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普惠金融的数字化方向
普惠金融与服务实体经济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何让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得到金融的支持,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对此,中国也交出了一份答卷。2018年9月28日,中国银保监会首次发布《普惠金融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回顾了普惠金融发展5年来的成果、大中型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的改革举措及其成效、金融机构的创新金融服务产品等。作为经验总结和对普惠金融未来趋势的一种展望,《白皮书》的一大亮点是提出并阐释了数字普惠金融,值得关注。
普惠金融的挑战
《白皮书》指出,普惠金融发展中还存在着金融资源配置、金融服务质量、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金融基础设施、金融消费素养等五方面挑战。
一是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在普惠金融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金融资源分配不均衡、覆盖率不足等问题。有关数据显示,中国80%的金融资源集中倾斜到30%有优质征信的人口,而另外70%的人,像小企业主、蓝领工人、农民等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就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或者拿到的贷款价格更贵。因而,现实中的“普惠”与真正意义上的“普惠”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是金融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提供普惠金融的服务方的范围仍然比较局限,主要是以地方中小型金融机构为主。此外,有些金融机构的普惠事业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为,仅仅停留在指标层面,而没有真正优化服务。
三是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性有待继续优化。目前普惠金融的发展主要是政策支持为主,如果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难以实现,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发展普惠金融的信心和主动性不够,则很难潜心去布局和发展普惠金融。而普惠金融商业化过度将影响到普惠金融受众群体所能接受的对价,如果过高则不是真正的普惠,而如果商业化不足也可能降低金融机构参与普惠金融的积极性,因而如何把握普惠金融的商业化是又一重点。
四是普惠金融基础设施覆盖范围仍有扩大空间。中国人民银行2018年3~4月发布的《2017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以及《2017年农村地区支付业务总体情况》等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农村地区银行网点数量12.61万个;每万人拥有的银行网点数量为1.3个,县均银行网点55.99个,乡均银行网点3.93个,村均银行网点0.24个。可以看到,乡、村与县级以上的银行网点数量差距仍然较大。此外,农村地区12.61万个银行网点相较全国而言达到了55%,但是我国农村人口人均拥有银行网点数量仍然低于全国水平(全国人均银行网点数1.63个)。因而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覆盖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五是普惠金融消费者素养需进一步开发。普惠金融要深入到受众群体的内心当中,才能够真正实现金融意识的普及。只有金融意识普及后,基层弱势群体才能够享受到真正的金融服务,才会更好地通过金融服务来提升生活水平。因而,通过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在普惠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将金融知识、金融理念传递到群众中去,是一条尚待深挖之路。
普惠金融的数字化方向
《白皮书》梳理了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形成的八大经验,其中特别提到,数字普惠金融引领,是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
科技赋能下普惠金融质量得以优化。《白皮书》指出,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促进金融服务可触达、可体验、可持续,效率和质量明显提升,主要体现在通过基础账户和银行卡的普及降低“金融排斥”;提升信贷服务效率,银行业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创新服务渠道,拓展服务深度,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服务便利性;降低普惠金融融资成本,伴随新技术、新渠道的使用和金融乱象的治理,银行业小额、分散融资服务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互联网保险通过技术让保险更加易得,推动实现了普惠保险的行业价值和社会意义。
数字普惠金融引领是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运用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手段,延伸服务半径,扩大服务覆盖,降低服务门槛和服务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引领作用,着力构建运行高效、互助共享、线上线下同步发展的普惠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实现目标客户的精准识别、精细管理、精确服务,运用技术创新缓解普惠金融领域突出存在的信用、信息和动力问题,有力应对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而遏制乱象、防范风险,则是普惠金融发展的基本底线。
