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明中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明中华网 > 综艺 > 真人秀

中华文明网

探析我国明星真人秀节目受众策略

发布时间: 2018-06-05 23:00真人秀
摘要:2006年,东方卫视播出了我国首档明星真人秀节目《舞林大会》,节目的高收视率给明星真人秀节目带来了短暂...

摘 要:2006年,东方卫视播出了我国首档明星真人秀节目《舞林大会》,节目的高收视率给明星真人秀节目带来了短暂的热度,但很快便沉寂无声。自2013年湖南卫视播出《爸爸去哪儿》之后,明星真人秀节目又如“雨后春笋”般,成为了媒体争夺收视率的法宝。而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节目光靠明星、话题度是不行的,所以,本文从受众角度出发,探寻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策略,从而为其持续发展提出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明星真人秀;受众;策略

自2000年广东电视台第一档真人秀节目《生存大挑战》播出开始,真人秀节目已经在我国走过了十几个年头,而其发展也经历过短暂的低谷和辉煌。2005年《超级女声》的火爆,让大众感受到平民选秀的魅力与价值;2012年《中国好声音》的热播,让真人秀节目成为了街谈巷议的话题;2013年《爸爸去哪儿》的争议,让受众了解到明星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而纵观如今的电视荧屏,明星作为参与主体的真人秀节目成为了最常见的节目形态。将真人秀节目按照参与者身份进行划分,可以大致分为如下三类:以普罗大众作为参与主体;以普通人和明星共同构成参与主体;以明星作为参与主体。而以普通老百姓作为参与主体的真人秀节目经过短暂的辉煌后陷入了沉寂,“普通人+明星”这种参与者的构成模式一直不温不火,而将明星作为参与主体的明星真人秀节目迎来了其发展的高潮期。如今,《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极速前进》《花样姐姐》《花样男团》等类型不一的明星真人秀节目已经占据了电视荧屏,成为了电视媒体吸引受众观看的主要节目形态。而仔细观察这些热播的明星真人秀节目,无一不是制作精良,作为节目制作者,最关键的要素是抓住了受众的眼球,能够吸引受众对这些节目进行观看。

一、满足受众多种心理需求

(一)满足受众“偶像崇拜”心理需求

“偶像崇拜是将他人或团体当作崇拜的对象,期望自己也能羽化成对方,或将对方视为学习的目标,以享有对方的尊荣,藉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慰藉,同时减少挫折带来的痛苦。[1]”“偶像崇拜”效应带来“粉丝”团体的大量出现,继而“粉丝团”成为了偶像明星最忠诚的拥护者。因此,许多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制作者利用“崇拜”心理宣传推出自己的节目。

例如,在明星真人秀节目正式录制之前,推出候选参与者。之后,“粉丝团”就会在微博、贴吧等公共论坛对参与候选的明星进行投票、宣传,继而同时达到宣传节目的作用,使节目达到未播先热的效果。

节目播出之后,“粉丝团”依旧是节目推广的重要力量。通过新媒体的方式宣传自己喜爱的明星的同时,持续保持节目的热度。

所以说,满足受众“偶像崇拜”的心理需求,既可以吸引明星粉丝关注、观看节目,又可以通过发挥“粉丝团”的力量,宣传节目并保持节目热度。

(二)满足受众“好奇窥探”心理需求

“所谓好奇,是指有机体遇到新异刺激或环境时所产生的朝向和探究反射。如听到有人叫就会不自觉地将头转向发出声音的地方、看到有成群的人围在一起就忍不住凑上前看个究竟等,都是探究(好奇)心理。[2]”人作为社会的个体,通常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会产生好奇窥探的心理。

一般情况下,明星都会以最优秀的一面示人,大众了解明星也大多是通过影视剧等形式,所以大众通常看到的是已经“面具”化了的人物。而明星私下的生活如何,其真实的个性是什么等这些问题都是作为普通老百姓所关心但又不为所知的。而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兴起满足了受众“好奇窥探”的心理需求。

受众通过观看明星真人秀节目,既可以在电视和网络上看到自己喜爱的明星嘉宾,又可以了解到明星所不为受众所熟知的另一面。例如,在亲子类明星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当中,受众并不熟悉的“奶爸”张亮通过节目,让受众见识到一个“温暖且有担当”的父亲角色,这是我们平常在电视荧屏上所看不到的;在东方卫视播出的明星真人秀节目《极限挑战》当中,受众也可以了解到明星的另外一面和生活中的一面,如跟荧屏形象完全相反的“硬汉”孙红雷就带给我们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三)满足受众“娱乐消遣”心理需求

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致使受众在选择观看视听节目时往往会挑选娱乐消遣性质的内容,这类内容目的在于“解闷”“解压”“解气”,从而使受众放松心情、娱乐消遣。如今的明星真人秀节目,除传播知识、社会教育等功能之外,“受众通过收看、收听娱乐节目,把节目所构造的意象还原为审美形态的人类生活图式……借以体现人的本质,确认人的全部存在,肯定人的丰富个性,从而达到人格精神的不断完善与提高”[2]。

