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明中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明中华网 > 公开课 > 社会科学

中华文明网

学者谈哲学社科座谈会:永远站稳人民的立场

发布时间: 2016-05-27 11:45社会科学
人民网北京5月20日电(欧兴荣贺迎春)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他强调,一个没有发...

  人民网北京5月20日电(欧兴荣贺迎春)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他强调,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

  座谈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马怀德、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沈壮海等专家学者先后发言。日前,记者就他们在座谈会上的发言和感受采访了三位学者。

  康震:倡导专家学者走出课堂走出书斋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就文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了发言,康震教授今天接受人民网独家专访时表示,要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普及与传播,倡导专家学者走出课堂走出书斋,面向大众和中小学普及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正能量。

  康震向记者表示,他在会上主要就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普及与传播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应围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二要加大传统文化的普及,把传统文化真正送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增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三是顺应或者适应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要求,充分利用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体平台,传播好传统文化。

  康震说,之所以提出这些建议,是因为老百姓在物质文化极度丰富后,在精神方面有着越来越强烈的诉求,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尤其浓烈的兴趣。作为传统文化研究工作者,需要寻找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方式,把传统文化的要义和精髓准确、广泛的传播开来。“这些年,像央视的‘诗词大会’、‘成语大会’、‘汉听大会’,都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这些方式证明是好的,适用的,应该积极地推进深化,并且不断创新它的形式。”

  康震还表示,习总书记在会上特别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要在党的领导和指导下,走中国自己的路,要立足中国大地上,研究中国问题,解决中国问题,这给了他很大启发。他说,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如果与老百姓毫无关系,那这个成果就缺乏活力和生命力,优秀的研究者一般也是优秀的传播者和普及者,“所以倡导专家学者走出课堂走出书斋,面向大众和中小学普及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正能量。”

  马怀德:搞研究做学问,要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马怀德作了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繁荣法学研究的发言,他表示,法学界应当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意义,认真研究这一理论的科学内涵、基本原则、主要特征和根本要求,并将其贯彻到法学各专业,推动法学理论创新。

  马怀德表示,面对日益复杂的法律问题和鲜活的法治实践,法学学科自身已经很难满足实践需要。为此,应当消除学科壁垒,培育新兴学科、发展交叉学科,鼓励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联合攻关,争取在重大问题上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总书记“为人民做学问”的要求,让马怀德感触尤深:“搞研究,做学问,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好务,永远站稳人民的立场。和人民在一起,做学问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具体到法学研究,就是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密切联系中国国情,着力破解现实问题,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的法治实践,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社会带来更多公平正义。”

  沈壮海:既要心中有“真经”,又要教学有“高招”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沈壮海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题进行了发言,他表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在大学生头脑里进行思想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久久为功。加强和改进的落脚点是提高吸引力和实效性,关键在内容创新与方法创新并重。从内容角度讲,要善于把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讲授与学生的思想关注点有效对接,回应热点、讲透难点、化解疑点。从方法角度讲,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把大道理、硬道理讲细、讲活,做到娓娓论道、循循善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注重引导学生由事实得出结论,从感性走向理性,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立场。

  沈壮海表示,一个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既要心中有“真经”,又要教学有“高招”,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的“看家本领”。其中,内容为王,更具有根本性。只有自己把“真经”读透了,理解深了,教学才可能游刃有余、出神入化,才能让学生感到茅塞顿开、醍醐灌顶。做到这一点,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育者自觉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习研究,坚定信仰,练好内功。

  沈壮海表示,作为一名年轻的学者,参加座谈会并有幸发言,感到非常激动和兴奋,很受鼓舞。

  沈壮海强调,青年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不论是不是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专业,青年大学生都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广泛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用以涵养育自己道德修养和精神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对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掌握,如同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掌握一样,都将是自己宝贵的人生财富,是创造人生价值、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素质资本。


   北方网教育频道 新闻纠错、投诉及爆料热线:022-2360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