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明中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明中华网 > 历史 > 史实见证

中华文明网

郑和史迹:静静“等风来”

发布时间: 2016-06-03 11:27史实见证
郑和史迹:静静“等风来”...

长乐郑和塑像

郑和史迹陈列馆

显应宫巡海大臣塑像,普遍被认为是郑和。

  文化

  名片

  从明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公元1405年—1433年),这28年里,伟大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谱写了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丽诗篇。值得一提的是,郑和舟师七次下西洋均驻扎于长乐太平港,屯兵造船、招募水手、采办商品、补充给养、伺风开洋,每次短则约两个月,长则近一年,给长乐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这些郑和史迹,记载着当年中国人的海上雄心,开启了国人闯荡世界的梦想。

  郑和,这个名字,对滨海城市长乐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长乐,郑和留下了太多历史的痕迹。史书记载,从明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公元1405-1433年),郑和舟师七下西洋,每次都会在长乐太平港驻泊停留,“伺风开洋”,时间少则数月,多则半年,留下了许多文物遗迹和传说。几百年过去,沧海桑田,城市面貌大变,许多遗迹被列入了文物保护单位,一些重要史迹以“海上丝绸之路”的名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预备名录。

  风从海上来

  走进长乐市区,城市的制高点在郑和公园内,郑和史迹陈列馆就在公园内。

  自古以来,长乐就与航海有着不解之缘,相传,这里是福建最早造船的地方。据史书记载,吴王夫差“尝略地至此作战舰”,也有说三国时吴主孙皓曾派人航海于此。于是长乐就有了个古称——“吴航”。良好的地理环境,优越的港湾条件,郑和和他的船队选择驻泊于此,就不奇怪了。“如果说南京是郑和下西洋的决策地、策划地,江苏太仓是始发地、起锚地,那么,长乐就是郑和下西洋的舟师驻泊地和开洋起点。”长乐郑和研究会会长曾国新说。

  郑和舟师驻泊长乐,除了“等风来”之外,还要在此招募水手和修造船舶,而祭祀海神妈祖以求平安,也是一项重头活动。

  今天,在郑和史迹陈列馆中留存着一块“国宝级”的碑刻——“天妃灵应之记碑”,俗称“天妃碑”。据郑和史迹陈列馆馆长陈迟介绍,这是明宣德六年(1431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前夕,在长乐太平港候风时率部属撰文所刻。碑通高1.62米,碑体宽0.78米,厚约0.16米。碑用黑色页岩作为原料,碑额刻有祥云捧日图案,中央是篆书“天妃灵应之记”,两旁阴刻如意云水纹,碑体四周边框刻有缠枝番莲纹。碑文有31行,一共1177字,记述了郑和前六次下西洋的经过,以及第七次下西洋的任务、航行时间、船只、人员等等情况。这块碑在中国的航海史上相当重要,是郑和下西洋的最好见证。

  “天妃碑是我国当今仅存的最原始详细记载郑和航海史实的珍贵资料碑刻,是研究明代海外交通史及中外交往史的重要实物资料。”陈迟说,由于郑和下西洋的资料于明成化年间销毁殆尽,后修的《明史》难免有差错。而郑和碑的出土纠正了以往史书中的错误,填补了历史史料的缺漏和空白,是研究郑和下西洋最为确凿可靠的直接证据。

  据介绍,当时,郑和船队驻泊在太平港,船队出入需要一座航标塔。郑和公园山顶三峰寺塔,便担当起了这个角色。宝塔正处闽江海口,靠近东海前哨,登高可以俯瞰吴航四周全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据说,三峰寺塔原名圣寿宝塔,始建于北宋,为宋徽宗祝寿而建。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时,登塔视察,将其改名为三峰寺塔。

  三峰寺塔至今快有千岁高龄,但是当见到它时,我们不得不感叹其保存竟如此完好。这是一座仿楼阁式的七层石塔,27.4米高,坐南朝北,平面八角,样式和构造具有福建东南沿海浓厚的地方特色,一层塔壁饰有佛教故事浮雕,很是精美。全塔用石块叠造而成,所以非常坚固,宝塔分别在宋元明历经三次大地震,仍然屹立不倒。

  站在塔前,眺望山下,遥想当年旌旗飞扬,舟师如云的场景,有沧海桑田之感。

  风继续吹

  在繁忙的长乐国际机场边上,有一座显应宫。里面供奉着与当地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神明,如妈祖、陈靖姑等,香火旺盛。