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出现,通过娱乐化的内容与形式,为受众提供了一个娱乐消遣的平台。以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为例,“全明星”阵容加上“逗趣”的语言、肢体表现,使得

(四)满足受众“对比”心理需求

受众在认识事物活动的过程中,一般会产生比较心理现象。在明星真人秀节目中,一般会选取明星所不擅长的领域。例如深圳卫视播出的《极速挑战》中,明星将挑战各种高难度运动项目;在东方卫视播出的《跟着贝尔去冒险》当中,明星将挑战各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无疑对于明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受众往往会产生对比心理——如果自己去参加项目,是否完成度会更好。这时的比较心理就会促使受众继续收看节目。

二、“戏剧冲突性”的营造

“冲突论”由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最早提出,他指出:“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这个观念也被广泛应用于戏剧理论与实践中。而在真人秀节目,尤其是明星真人秀节目中,“冲突”元素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成为了明星真人秀节目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如果明星真人秀节目只是单纯记录明星的生活,那么“明星效应”带来的影响力会很快消失殆尽。作为一档好看的明星真人秀节目,节目制作者应该充分挖掘明星嘉宾的个性特点,根据每个人的擅长与不足来“设定情境、营造冲突”。

“个性”不同,也可称之为“性格”不同。个性不同的人,通常在处理事件时表现出不同的手段、方法。明星真人秀节目的核心是“人”。在节目中,想要表现出一个人完整的个性特征,需要通过事件和情境的营造来完成。而不同个性的人集中在一起时,往往会出现“戏剧化”的效果。

在明星真人秀节目中,通常会选取5~7位明星嘉宾。这些嘉宾的选取通常年龄不一、经历不一、环境不一,也就导致了他们的个性不一。在湖南卫视播出的旅行类真人秀节目《花儿与少年》当中,嘉宾的选取可谓具有典型性。以《花儿与少年》第二季为例,“60后”“70后”“80后”“90后”明星嘉宾共同构成了节目阵容,除去明星嘉宾的“偶像光环”是吸引受众关注的因素之外,他们不同个性所造成“冲突性”也成为了节目的收视保障。首先,各个年龄阶层的嘉宾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所表现出的处事方式完全不同。“60后”大姐毛阿敏在遇事时通常较为淡定、大度;二姐许晴、三姐宁静在处理事件时均有个人的想法与方式;其余四位明星嘉宾也是个性表现较为突出。而当这些个性不同的嘉宾聚集在一起生活、旅行,“矛盾冲突”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成为了吸引受众注意力的关键点。其他明星真人秀节目亦如此,《奔跑吧兄弟》《花样姐姐》《极限挑战》《极速前进》等收视率较高的节目在选取嘉宾时可谓下足了功夫。

三、巧妙设置“悬念”

“悬念”元素的运用在明星真人秀节目中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推动节目发展、吸引受众观看节目的动力。以浙江卫视播出的《奔跑吧!兄弟》为例,“悬念”元素的运用是较为成功且值得其他同类型节目借鉴的。

(一)通过情境设置

“巧妙地设置悬念为真人秀节目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叙事动力,使真人秀节目充满戏剧性,高潮迭起,给观众既紧张又松弛的感受。在情绪的一张一弛中,观众体味到了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的悬念的魅力。[3,4]”明星真人秀节目若想要创造紧张、期待的节奏,可以通过设置情境来完成。在《奔跑吧!兄弟》节目中,节目组每期都会设定一个情境,让明星嘉宾在此情境中完成节目组规定好的任务。

(二)通过游戏规则

明星真人秀节目在每期节目中设置相应的情境后,同时需要设定一定的游戏规则。通过设定相应的游戏规则,来创造“悬念感”。

(三)总体悬念与环节悬念相结合

真人秀节目在设置悬念时,应该采取总体悬念与环节悬念相结合的方式。在每期节目中,设置一个终极悬念,这个终极悬念最终是否能完成,是受众所未知和期待的。同时,在节目中每个环节都应设置相应的“小悬念”,让观众保持持续观看的欲望和期待。

我国的真人秀节目同其他类型的节目一样,面临着各种问题和困难。同质化现象严重、创新力不足等问题已经成为了“老生常谈”的话题。如何进行改进和创新是作为媒体工作者需要一直思考的内容。今天的电视荧屏,明星真人秀节目的火爆证明了这种类型的节目是可以被我国受众所接受的。所以,有必要且必须对明星真人秀节目进行探索和创新。笔者从受众角度出发,以如今收视率较高的明星真人秀节目作为例证,探寻其发展策略,以期为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 李楠楠.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J].东南传播,2007(8).

[2] 程鹏.新闻受众常见心理浅析[J].新闻爱好者,2012(14).

[3] 黄匡宇.广播电视学概论[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4] 梁嘉豪.构建真人秀节目戏剧化的手段[J].西部广播电视,2014(4).

(责编:石思嘉(实习)、宋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