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明中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明中华网 > 纪录片 > 人物

中华文明网

改革开放以来典型人物报道的历程

发布时间: 2018-09-02 18:16人物
典型报道的对象一般包括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经验等。其中,典型人物报道作为最活跃的一份子,一直是我国媒体的宠儿。笔者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典型人物报道发展脉络的梳...

  典型报道的对象一般包括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经验等。其中,典型人物报道作为最活跃的一份子,一直是我国媒体的宠儿。笔者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典型人物报道发展脉络的梳理,来窥探其未来的命运及发展方向。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典型人物报道的主角基本是党政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后来逐渐向其他行业、领域扩展。现在的报道范围基本覆盖了各个行业、领域,甚至还出现了不少关于外国人物的典型报道,如《视青藏高原研究为生命——访法国地质学家达波尼耶教授》等。


  更加关注普通人也是报道范围扩大的一个结果,如获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消息《3.5万救命钱留给病友》就是讲述普通人的故事。典型越是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越能引发共鸣。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过不断反思,新闻界也意识到:人的故事、情感及精神才是典型人物报道的核心。于是,还原人物本来面貌、挖掘人物个性特点逐渐成为一种普遍共识,并得以付诸实践。如报道任长霞,并不是刻意渲染其光辉形象,而是将其置于真实的生活之中,所以我们看到了任长霞的爱美和眼泪,也看到了一个真实自我的任长霞。


  长期以来,党报由于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一直是典型人物报道的专业户。上世纪90年代中期都市报兴起,为中国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发展之初,都市报对典型人物报道并无热情,但之后逐渐意识到典型人物报道并不是党报专属,就加入队伍,并取得不俗的成绩。如今都市类报纸的典型人物报道已经相当成熟,生动活泼、贴近百姓是其突出特点。新闻类杂志在典型人物报道上起点高,创新快,也拥有不少受众。如《南方人物周刊》每年的“中国魅力50人”评选就是一个很成功的典型人物报道变体。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的创新使典型人物报道的队伍迅速壮大,当然关键还是其报道手段的创新。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就是一项引人瞩目的成果,其仪典化的颁奖晚会、颁奖词都成为一种标志。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典型人物报道的效果得到最大发挥。互联网缺乏内容生产的能力,但其整合新闻资源的能力无与伦比。针对某一人物报道,它可以设置专题,将相关资源都整合在一起,形成合力。关于任长霞、洪战辉、丛飞等英模,很多网站都隆重推出相关专题,使传播效果得到聚合。另外,由于网络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互动性,其舆论影响力不容忽视。总之,各种媒体都在寻找恰当的方式,为典型人物的精神内涵提供独特的展示平台。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典型人物报道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典型报道日常化,二是重大典型报道规模化。二者并行不悖,互为补充。日常化主要体现在典型人物报道的频率加快,密度加大,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近几年我国主要新闻单位相继共同推出大型人物专栏,形成了精品迭出、反响热烈的宣传报道局面,备受读者、听众、观众的欢迎。由于各类、各级媒体对典型人物报道的重视,一批批的典型人物被发掘出来,逐渐成为媒体日常报道的一部分。


  对于重大典型人物,则开始采取“集团作战”的方式进行报道。如报道任长霞,在中宣部、公安部、全国妇联共同组织下,全国35家媒体、58名记者同时采访,可谓是一场大规模集团作战。此后,一旦发现重大典型,中宣部等有关部门都会组织中央媒体采访团进行报道。采访团规模大、档次高,对典型人物的传播具有极强的穿透力。由于各类媒体的定位和风格不同,报道自然也是遍地开花,精彩纷呈,避免了人们的审美疲劳。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洗礼,中国典型人物报道的发展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报道理念还是具体形式,都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开始向新闻规律和受众接受规律回归。尤为可贵的是新闻工作者正在努力尝试突破报道模式程式化、形象单一化的藩篱。当然典型人物报道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如在多元的社会中如何遴选典型、如何避免由于形式上创新不足而造成的刻板效应等等。但毋庸置疑的是,典型人物报道绝不会消亡,而是魅力长存。人们的精神需要感召,而典型人物报道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典型人物是常为常新的,我们的报道也应该是常为常新的。时代在发展,我们仍需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 作者单位:湘声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