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明中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明中华网 > 公开课 > 历史人文

今日时报

烟潍铁路的这段历史,你知道吗-名记-齐鲁晚报网

发布时间: 2019-08-20 21:00历史人文
{str_cut($description},200,...

《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图》是建设富强中国的伟大构想,涵盖了“交通之开发”、“商港之开辟”等十个方面的内容。在这张图的山东部分,有一条铁路:烟潍铁路。

2011年,烟台发现了一张100多年前美国人手绘的山东地图。在这张图上,烟潍铁路同样清晰可辨。它的走向是:烟台—福山—蓬莱—龙口—莱州—潍县(今潍坊)。

烟潍铁路的这段历史,你知道吗-名记-齐鲁晚报网

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图,在山东部分,烟潍铁路走向清晰可辨。

1868年,在烟台的英国商人福开森,向英国公使提议修建烟台—潍坊的铁路。那时,中国连一条营业铁路都没有。如果能够实施,这将是中国第一条营业铁路。

遗憾的是,这份提议石沉大海。烟台,就这样与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擦肩而过。直到1904年胶济铁路建成通车、山东经济中心由烟台转向青岛,烟台商界才如梦方醒,决定修建烟潍铁路。

1909年9月,烟台盎斯洋行执事、华商谭宗灏,邀请绅商学界,召开关于筹建烟潍铁路的会议。他们认为:“该路一日不兴,则烟台商业一日不振。”

烟潍铁路的这段历史,你知道吗-名记-齐鲁晚报网

修筑烟潍铁路发起人、烟台盎斯洋行执事、华商谭宗灏。

谭宗灏表示,自出股份二百万元,作为优先股,以充开办经费,其余由各界招募。众皆赞成。谭宗灏遂赴邮传部禀请立案。但邮传部认为钱太少,没有答应。

此后不久,邮传部建议“部办”或“官督商办”。这一提议遭到烟商的激烈反对,他们担心官吏中饱私囊,于事无补。

其间,在胶济铁路中尝到甜头的德国,先后派人到外交部和山东省,极力争取烟潍铁路的修筑权,但遭到中方的拒绝。

因形势紧迫,烟台总商会立即商量对策。1909年12月,烟台总商会刊布招股章程,成立招股公司。

“因招股不足,翌年6月孙宝琦(山东巡抚)特请黄县、章丘富绅30余人帮助办理,并令济南、烟台、青岛、潍县、周村等地商会成立招股公司就近招股。”(《1909山东大事记》)

但因内外交困,很快偃旗息鼓。

当时的《东方杂志》评论道:“烟台绅商创议自筑烟潍铁路,至今不及一年。当其初,轩眉论列,攘臂争先,以保主权拒外力为标帜,何其壮也!至于今,则入股者既不踊跃,首事者复意存观望,缩肭不前,何其衰也!民力之薄弱如是,民气之虚嚣如是,为之一哭。”

“到1910年,烟台港从此失去了山东第一大港和山东第一对外商埠的地位。”(《烟台港开港150年记事》)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对德宣战。11月,青岛被日军占领。这让烟台看到了机遇。11月30日,烟台商务总会总理刘兆嵩等人立即致信外交部,阐明尽快修筑烟潍铁路的理由。

外交部接信后,于12月1日致函山东胶东道道尹兼烟台交涉员吴永,让其“查烟潍铁路一事”。

吴永于12月10日致函外交部,从政治、经济、军事、民生等各方面,阐述了“烟潍铁路之不可不速修”的八大理由。

就在吴永致信之前,日军早已暗中购买路料,准备修筑龙潍铁路,企图打通从大连—龙口—潍坊—济南的通道,进一步控制山东。外交部立即于11月11日向日本驻中国公使提出严正交涉。

日本的图谋让英国驻烟台领事和烟台商界惶惶不安,纷纷致函政府询问,因为这事关烟台的兴衰和他们的共同利益。

12月24日,外交部指示中国驻日公使陆宗舆:“设法阻止,以维烟台商务为要。”

