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一本朴素的教育杂志 | 《新课程评论》发刊词
2016年6月1日,《新课程评论》即将创刊。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龚曙光先生,写下发刊词。
最近,许多刊物宣布停刊,不少传统媒体人离职。在这样一个纸媒渐衰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还要办一本教育杂志?
从个人角度而言,是为了自己那点小小的理想。
我曾经也是一名教师,后来历经了“文人”与“商人”的多种身份。但在内心深处,我一直怀念担任教师的那段时光和状态。很多时候,人无法选择自己的行进道路,始终被时代裹挟、冲撞,最终被时代安排到某一个角色上,这是我们的宿命。然而,这一切并不妨碍我们保留心中的理想,也不妨碍我们在某一天用某一种方式付诸行动。比如现在,我希望能通过这样一本杂志,让更多的人关心教育、关注教师,让更多的人为中国教育的发展鼓与呼,溯与望,思与行。
就公司而言,是为了出版人大大的使命。
中南传媒是典型的综合性出版集团。去年,中南传媒凭借自身的努力和成绩进入世界出版企业十强。而一直以来,我们始终铭记:出版与教育有着共同的使命,都担当着传递知识、教育人、培养人的职责,都担负着每个孩子和整个民族的未来。
我们努力传承生生不息的湖湘精神:勤勉、创新、敢于引领风气之先。在数字化潮流席卷而来的时候,我们不慌张,不抗拒,而是以一种开放的姿态选择接纳、融合。去年,我们携手培生集团展开战略合作,在共同打造数字教育产品的同时,积极推进先进教育标准的本地化,探索产业资本发展新模式,为更多的学习者带来更高质量的多元产品和服务。
同时,我们也关注那些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存在。多年来,我们坚持开展爱心助学、送教下乡等公益活动。我们为贫苦地区的孩子送书、送教,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拥有智慧和善意。希望他们能够明白,即使身在昏暗的山谷,也依然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农业就是栽培,就是让农作物按照自身的特点和习性生长。农业还是春风化雨,顺其自然,日复一日。而教育不也是日复一日地善待和呵护每一个孩子的长成吗?
教育,就是这么朴素。
我们也希望办一本朴素的杂志。希望它能很好地凝聚共识,能助力教育回归本应具足的沉潜、纯粹,成为真正爱教育、懂教育的人之间的连接。
纪伯伦说: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为何出发。
希望多年以后,我们还能记住为何出发。
是为了回到教育朴素的起点。是为了遵循教育常识,坚守教育道义,赓续教育的良知。
《新课程评论》创刊号目录
1 名家
1.寄语
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2.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张卓玉(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
2 专题
1.农村教育向何处去
杨东平(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2.我国中部地区乡村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丁瑞常(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3.一方乡村教育的“逆生长”——阆中乡村教育发展探索与实践
汤勇(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党委书记、局长)
4.学校本位课程让电光小学放“电”发“光”
姚乃仁(台湾台东县关山镇电光小学校长)
3 纵横
1.张家李家:一个中国的小故事
韩少功(海南省文联名誉主席,作家、学者)
2.模范就是树一个好——《模范公民》手册启示
邓康延(纪录片制作人。曾任《深圳青年》策划总监、香港《凤凰周刊》主编)
3.建一间没有“标准答案”的课堂
柳袁照(苏州市第十中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
4 研究
1.问题处置与思维发展——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教学改进研究
李煜晖(北京师大二附中教学主任,语文高级教师)
2.对实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史宁中(东北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全国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
3.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学校美术教育创新发展
钱初熹(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艺术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
4.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作业个性化设计和多元评价策略
吴磊(深圳市红岭中学“首席名师”,广东省特级教师)
5.教学评价:音乐课堂的双刃剑
官思渡(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
5 弦歌
1.兴趣、机遇与选择
刘忠范(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委员)
2.梦在脚下
李尚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教授)
6 环球
1.WISE教育项目奖评审的启示
陆波(WISE组委会特邀评委、世界未来基金会秘书长,管理学博士)
2.“我不想成为科学家!”——记美国一所培养历史社会学人才的高中
李迅(福州第一中学校长,数学特级教师)
《新课程评论》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主管。刊号来之不易,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希望努力做好,做得有建设性。助力教育发展,连接真正爱教育、懂教育的人。
- 上一篇:中国第一个“以父之名”命名的汽车品牌 | 汽车商业评论
- 下一篇:下一篇:新华社转基因报道易被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