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明中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明中华网 > 纪录片 > 文化

中华文明网

我区“非遗”成文化旅游融合增光剂

发布时间: 2019-06-14 01:14文化
为了庆祝第十四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展示近年来我区各地的“非遗...

  为了庆祝第十四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展示近年来我区各地的“非遗”保护成果,普及“非遗”知识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从6月5日——13日,内蒙古自治区相继举办了109场“非遗”主题活动,吸引区内外观众28.7万余人,现场、网上参观和体验人数达100余万人次,160余家中央、自治区和地方媒体争相做了宣传和报道。

  和林县剪纸、武川县石磨莜面、土右旗布贴画、托克托河口老龙舞和双墙秧歌、准格尔漫瀚调、鄂尔多斯婚礼体验、磴口县葫芦雕刻、杭锦后旗面塑、海勃湾十三太保养生功、隆庄抬阁脑阁、札萨克图刺绣、阿尔山树皮画、敖汉旗皮影、科尔沁蒙古保健耳枕、鄂伦春桦树皮手工艺品、鄂温克族传统饰品太阳花、锡林郭勒蒙古毡、乌拉盖沙嘎游戏、镶黄旗木雕骨雕、阿拉善蒙古象棋比赛和沙力搏尔摔跤、察哈尔服饰制作、西路二人台、蒙古长调、呼麦、马头琴和四胡表演……一时间,犹如珍宝的内蒙古“非遗”以各种形态涌现到草原人民和区内外广大游客面前,着实令人大开眼界!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还发文,要求各盟市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根据不同的地域特色、文化风格和资源特点,将“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与旅游工作有机结合,深入挖掘“非遗”领域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方面的先进事迹,让“非遗”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号召“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大力发挥“非遗”在丰富城市居民、青少年文化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互动性、体验性,提高人民群众对“非遗”保护工作的参与感、获得感。鼓励和支持“非遗”保护机构、“非遗”学术研究机构及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各类高校和中小学校,开展“非遗”展示、展演、展映、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

  今年的端午假期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合,借此呼和浩特市文化和旅游局还把“非遗”送上了火车。在呼和浩特开往北京的Z318次列车上,呼和浩特市铁路乌兰牧骑的队员们给万千旅客奉上悠扬的马头琴、婀娜的蒙古舞同时,还在车厢里搭建了一个小小的“非遗”展示区:赛罕剪纸、传统点心、古法制香等具有浓郁民俗民族特色的“非遗”项目,深深地吸引了男女老少旅客,不少人还亲身体验和参与了制作过程。

  6月8日上午,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和其他盟市一样,也隆重地举办了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庆祝活动。活动中,市领导还为9名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发了奖杯及证书,为蒙古刀制作技艺、鄂伦春狍角帽制作技艺等15项第六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代表;巴尔虎长调、达斡尔族斡包节、鄂温克民间舞蹈等190项呼伦贝尔市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代表;14名呼伦贝尔市级“非遗”传承人代表颁发了传承人证书。

  内蒙古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极其丰富的,几乎渗透了文化、艺术、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闪耀在内蒙古各族人民衣、食、住、行的每一个环节。截至目前,我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9个,代表性传承人75人;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704个,代表性传承人655人。当然,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可以看出,内蒙古自治区的“非遗”保护、宣传和传承工作也十分积极、广泛。

  6月7日——10日,阿拉善盟蒙古族长调、呼麦、马头琴音乐项目的3位“非遗”传承人和蒙古族家具制作技艺一起亮相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世纪大会堂,与内蒙古大草原的旅游项目、国际胡杨林节项目一道,引起了无数广州人民的向往和掌声。活动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级沙力搏尔式摔跤项目还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实践案例。

  让文化留住游客,让游客带走文化。“非遗”能激发旅游动机,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厅长贺志亮表示,下一步,内蒙古自治区将借助内蒙古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契机,深入挖掘提炼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符合游客需求、适宜融入现代大众生活的亮点,专门设置“非遗”旅游线路,增添“非遗”体验环节,大力推广旅游景区景点的“非遗”表演和互动参与节目,不断创新研发“非遗”标志性旅游商品,打通“非遗”和旅游产业链,提高旅游文化附加值,让“非遗”传承下去并不断发扬光大,从而实现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目标。  (文旅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