中日交涉收到一定成效,但日本贼心不死。“二十一条”就是明证。

烟潍铁路的这段历史,你知道吗-名记-齐鲁晚报网

1915年1月。日本公使向袁世凯递交了早已炮制好的“二十一条”。全文共5号21条款。其中第1号的4条款全部要求中国出让青岛和山东权益。第三款就涉及烟潍铁路问题:“中国政府允准,日本国建造由烟台或龙口接连胶济路线之铁路。”

这是前所未有的大劫掠!袁世凯命外交总长陆征祥与日方进行秘密谈判。经过长达数月的谈判,1915年5月25日,中日双方在北京签署《关于山东之条约》。涉及烟潍铁路的内容调整为:“中国政府允诺,自行建造由烟台或龙口接连于胶济路线之铁路。如德国抛弃烟潍铁路借款权之时,可向日本国资本家商议借款。”

1919年1月至4月,在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均让给了日本。这一耻辱,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1921年11月,为解决巴黎和会悬而未决的问题(其中包括中日山东问题),包括中国在内的协约国又召开了华盛顿会议。

1922年2月4日,中日双方在华盛顿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附约》第五条规定:“烟潍铁路若用中国资本自行建筑,日本政府并不要求将该路建筑权移归国际财团共同动作。”此事才算暂时告一段落。

1914年,计划中的烟潍铁路,与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海坝工程纠缠在一起。这年3月,烟台海坝工程设计方案通过审批。这项由各国驻烟领事提出的改良烟台港的方案,却遭到美孚洋行的强烈反对。

美孚洋行是美国美孚石油公司设在烟台的经销机构,是烟台开埠后最早进入烟台的西方石油企业经销机构之一,其影响之大、控制烟台及周边地区石油市场之久,位居同类企业之首。

“因为美国人主张修铁路,英国人主张修海坝。”烟台海关史研究者陈健解释说,“当时美国人在北岛设有一个石油贮存库,他们非常需要一条专属的运输路线,将资源更加方便地运出去。其次,也方便为港内的来往船只加油。而英国人的注意力更多则集中在自己的殖民地威海,在烟台的首要任务,就是让东海关保持更好更快发展,吸引更多的贸易船只,所以修坝是英国人的不二选择。”(烟台媒体《今晨6点》:《“百岁”设计图引出的“路坝之争”》)

烟潍铁路的这段历史,你知道吗-名记-齐鲁晚报网

当时,美孚公司手绘了山东铁路修建计划书,其中就有烟潍铁路。但“路坝之争”英国人胜出,美孚公司的计划书只能束之高阁。

1920年,华北五省发生旱灾。民国政府决定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先办烟潍、沧(州)石(家庄)两路路基。

交通部成立了烟潍路工程局,决定先修烟潍公路,适当时候再改建成铁路。

烟潍铁路的这段历史,你知道吗-名记-齐鲁晚报网

1922年,烟潍路全线竣工。同年,政府发行了“交通部烟潍路发还地价短期债券”。由于是按铁路设计,路宽仅为6米。

这条因铁路而诞生的公路,还能有机会变回“真身”吗?

有,就在烟潍公路通车两年之后。1924年,英国汉兰宝公司与中国方面达成三条铁路承包协定,其中一条就是烟潍铁路。但因外间反抗甚烈,故限于停顿。烟潍铁路从此更加渺茫。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山东半岛与朝鲜仅有一海之隔,处于抗美援朝的前哨。1952年,国家决定在此建一条铁路。此时,朝鲜战争尚未结束(次年7月27日签订停战协定)。

“中央财经委员会最初拟建由潍县出轨至威海卫(今威海市)的铁路,后经多次研究、比较,方确定修建由蓝村出轨至烟台的铁路。”(《山东省志·铁路志》)

烟潍,再一次与铁路擦肩而过。

烟潍铁路的这段历史,你知道吗-名记-齐鲁晚报网

1953年6月,蓝烟铁路正式开工。1956年7月1日,交付运营。时为山东省省长的赵健民为通车典礼剪彩,场面热烈而又隆重。

这一年,距烟潍铁路的最初动议(1868年)已经过去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