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明中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明中华网 > 综艺 > 其他

今日时报

推进油气管网独立运营实现和其他业务分离5股强

发布时间: 2019-06-06 03:34其他
(原标题:四部门:推进油气管网设施独立运营实现和其他油气业务分离)四部门:推进油气管网设施独立运营实现...

  (原标题:四部门:推进油气管网设施独立运营 实现和其他油气业务分离)

  四部门:推进油气管网设施独立运营 实现和其他油气业务分离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31日消息,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以下简称《监管办法》),《监管办法》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油气管网设施互联互通和公平接入,逐步实现油气资源在不同管网设施间的灵活调配。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不得阻碍符合规划的其他管网设施接入,并应当为接入提供相关便利。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应当对输送、储存、气化、装卸、转运等运营业务实行独立核算,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推进油气管网设施独立运营,实现和其他油气业务的分离。

  《监管办法》指出,本办法所称油气管网设施是指符合相应技术条件和规范,并按照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核准或者备案手续且已取得合法运营资质的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地下储气库等及其附属基础设施,不包括陆域及海域油气田生产专用集输管道、炼化企业生产作业区内的专用管道、输送非商品质量标准的油气管网设施、军工或涉密油气管网设施和城镇燃气设施。

  《监管办法》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各类资本参与投资建设纳入统一规划的油气管网设施,提升油气供应保障能力。国家和地方油气发展相关规划应当充分考虑油气管网设施互联互通、资源供应及市场需求中长期变化等因素,对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提出总体要求,为公平开放创造有利条件。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应当无歧视地向符合开放条件的用户提供油气输送、储存、气化、装卸、转运等服务,无正当理由不得拖延、拒绝与符合开放条件的用户签订服务合同,不得提出不合理要求。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到位前,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在保障现有用户现有服务并具备剩余能力的前提下,应当按照本办法要求向符合开放条件的用户开放管网设施。

  《监管办法》指出,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与用户就油气管网设施开放事宜达成一致的,在正式实施前应当及时签订服务合同,对服务时段、服务油气量、服务能力、交接点与交接方式、服务价格、油气质量、交付压力、管输路径、检修安排、计量方式、平衡义务、安全责任、违约责任及免责条款等内容进行约定。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和用户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签订的服务合同在“信用中国”网站备案(登记)。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合同约定,无正当理由不得拖延或取消合同执行,不得为提高管输收入而增加管输距离。

  泰山石油:成品油竞争日趋激烈,销售费用大幅增长

泰山石油 000554

  研究机构:东北证券 分析师:刘军 撰写日期:2019-05-07

  事件:公司发布年报,2018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78 亿元,同比增长13.20%,实现归母净利润188 万元,同比下滑29.85%,业绩整体符合预期。Q4 单季度实现营收7.82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69 万元, 同比下滑32.35%,环比增长155.56%。

成品油竞争日趋激烈,销售费用大幅增长。2018 年,公司共完成各类成品油经营总量41.2 万吨。其中成品油零售量34.5 万吨,同比减少2.94 万吨;大客户直销6.37 万吨,同比增加0.74 万吨;零售量的减少主要系山东成品油销售竞争日趋激烈所致。公司的现有加油站200 座左右,主要分布在泰安,单个加油站每日加油量仅为4.72 吨,远低于中石化平均10 吨的水平;此外,销售费用连续3 年,2018 年全年销售费用达到1.98 亿元,相比2017 年同期增长2700 万元,相比于百万元级别的净利润水平,销售费用的提升也印证了日趋激烈的成品油销售竞争。

  预计公司成长空间有限,混改是未来看点:由于公司主要在泰安从事成品油的零售业务,因此业务主要集中在炼化产业链的终端,随着民营炼化项目的相继投产,国内成品油供应过剩进一步加剧,成品油零售终端的竞争也必然更加白热化,终端的竞争核心是加油站之间的竞争,公司核心资产在泰安地区,因此成长空间在于对泰安当地成品油消费市场的开拓,随着山东当地地炼企业逐步加强与民营加油站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做大业务体量难度相当大,我们倾向于认为公司未来成长空间较为有限。我们认为,按照中国石化专业化重组上市的整合思路,公司作为成品油零售业务中稀缺的上市企业,有一定平台价值。

  盈利预测:调整公司2019-2021 年归母净利润3\/4\/3 百万元,对应PB 分别为3.47\/3.46\/3.44 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成品油需求下滑、中石化混改不及预期

恒逸石化:“PTA~聚酯”龙头企业,产业链布局成效显著

  恒逸石化 000703

研究机构:西南证券 分析师:杨林,黄景文 撰写日期:2019-05-08

推荐逻辑:公司是全球最大的PTA和领先的聚酯纤维制造商,目前业务集中在中游PTA,其次为下游聚酯行业。1)公司近年加大产业拓展步伐,产业链布局现已成效显著,形成“原油-芳烃-PTA-涤纶”和“原油-苯-CPL-锦纶”双产业链的“双纶驱动”优势;2)产业链上游PX过去供给紧张的局面不复存在,产能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价格有望适度下行,中游PTA在19年上半年产能仍然紧张,下游服装行业需求平稳增长拉动聚酯需求,产业链利润有望向中游PTA业务聚集。公司参控股PTA产能市占率达28.5%,中游利润聚集将直接利好公司PTA业务;3)新增文莱一期800万吨原油加工项目将于2019年7月投产,二期1400万吨项目将于2022年投产,届时公司将完成从基础资源到纺织业原料的覆盖的全产业链布局,实现上游原料自给,强化公司成本优势。

