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明中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明中华网 > 综艺 > 真人秀

中华文明网

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何去何从 业内人士深度剖析

发布时间: 2018-06-05 23:00真人秀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悦 亲子类真人秀节目无疑是观众最直观了解明星与子女生活的窗口,前些年,随着《爸爸去哪儿》、...

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何去何从 业内人士深度剖析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悦

  亲子类真人秀节目无疑是观众最直观了解明星与子女生活的窗口,前些年,随着《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节目的爆红,不但捧红了一些“星爸”和“星娃”,还让越来越多的亲子类节目涌现,如雨后春笋般疯长。而随着相关主管部门对明星子女参与的真人秀节目严格把控,也让这类综艺市场回归理性。亲子类真人秀未来的路到底何去何从,我们听业内人士来分析。

  明星与萌娃,天然收视点

  正上传媒创始人董银,从事综艺节目制作十多年,目前专注于网综和直播综艺节目制作。对于亲子类真人秀的发展,他表示,“亲子类节目的目标受众是成人,孩子在其次,因为很多育儿互动的方式,首先是要教会父母,父母才能再教给孩子,应用到日常的家庭教育当中。由于顶着收视压力,所以通过户外真人秀的明星吸睛效应以及大人与萌娃的错位,形成了天然收视点,一批亲子类的真人秀也因此热闹了电视荧屏。”

  亲子类真人秀火爆的开端,不得不提《爸爸去哪儿》,这档亲子综艺节目不仅当年让湖南卫视走出了《中国好声音》打压下的低潮期,还一度创造了招商神话,成为名副其实的吸金节目,“老爸老爸,我们去哪里呀”火爆大街小巷。

  制作需走心,要秀更要真

  董银表示,亲子类真人秀之所以成为爆款的原因,首先是受众对于明星怎么带孩子的好奇心?明星私人的家庭生活一直是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并且从粉丝人群开始扩散,这也是后来节目遭到严格把控的原因之一,其次不同明星之间的教育方法,折射了转型期中国家庭对孩子教育的个体差异。《爸爸去哪儿》从收视上来说无疑是成功的,但是从教育上而言值得商榷。而后来的《爸爸回来了》《放开我北鼻》等,其实都不是严格的亲子节目,都是综艺节目常用的任务设置的方式,在固定空间、固定环境、固定人物情节下的小实验,从成人视角来看孩子闹出各种笑话和看点。并没有从心理或者早教的专业角度来解读孩子的真实内心,而是通过花字、音效等后期手段,从剧情角度,给孩子和明星在人设的基础上,串联成了一个并不真实的故事。

  其次是慢综艺愈发受到欢迎,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司空见惯的综艺形式并不能引起我们的兴趣,平和的故事吊不起观众的胃口,于是一批慢综艺颇受欢迎,譬如早期北京卫视的《二胎时代》,既紧扣二孩的政策背景,又反映原生家庭的真实生活状况,节目的实验性让其脱颖而出,广受好评。慢综艺就是在不经意间,让日常的矛盾和情感在鸡毛蒜皮的小细节里蔓延发酵,直至打动人心,这就是真实的力量,情感的力量。

  忌娱乐消费,树责任担当

  采访中董银告诉半岛记者,“明星亲子类节目有后期过度的痕迹,真人秀节目都有人设,孩子也有,但是往往在录制节目的过程中,孩子并没有表现出如同镜头里的状况,而被导演用蒙太奇或者花字的方式强行解读了,既而被大众娱乐消费,可是电视是大众传播媒体,我们更应该去传播孩子言行背后的真实意图,因为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通过孩子,我们可以看到父母家庭教育的缺失,首先父母要学会改变,无论是明星还是普通人,要认知到自己的问题,继而让大众学习并引以为戒,或许这是明星亲子真人秀不能呈现,需要遮掩的地方,明星并不能完全放下光环,恰恰给观众一个负面的信息,而且无法修正,或者换个说法,这只是一个秀,只是一档有着收视需求的综艺秀,可是脱离真实,明星和萌娃的设置失真,最终节目也难以成功。”

   [编辑: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