过特效将直播这个网络奇观,呈现在大银幕上,让观众也成了参与者。两次年度盛典的剪辑,直播声嘶力竭的吼,粉丝、公会、大财团各怀心思,我当时看都起鸡皮疙瘩了,非常震撼。讲讲这两个片段的制作吧。
吴皓:我第一阶段就是把故事讲清楚,两次年度盛典每次15天,我拍了非常多的素材,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构思出每次年度盛典我想讲什么,中间过程其实很痛苦。第二个阶段就是让画面、声音、音效、动画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动画这块还比较简单,因为每场直播我们都录了屏,只需要把录的内容分解成动画,做出了就完了。很多音效是网络主播他们自己用的,也有些是后期加的,比如刷礼物时飞机起飞的声音。总体来说就是通过年度盛典来表达这个平台的狂欢和匪夷所思。说实话更难的是把故事讲清楚,后面都是技术层面的东西,相对直接了当。

金钱、情感和欲望,两位身价千万网络主播的失控人生

◇纪录片《虚你人生》剧照
凹凸镜:这部影片你更多的是全面去呈现直播的产业链,为什么会这种结构?会不会担心人物故事不饱满,让影片失去打动观众的点。 
吴皓:最早我也尝试过以人物为主,但是初剪版给别人看的时候,很多人完全不理解为什么粉丝会给他们刷礼物?就感觉我不去解释这个平台,大家就会不理解。另外,前面也提到过,直播,最吸引我的是这个平台的复杂性,每个导演都有自己喜好的东西,这是当初最震撼我的点,所以我就想把这些表现出来。一个小小的直播平台能有这么多的复杂性,能把人性的东西淋淋尽致的展现出来,很难得。
凹凸镜:我觉得与中国多数纪录片导演相比,你影片的节奏、风格更接近BBC或者NHK的纪录片,是这样吗?
吴皓:其实我的风格比BBC或者NHK影片节奏还快。西方纪录片剪辑相对都会快一些,和那些长镜头和艺术的纪录片不一样。我自己是没有耐心的人,也不觉得自己是一个艺术家,所以有些时候更在意如何去呈现人物和故事。如果给我一个三分钟的长镜头,我自己作为观众都觉得太长了,应该剪成15秒,所以我做的时候肯定就不会这样剪辑。风格往往和作者的艺术喜欢和表现内容有关。《成名之路》和《虚你人生》都是群像,信息量需要更多,也是节奏相对要快的原因。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凹凸镜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