公司全产业链布局,盈利能力不断提高。公司围绕石化产业、石化贸易、石化金融、石化物流的“石化+”战略思想,持续完善产业链布局、改善经营结构、提升成本控制能力,近五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达到22.5%、35.5%。伴随公司横纵向业务扩展,文莱项目即将投产等,我们预计2019-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复合增速将分别达到21.3%、27.1%。

  增加聚酯产能,完善下游布局。公司积极采用并购、扩建而非新建的方式扩充产能,自2017年集团收购红剑、龙腾、明辉后,2018年12月,公司完成对嘉兴逸鹏化纤、太仓逸枫、双兔新材料的收购,增加聚酯纤维产能144.5万吨(太仓逸枫24.5万吨、嘉兴逸鹏20万吨、双兔100万吨),且拟利用配套融资在嘉兴逸鹏扩建50万吨FDY,已于近日建成并正式投产运行,进一步扩大公司聚酯涤纶规模。目前公司拥有聚酯参控股产能630万吨,市占率达到10.1%,超过桐昆股份跃居行业第一。近期公司成功竞拍逸达新材料、拟现金收购杭州逸暻、发行可转债建设海宁恒逸新材料,化纤龙头地位稳固。

文莱项目即将投产,助力全产业链布局。公司与文莱政府签订了恒逸文莱PMB综合炼化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投资34.5亿美元,原油加工能力800万吨,生产150万吨对二甲苯和50万吨苯。目前项目总体进度累计完成逾95%,首船原油已顺利进厂,标志项目正式进入生产试运行阶段,预计将于2019年7月份正式投产,试车后有望在短时间内实现满负荷产出。

  “双纶”驱动,锦纶产业链继续巩固。公司确定了“双纶”驱动的发展战略,即“原油-PX-PTA-涤纶”、“原油-苯-环己酮-己内酰胺”。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纺织、汽车、电子、交通等行业对PA6的需求不断增长,国内己内酰胺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公司目前参股己内酰胺产能达到30万吨,并计划进一步扩建为40万吨年产能,预计2019年6月投产,市占率将达到8.8%。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EPS分别为1.07元、1.39 元、1.51元,对应PE分别为13X、10X、9X。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全产业链布局的价值将持续显现,给予公司2019年15X PE估值,对应目标价为16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原油价格大幅上涨;PTA检修进度不及预期或价格大幅下滑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公司产品开工率大幅下滑的风险;海外经营风险;收购企业业绩实现或不及承诺风险;在建项目投产及达产进度或不及预期的风险。

杰瑞股份: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杰瑞股份 002353

研究机构:东莞证券 分析师:何敏仪 撰写日期:2019-04-29

2019年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1亿元,同比增长30.3%;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224.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增长267.0%;实现每股收益0.12元。2019年一季度,国际油价企稳回升,布油重新攀升至70元\/桶以上,叠加国内能源安全战略的推动,油公司资本开支持续增加,促进油田服务市场强势复苏,市场对于钻完井设备、油田技术服务等业务需求增加。公司各产品线订单持续增加,一季度经营业绩实现大幅提升。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增强。一季度,公司毛利率达32.4%,同比提升5.4pct;净利率达11.5%,同比提升6.8pct;ROE达1.3%,同比提升0.9pct。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含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6%\/8.0%\/1.7%,分别同比降低1.0\/1.6\/4.3pct。第一季度,公司毛利率、净利率、ROE同比大幅提升,期间费用率不断优化,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钻完井设备订单量大增,海内外业务双双高增长。受益于油气行业景气度显著回升,尤其是国内勘探开发力度加大,页岩气开发提速,钻完井设备特别是压裂系列设备需求大幅增长,设备供不应求。公司各产品线业务均实现快速增长,订单量大增,2018年公司累计获取订单60.6亿元,年末存量订单36.0亿元。2018年,公司国内\/国外业务营收分别达26.1\/20.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4.1%\/44.4%。公司海内外业务双双实现高增长。

受益于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未来业绩高速增长有望持续。2018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0.8%,超过国际安全警戒水平;与此同时,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也达到43.2%,油气能源安全形势异常严峻。201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政府更加重视能源安全,国内“三桶油”均加大油气勘探力度,油气增产需求强烈。国际油价的良好预期叠加国内上游勘探开发支出的加速增长,已经并将继续提振油气产业链特别是油气装备制造服务业的发展。公司作为我国压裂设备龙头企业,率先受益于行业的回暖,订单量有望持续增加,未来业绩高速增长有保障。