  显应宫出土于上个世纪90年代,根据中国社科院、国家博物院的相关专家考证,显应宫内供奉的“巡海大臣”,就是郑和。将郑和与妈祖一起供奉,这是相当罕见的,从人到神,潜移默化中,郑和已经影响着一座城市。

  位于长乐潭头镇文石村的登文道码头,曾见证郑和登陆的足迹。当年,郑和在此上岸,修建了天妃庙。今天,荒草萋萋中,由条石铺成的码头早已历经沧桑。在几块石面上,我们隐约见到刻有文字。据当地文保专家介绍,登文道码头是古代长乐客商出远洋的始发地,也是本地读书人进京赶考的出发港。读书人回来后,若是中了举人,便会捐一块石头,并在石头上刻上自己的名字,这就是“登文道码头”名字的由来,要想“登文”,就要从这里过。如今,在高考前夕,许多家长也会带着孩子来码头上走一走,希望能像捐献石材的读书人一样,一举夺魁。

  “首石山鸣大魁出,十洋成市状元来。”今天,在长乐街区徜徉,一不小心就会遇见当年郑和留下的印记。十洋巷和胜利街就是当年的十洋街,当年,郑和船队驻泊于此,各方人士也在这里汇集,西洋各国的货物也在这里交易。曾国新说,郑和下西洋,目的是“宣德化,柔远人”和“经济大海”,每到一地都以中国丝绸换取当地特产,或馈赠当地国王,以美丽的丝绸为纽带,与亚洲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直到今天,东南亚各国人民都喜欢穿由中国丝绸制作的筒裙,这就得益于中国丝绸的传入。郑和下西洋使中国和亚非各国之间的“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畅通,把中国和亚非各国之间的国际贸易推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同时,郑和舟师在长乐驻泊,在当地招募大量的水手上船,促进了当地航海事业发展。据《长乐六里志》记载,永乐七年(1409年)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时,长乐黄李人黄参,随师远航有功授忠武尉,累迁游击定将军,及兼郑和总管府中军,成为当地佳话。

  直到今天,郑和依然影响着这座滨海城市,长乐是中国著名的侨乡,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海外关系”。有关人士认为,正是追随郑和的步伐,越来越多的长乐子弟走向海洋,走向世界,并回来推动长乐商业经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而每年的开洋节,更是长乐上上下下一个盛大的节日。

  起风了

  今天,为纪念和弘扬郑和下西洋拓展海上丝绸之路的精神,长乐市兴建了郑和广场,建成郑和航海馆、郑和巨雕、三宝亭、太平港帅营、郑和船、祭海坛、郑和舟师起锚处等多处纪念性建筑景观,行走在长乐街头,郑和公园、郑和路、郑和桥、郑和大酒店……也到处都有郑和的印迹。

  长期以来,在长乐,郑和史迹丰富多彩,但零散,缺乏有机的串联。陈迟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长乐的郑和史迹将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

  “海丝”东风吹来,长乐当然不能错过,乘势而上,重点开发海丝文化旅游与海丝经济发展。

  今年5月16日,长乐第十届郑和开洋节举行,当天长乐海丝馆暨闽江口游客服务中心也揭牌了。长乐海丝馆是一座仿明代风格建筑,馆内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展馆由LED演播区、海丝展示区、游客休息区三个部分组成。展示区是海丝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分成左右两大板块,生动呈现“启航”——勇于探索、伺风开洋、海国屏藩,“远航”——开放开发、区域建设、美好未来。该馆全方位、多视角为游客讲述长乐与海上丝绸之路息息相关的故事,以及长乐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与建设,展望美好未来和愿景,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长乐海丝馆的开放将给长乐的旅游增添一道新的风景线。

  同时,对原有的遗产,加大保护力度,目前,福州已加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遗产申报行列,长乐积极配合,加大了登文道码头、圣寿宝塔及天妃灵应之记碑三个申遗点的保护与推介工作。同时,还将郑和史迹陈列馆的展览进行改版,引入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使之教育功能更突出,更吸引学生。

  而在“海丝”经济发展方面,长乐依托沿江面海的区域优势,通过开发建设七大重点区域,着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有力拉动长乐产业转型升级。