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能够有效解决普惠金融发展中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科技赋能普惠金融,打破了距离限制、地域限制,在信息共享的过程中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服务,拓展普惠金融的可触达范围。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也不再局限于物理范围,能够覆盖到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和金融弱势群体。随着技术的突破,普惠金融的服务质量也将得到很大提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普惠金融领域的运用能够让服务更精准化、多元化,使受众群体不再局限于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享受到金融服务。此外,在引入科技手段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实施普惠金融的成本问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因而将更有可能发展商业可持续模式。与此同时,通过科技化的方式,有效消除了信息隔阂,能够更好地传播金融知识,使“负责任的金融”理念有途径深入到基层金融消费者中去。
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兰考的数字化发展,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参考、可复制的实践样本。目前,兰考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已初步探索形成了“一平台、四体系”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并在省内22个县(市)复制推广。兰考县通过建设“普惠金融一网通”数字普惠服务平台,有效解决了普惠金融落地过程中成本、高效率、低风控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运用“互联网+”思维,探索建设市场化运营的“普惠金融一网通”数字普惠服务平台(10月份升级为“普惠通”APP),一方面线上解决基层群众金融服务单一、覆盖面窄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金融服务推送成本和触达效率问题。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数字普惠金融将深入推广至其他基层区域。
数字普惠金融能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小微企业贷款难、融资难一直以来是新经济发展路上的一重阻碍,是普惠金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小微企业贷款难的根本原因在于金融机构在成本和风险无法得到有效覆盖的前提下积极性不高,不愿贷、不敢贷的情绪依然存在。而数字普惠金融本质上是以数字化方式提供的普惠金融服务,运用计算机、信息通信、大数据处理、云计算等一系列相关技术。数字普惠金融运用数字化手段,使普惠金融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升了普惠金融的触达能力,降低了运营成本和放贷风险。通过科技手段,使得小微贷款可获得性、风控水平和服务效率得以提高。
在风险评估和防控方面,数字科技也带来了全新的突破。信息不对称是金融机构无法在低成本条件下对中小微企业进行有效风控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引入人脸识别、电子签名、大数据等新技术,有助于银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更加准确、高效地识别小微客户风险状况。此外,机器学习及标准化审批还有助于降低金融业务的操作风险。
目前,无论是传统商业银行还是互联网银行,都开始积极布局金融科技,借力金融科技助力银行普惠金融事业的发展,帮助中小微企业真正获得融资。例如,中国建设银行(601939,股吧)北京分行为小微企业打造了专属的“云税贷”产品,运用大数据,结合客户画像、交易记录、税务等外部信息,去做主动的授信,主动筛选客户。作为互联网银行的百信银行,也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初步实现了智能风控,从而为其服务小微企业增强了底气。对于主要业务为普惠金融的民营银行而言,科技赋能是它们的重要机遇。民营银行普遍面临着客户少、无网点、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而金融科技的发展将逐渐将物理银行的边界淡化,帮助民营银行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重视数字普惠金融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创新必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数字普惠金融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个人信息安全风险。由于数字普惠金融具有虚拟性,具有跨时空、跨领域的特征,因而其中涉及的大量个人信息都是通过网络平台完成的,存在着客户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在这方面,需要国家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个人信息安全提供法律保障。二是数字技术带来的管理操作风险、系统性风险、信用风险、洗钱风险等。这些风险具有极强的传染性,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与制度。总之,在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正视它可能产生的风险,并主动采取措施防控,使其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随着监管科技研究和布局的进一步深入,采取以“科技应对科技”的监管模式成为可能。在此背景下,需要我们通过科技手段对普惠金融监管工具进行完善,积极运用监管沙盒等方式对普惠金融创新进行测试,并进一步研究数字普惠金融牌照准入与适度监管、中央与地方之间在普惠金融统筹协调方面的体制机制等。
总之,虽然也伴随着风险,但数字化普惠金融为提高普惠金融质量,特别是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提供了一条出路,为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增加了可能。
“金融法律与监管月评”栏目由《银行家》杂志和中国社科院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联合主办。
- 上一篇:国产原创综艺模式首次“出海”
- 下一篇:下一篇:首师大学生原创话剧《大学之道》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