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造车新势力SF MOTORS首发 特斯拉要小心了
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加入了造车队伍,个个都标榜自己是下一个特斯拉。但目前为止,多数都让人觉得不靠谱,有的已经沦为一个笑话。最近,一家低调的硅谷科技公司浮出水面,这家公司与特斯拉有诸多关联,被部分媒体称为“下一个特斯拉”。这家公司叫“SF MOTORS”。
经过两年的积累后,SF MOTORS于3月28日在硅谷首次举行了品牌发布会。
何为SF?
在这里,很多读者肯定对SF还是比较好奇的,但这家具有中国背景的硅谷造车新势力的实力还真的不能小窥。
公开资料显示,SF Motors是由中国背景的企业于2016年1月在美国硅谷注册成立的子公司,从事智能电动汽车的设计、研发、制造、销售等。目前,SF公司已全面完成了对电动汽车核心电驱动技术、整车智能制造技术以及智能驾驶技术的中美两地资源整合,建立了一支由曾经长期服务于特斯拉、宝马、大众等汽车品牌的全球化技术团队。
其中,SF最为引人瞩目的背景当属前特斯拉联合创始人马丁-艾伯哈德的加入。艾伯哈德是创立了锂电池电动车里程碑式的人物,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传奇人物和创业家。
具体的进展上,据SF官方透露,在研发创新方面,SF公司与密西根大学成立了联合研究中心,重点研发方向是智能驾驶技术。1月初,SF公司还正式取得了美国加州的自动驾驶测试牌照,现已开始在加州和密西根州的高速公路上进行测试。
在制造方面, 2017年11月,SF公司对美国AM General民用汽车工厂收购实施了正式交割,计划将来在该工厂生产公司的智能电动汽车,以满足美国和欧洲市场的需求。在中国,SF将使用小康股份全新投资建造的智能整车工厂和电驱动工厂,进行生产SF公司智能电动车型,满足中国市场消费者需求。
也就是说,在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全球最大的智能电动汽车市场上,SF公司都具备独立的制造能力和生产资质。
在发布会现场,SF首席制造官吉姆•费恩(Jim Finn)的话可以说精确定义了SF:
“我们工程和研发部门布局在美国、德国、中国和日本。我们的汽车生产制造设备在美国印第安纳和中国重庆,所有这些都是紧密相连的,也是我们全球化商业模式的一部分。”
SF公司首席技术官唐一帆
产品如何?
将特斯拉定义为竞争对手的公司不在少数,但是除了一句口号之外,在技术、产品甚至开发团队上初具实力进行匹敌,SF或许可以算得上一家。但终究如何还得产品说的算,还得市场说的算。
在此次全球发布会上,SF公司旗下2款全新智能电动SUV车型完成了首次亮相,新车命名为SF5、SF7。作为SF公司推向市场的首款车型,SF5将于2018年底在美国市场开启预订,并将于2019年在美国上市。此外,2019年,这两款新车还将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SF公司首席工程师托马斯•弗里茨(Thomas Fritz)据了解,两款新车采用了四电机驱动技术平台,可通过灵活的电机平台使用1至4个电机并无需机械差速器即可实现四轮驱动,能提供超过1000马力的动力,最短3秒内实现0-60英里瞬间加速。
电池方面,新车采用了高能量密度电池,续航里程高达500公里。在控制器软硬件研发方面,SF公司独立开发的电机控制器采用先进的独特算法,能进行瞬时扭矩控制,并可以更好地管控性能优化。安全网关还可以提供稳定的数据保护OTA升级。
SF宣称,还将致力于“保护性自主驾驶”技术研发,采用的高精度激光雷达可轻松实现全天候、全路况精准灵敏监测,该技术预计2020年可实现量产。
“技术是SF公司的核心,这也是公司选择将总部设在硅谷这个全球创新中心的重要原因。在过去两年我们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今后将通过技术共享和产业链开放合作,与更多伙伴一起推动电动汽车的加速发展。” SF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正萍(John Zhang)在发布会现场说道。
SF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正萍
如何继续壮大?
虽然短短2年间,SF公司在全球化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智造布局等方面交出了第一张答卷,但在开放共享经济模式向制造领域深度渗透和全面融合的今天,只有致力于以开放共享的姿态,与全球的合作伙伴实现跨越国别的产业链整合。
因此,SF还宣布以“技术开放,制造共享”为通路的智能汽车产业打造,将成为公司推动EV行业整体发展的独特路径。
SF公司CEO张正萍称,将通过对SF公司领先的智能电动技术共享,建立开放的产业链合作机制,发挥中美两地的市场优势,与所有致力于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志同道合者共同携手,实现技术的快速迭代与应用,推动EV领域的产业链资源整合及整体快速发展。
据了解,目前,SF已和博世、英飞凌、三星SDI、LGC等全球一流供应商形成了战略及业务关系,与杜尔、西门子、AFT等全球顶级装备制造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同时与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BAT等科研机构及技术型公司开展合作。
硅谷研发、聚焦中美两大市场、技术共享,这些战略上的思考总体来说是正确的,但是否能够真的撬动市场的需求,产品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我们还是拭目以待。但,这世界再多一家可以与特斯拉相媲美的公司,也不是什么坏事儿。
(责编:牛建峰)
- 上一篇:10万小车竟叫板保时捷 场地体验第二代逸动
- 下一篇:下一篇:新款汉兰达压力山大 盘点优秀七座中型S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