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明中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明中华网 > 纪录片 > 历史

中华文明网

历史材料解释题“最后一问”的答题技巧

发布时间: 2016-06-03 11:40历史
历史高考材料解释题的最后一问,往往具有总结性、体现历史的规律性的特点。一般是总结材料体现的历史事件的总...

url:,id:0

历史高考材料解释题的最后一问,往往具有总结性、体现历史的规律性的特点。一般是总结材料体现的历史事件的总体特点和趋势、概括从中得出的规律和启示。这一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和做出阐释的能力,对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历史感悟能力要求较高,要想拿高分,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碰到这类题目,不要忙于做答,而是花一两分钟再把材料整体浏览一遍,把握命题人的意图、几段材料之间的关系甚至体现出来的趋势、材料们围绕的中心思想、甚至前几问的题目再整理作答。

例题1(2012江苏高考23题)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5分)

(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2分)

(3)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5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2分)

这题的最后一问,在原题材料中并没有直接体现相关答案,学生们也不知道如何概括。但是如果仔细浏览全题,尤其是前3个问题,就会发现有“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英国福利政策”这样的关键词,然后结合所学,可以得出政府扮演的角色是福利制度的决策者;福利政策的调整者;福利支出的承担者。

例题2(2016苏锡常镇二模24题)

(1)据材料一,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3分)

(2)据材料二,概括康、梁主张开办京师大学堂的教学目的及教学内容的特点。(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教育改革的看法。(3分)

通观材料和问题,概括亚历山大二世和戊戌变法在教育改革方面的成功做法,不难得出启示(看法):要多渠道办学;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教学立足要培养有用人才。

2.总结关系类:关系类的一般要答相互之间双方面的联系,不要只答一方面。

例题3(2014江苏高考23题)综观英国现代化的基本过程,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之间的关系纵横交错。综合上述材料,从纵横两方面说明它们的关系。(2分)

横向联系是指同一历史阶段不同历史事件的联系,而纵向联系是同一历史事件在不同时间段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得出:横向关系: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彼此促进。纵向关系:在不同时期,彼此关系的体现方式不同,但贯穿了现代化基本进程。

3.注意材料题的引语,往往蕴含了材料围绕的中心思想,是整题的点睛之笔,对回答问题很有帮助。

例题4(13年江苏高考第21题)引语为“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3分)

依据引语关键词和材料得出:积极作用是维系家庭家族和睦;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传承民族道德,影响思想文化发展。

4.“你如何看待、认识、理解……”之类题目的回答:如果是对某一历史事件的看法,其实就是评价该事件(包括实质、积极方面、消极方面);如果是对某个观点的看法,应该首先判断该观点是否正确或是否全面,再说明理由;但如果是“结合史实加以论证或说明”就不需要判断该观点是否正确或是否全面。

例题5(2015江苏高考22题)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对“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这一论断加以说明。(4分)

题目要求是“对论断进行说明”,所以直接列举相关史实即可,不需要对该观点进行评判。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得出答案:甲午战争客观上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推动了救亡图存运动;激发了政治变革思潮;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省镇中瞿梅)

[责任编辑:yfs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