  起风了,这是历史机遇的东风,而在长乐江边,郑和的塑像始终眺望着远方,那是大海的方向,曾经,一个民族的航海雄心,是从这里启航。

  短 评

  让郑和史迹重放光彩

  在人类无动力航海时代,风,是最重要的伙伴。出海开洋,等风来,是头等大事。所以,古人才在泉州九日山留下那么多祈风的活动遗迹。

  郑和在长乐的驻泊,就是为了等风来,等风的过程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的遗迹和传说,直到今天,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天妃碑、圣寿宝塔、登文道码头、云门寺、义井等。这些文化遗产像珍珠一样,散落在长乐各地,静静等待面世的一天。

  时移世易,往事越千年,如今,福建正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借来了发展的东风。沉睡已久的郑和史迹,有望苏醒。如何拭去历史尘埃,让珍珠重放光彩?最关键的,还是得找到串起珍珠的绳子。

  长乐的郑和史迹,无论从历史价值还是文物价值上说,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一个珍珠的光彩仅仅只能照亮一个角落,要让郑和史迹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把珍珠串起来。

  要串起珍珠,就不能仅限于长乐一个地方,还需要发挥政府的“有形之手”,借“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将长乐的郑和史迹融入“海丝”的大背景下,站在福州,乃至福建,甚至全国的角度去考量,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郑和史迹的作用。相信在政府“有形之手”的调控下,再加上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郑和史迹重放光彩,不仅仅是梦想。

  故事一

  福州方言里的郑和史迹

  当年,郑和下西洋,驻泊长乐,留下众多文化史迹的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这座滨海城市。直到今天,仍然有一些地道的福州方言中,源自当年郑和下西洋。

  福州市闽都文化研究会黄意华的研究文章表明,老福州喜欢说的“洋当池”“古里去”就和郑和下西洋有关。在福州话中,“洋当池”是差不多的意思,并有瞧不起、不值得的含义,“古里去”也有类似的意思。老福州人喜欢把这两句话连在一起,说“洋当池古里去”,表达“差不多,小事一桩,不值得计较”的意思。

  原来,当年随郑和下西洋驻泊长乐,招募了不少福州水手,他们豪情满怀、不畏风浪,视大洋为池塘,总结为“洋当池”。“古里”则是印尼邻近雅加达的一座沿海城市,郑和的船队曾多次停泊于此。“洋当池古里去”,就是“把大洋当池塘,抬抬脚就到古里了”,本意是不将航海当回事,后来延伸为“小事一桩,不值得计较”。

  除此之外,福州话中的“麻九人”“麻九事”也是源于郑和下西洋路过的“麻喇加”(今天的马六甲),“细猊竹着沙”“七溜八溜不如福州”等福州俗语,也和这次伟大的航海有着密切的关系。

  故事二

  历经风雨两国宝

  郑和史迹陈列馆内有两大重要看点,一块碑和一口钟。但很少人知道,这两大国宝曾经是命运多舛,历经风雨。

  其中,“天妃灵应之记”碑俗称天妃碑、郑和碑,系明宣德六年(1431年)冬,郑和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在长乐候风时镌立的石碑。而三清宝殿铜钟俗称郑和铜钟,也是铸造于明宣德六年 (1431年)。铜钟饰纹优美,铸工精良,主纹上部5组八卦纹,铸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八字;下部铭文5组共54字行楷:“大明宣德六年岁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监郑和、王景弘等同官军人等发心铸造铜钟一口,永远长生供养,祈保西洋往回平安吉祥如意者。”

  郑和碑最早时立于长乐南山天妃宫内,后因天妃宫倒塌埋于荒土之中。1930年,一位农民在天妃宫遗址挖土时发现了这块碑。当时的长乐县长吴鼎芬立即派人将碑移到县署“思善斋”侧。吴鼎芬离任后,这块碑又被荒草乱石掩盖。后来,时任长乐县长王伯秋找到了这块碑。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不让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文物郑和碑和郑和铜钟落入敌人手中,长乐人将郑和碑和钟北运南平保存。抗战胜利后,几经辗转的“天妃灵应之记”碑,终于回到了长乐,但钟未运回。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博物馆向全国征集文物,由于宣德时期的铜钟文物价值极高,而三清宝殿铜钟属可移动文物,被征至“中国历史博物馆”展览。目前,在郑和史迹馆内向游客展示的铜钟是依照原钟复制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