投资建议:公司是我国民营完井增产设备龙头企业,伴随着油田服务行业的复苏,公司各项产品产销两旺。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0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1.01\/1.2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3.5\/19.1倍,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滑;国际原油价格波动;海外贸易环境恶化;上游油气勘探开发不及预期;业绩不及预期。

荣盛石化:业绩符合预期,看好浙石化项目的国际竞争力

荣盛石化 002493

  研究机构:申万宏源 分析师:谢建斌,徐睿潇 撰写日期:2019-04-29

投资要点:

  公司19Q1实现业绩6.05亿,符合我们的预期。公司2019Q1实现营业收入164.6亿,同比下滑9.08%(调整后),归母净利润6.05亿,同比下滑4.79%(调整后),此前2019年3月30日公司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7,256.75万元–69,980.47万元,与上年同期同比变化-10%~10%,在预测范围内符合我们的预期。19Q1PX与燃料油价差671美金\/吨,同比增长82美金\/吨,但副产品价格下降,其中纯苯FOB价格下降301美金\/吨至589美金\/吨;同时根据申万聚酯盈利模型,19Q1PTA环节利润为115元\/吨,同比减少137元\/吨。

长期负债占比提升,非公开发行股票进一步优化财务结构。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提升1.58个百分点至72.11%,其中长期借款增长52.88%至463.62亿,长期负债占比从上一期2018年末的35.41%提升至48.41%,流动性压力减小。同时公司在3月公告发布非公开发行A股预案,拟发行不超过6亿股募集80亿,用于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一二期建设,有利于公司增强资本实力、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和降低财务费用。

炼化一体化企业在原料石脑油的成本、运输等方面有较大优势。PX的加工成本行业内经验值为石脑油+300美元\/吨的,我们以70美元\/桶的油价进行测算,对比规模化的PX的生产成本对比参考:1、国内炼化一体化企业相对于外购石脑油路线将会有30-50美元\/吨的原料成本优势。2、外购混合芳烃虽然流程较短,主要取决于混合芳烃的市场价格,如果汽柴油的价格上涨,混合芳烃的生产商更倾向于调和汽油。3、甲苯歧化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纯苯副产,而当前纯苯的价格较低,也会影响装置利润。异构化的经济效益则与邻二甲苯(OX)、间二甲苯(IX)等市场行情有关。4、相对海外炼化一体化装置,在关税(PX的进口到国内会有2%的关税)、物流、报关等费用上能节约。后续浙石化一期400万吨的PX装置投产后将具有明显的竞争力。

  投资建议:公司在建的浙江石化4000万吨\/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减压装置已经于2019年2月1日进入试运行阶段,有望于2019Q4开始贡献业绩,暂不考虑摊薄影响,维持2019~2021年EPS预测分别为0.56元、1.12元和1.29元。对应2019~2021年PE分别为23倍、11倍和10倍,考虑后续还有浙石化二期等项目投产,并且有向下游深加工的潜力,公司作为民营炼化龙头具备持续成长性,维持“增持”评级。

广汇能源:18年业绩符合预期,19年业绩增量有保障

广汇能源 600256

研究机构:东北证券 分析师:刘军 撰写日期:2019-04-26

事件:公司发布年报,2018年实现营收129.05亿元,同比增长58.58%;归母净利润17.44亿元,同比增长166.83%,扣非净利润17.11亿元,同比增长129.12%,公司年报分红预案为10派1元。

18年业绩符合预期,能源品涨价是业绩增长主因:2018年全年业绩17.44亿元,大幅增长的主要逻辑在于能源品价格上涨:天然气方面,2018年上半年淡季不淡,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下半年虽未跳涨至2017年末的水平,但整体价格并不令人失望;甲醇方面,作为典型的能源品,甲醇的需求增量主导下游为新兴需求MTO,聚烯烃受益于油价上行、价格持续攀升,因而带动甲醇价格回升,尽管10月上旬油价崩盘下,甲醇价格大幅下跌,但2018年甲醇平均价格仍然高于2017年。整体看,能源品(天然气、甲醇等)涨价是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多项目布局迈入收获期,19年业绩增量有保障:公司前期布局的多个项目于2018年年底、2019年年初相继迈入收获期:1)红淖三铁路于2018年12月试运行,预计2019年将运送动力煤500万吨,提质煤400万吨,液体危化300万吨的运输能力将于2019年下半年形成。红淖三铁路扩大了煤化工产品的销售半径、降低了销售成本,有望形成更好的产业协同。2)2018年11月接收站二期投产,预计2019年接卸量有望达到150万吨甚至以上。长期看,启通天然气管线项目的修建与省管网相连,实现了液进气出,大幅缓解了槽车运输的压力,也保障了LNG接收站的高周转。

盈利预测:调整公司2019-2020年归母净利润25.81\/31.72亿元(原为23.01\/25.74亿元),新增2021年归母净利润33.85亿元,对应PE分别为12\/10\/9,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不及预期,天然气价格下滑、甲醇价格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