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明中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明中华网 > 纪录片 > 文化

中华文明网

襄阳全域推进文化小康建设:坚持问题导向 打造襄阳样本

发布时间: 2017-08-19 19:28文化
襄阳全域推进文化小康建设:坚持问题导向 打造襄阳样本...

坚持问题导向 打造襄阳样本

襄阳全域推进文化小康建设的若干探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战略部署。2015年9月,湖北省委宣传部敏感地提出了建设文化小康的任务,认为文化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精神引领和文化支撑,没有文化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小康。要求襄阳市在保康开展试点,继而在全市全域推进,为全省文化小康建设提供样本。2016年11月1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同新任县委宣传部长培训班学员座谈时,就文化小康建设作了专题讲话,强调“要大力推进文化小康建设,让人民群众享有更优质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和任务,开启了建设文化小康、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征程。

  抓文化小康建设是宣传工作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有效抓手,也是解决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的综合载体。今年2月,襄阳在保康成功试点的基础上,由襄阳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了《襄阳市文化小康建设操作手册》,决定分3年实现全市文化小康建设全覆盖,公示首批1250个试点村(社区)名单,落实300万元文化小康建设专项资金,撬动各级建设资金9000多万元,截至目前已完成370个试点村建设任务,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襄阳文化小康建设模式。

  对标核心指标抓文化小康建设,补齐硬件建设短板 

  国家统计局在2013年发布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中,对全面小康涵盖的文化建设提出了五项核心指标,具体为: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150元、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60%、每万人拥有“三馆一站”公用房屋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5%。对照这五项核心指标,襄阳组织专班对全市文化小康实现程度进行了认真调研分析,认为襄阳市于2016年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文化小康建设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各项文化小康的核心指标在襄阳的实现程度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具体表现为:文化产业总量不高,与国家、省统计监测指标要求的占GDP5%的比重还有较大差距;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仍显不足,2016年约为140元;有限广播电视入户率面临挑战,2016年为36.69%,与60%的差距还是较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够平衡,“三馆一站”覆盖率仅0.97,全市各县(市)区中仅宜城市一地达到1.25;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比重不高,全市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2015年为2.96%(其中城镇3.51%,农村2.02%),2016年为3.15%(其中城镇3.65%,农村2.30%)。

  为此,在推进文化小康建设中,襄阳紧扣这“五项核心指标”的落实,细化了县级“两馆”建设服务标准、乡镇或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服务标准、村或社区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服务标准、村级“乡风文明”建设标准等,着力补齐文化小康硬件建设的短板。在定期督办和考核验收时,针对县、乡、村三级制定不同的达标体系:县(市)区重点考核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娱乐消费和“两馆”建设,特别是对“两馆”建设要求有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乡镇重点督查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要求严格落实公益性服务岗位不少于2名,服务经费按常住人口不少5元、4元、3元,每月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少于1次等硬性指标;村(社区)级重点督办“1+N”文化小康建设模式的落实,即依托各村已有的党员服务中心,配套建设道德讲堂、图书室、文化体育广场、简易戏台、宣传文化栏、善行义举榜等文化阵地,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打造农民心向往之的村级政治文化中心。

  探索“1+N”建设模式抓文化小康建设,补齐乡风文明建设短板 

  改革开放近4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广大农村既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的问题,更有乡风民风恶化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当前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落后的文化基础设施、贫乏的文化活动相矛盾;农民追求健康精神生活的要求与封建迷信死灰复燃、科学精神普及不够相矛盾;农民群众充实信仰的迫切要求与社会转型期带来的精神空虚相矛盾;农民现代消费动机萌发与农村文化消费结构比较单一相矛盾等问题。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文化教化功能的弱化,直接导致了部分农民国家观念、集体观念淡化,出现了封建迷信、抹牌赌博、厚葬薄养、诚信缺失、人情风等不良风气等不良社会现象,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建设文化小康不能仅仅停留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层面上,更要发挥文化的教化功能,依托村级文化阵地,组织农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农民,培育新乡贤、新农民、新乡风。针对当前农村存在的不良风气,襄阳确定了“1+N”文化小康建设模式,着力开展“八个一”创建,把“勤、俭、和、孝、善、净、美、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示出来,把身边的典型、身边的好人树起来、讲出来、唱出来、演出来,不断补齐乡风文明建设的短板。这“八个一”为:办好一个道德讲堂,让村民讲身边好事、讲自己家事,感悟道德力量;建好一个志愿服务站,组建服务队伍,服务全体村民;成立一个乡风文明理事会,推行移风易俗,共建文明乡风;订立一份村规民约,实现依规治事,依训齐家;建设一批公益广告阵地,让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设置一个善行义举榜,让身边好人形象时时伫立,新风正气蓬勃生发;建设一批文化宣传墙,把科技文化卫生等知识送到农民身边;开展一系列创评活动,村创“十星级文明村”、户创“十星级文明户”,人人争当“好儿女、好媳妇、好公婆、好妯娌、好邻里”。

  强化党委政府主体责任抓文化小康建设,补齐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推进不力的短板 

  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是全方位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全面小康。作为一个整体性目标要求,任何一个方面发展滞后都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建设文化小康,党委政府必须拿在手上,顶层设计,统筹推进。但是,在推进文化小康建设过程中,各地党委政府还存在着认识不足、思路不清、方法不明等问题。有的重视不够,没有把文化小康建设纳入主要议事日程,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有的就事论事地抓,没有把文化小康建设和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域乡村旅游示范区、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等有机结合,统筹推进;有的只抓硬件建设,忽略乡风文明建设,特别是看不到农民在文化小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发挥新乡贤在文化小康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远远不够。

  针对这些问题,襄阳一方面明确了党委政府推进文化小康建设的主体责任,要求各县(市)区党委政府把文化小康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重要任务,成立了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从战略全局进行谋划,整合各个方面的政策资金,统筹推进文化小康建设;另一方面,指导各地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打造全域旅游乡村,从治理脏乱差入手,落实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措施,推进村庄及周边空地、道路、沟渠两旁和农户房前屋后绿化美化,加大对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开发,让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同时,坚决依靠农民这个建设主体,强化村级组织的主体地位,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成员,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强化基层组织的引领作用;积极发现和培育“新乡贤”,用他们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扎根在乡村。

  为了确保文化小康建设的实效性,襄阳还建立了每月不定期抽查、半年项目拉练、年底综合考核的督促检查机制,推进各项任务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扎实推进,文化小康建设的作用日益显现:一是基层文化阵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市各县(市)区“两馆”建设全面启动,南漳县“三馆”已建成投入运行,保康“三馆”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枣阳、宜城等地已完成前期规划审批工作;全市改扩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00多个,新建或改扩建文体广场100多个,新建文化大舞台200多个。二是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有1000多个村(社区)设置了善行义举榜和新乡贤榜,400多个村设立了红白理事会,1000多个村(社区)设置了文化宣传墙,300多个村(社区)重修了村规民约,形成了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初步实现村民自治和自我管理。三是群众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各试点村建有1000多支基层文化队伍,600多个民间演艺团队,配备文化辅导员700名,发展文化志愿者8000多名,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500多场次。四是农村脏乱差问题得到根本整治。襄阳新配垃圾桶、池4.7万个,新配垃圾处理车2013辆,新增垃圾转运站、填埋场260个,部分试点村拓宽了全村道路、整修了排水系统、粉刷了村居外墙,将法治、道德、科普宣传等知识上墙,增添了文化氛围,农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襄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