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明中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明中华网 > 公开课 > 万门大学

中华文明网

三个“小伙伴”和一所大学

发布时间: 2018-04-24 03:45万门大学
三个“小伙伴”和一所大学...

  原标题:三个“小伙伴”和一所大学

三个“小伙伴”和一所大学

 
 

三个“小伙伴”和一所大学

 
 
 


  晚上六点半,中国人民大学公教三号楼105教室。过道里,走廊上,挤满了前来听讲座的学生,不少人甚至直接席地而坐。门口张贴的海报上,赫然印着“当教育插上网络的翅膀”,一个清秀的大男生举着“万门大学”的校标,在镜头下腼腆地笑着,他就是被众多粉丝称为“萌校长”的童哲。

  七点钟,三个年轻人稳稳地走上了讲台。走在前面的童哲,嘴角上扬,露出两个小酒窝;中间个子高高的张明达,沉稳严肃;走在后面胖墩墩的陈晓楠,让人觉得安全可靠。三人组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合伙人》,但是张明达说,“我们跟《中国合伙人》不同,他们在一起做的是一份买卖,而我们干的是一份公益事业。”

  三碗拉面成就“左膀右臂”

  2013年4月,童哲受邀参加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勺见沙龙”,在那里,他遇到了刚刚回国的张明达和刘晓楠。一位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政治学硕士,一位是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硕士,看上去不会产生交集的三个人,却在一起吃了三碗拉面后,拍板一起干。

  张明达和刘晓楠回忆说,当天晚上听了分享会之后,并没有跟童哲做什么交流,只是记下了童哲公布的手机号。几天后,张明达给童哲发短信,约他见面。等了几天,没有收到回复,两个人直接找到了童哲兼职的培训学校。“我当时刚上完课,听说外面有人找我。说实话,我只记得自己见过这两个人,但是并没有什么深刻印象。”

  出来打了声招呼,童哲又赶回了未上完的课堂。张明达和刘晓楠耐心地在外面等了将近两小时后,三个人才在附近的一家拉面馆坐了下来。从成长背景,到各自的教育理念;从兴趣爱好,到万门大学的未来。三碗拉面,三个人吃了好几个小时。每个人的底子交下来之后,三个人一拍即合,决定一起干。

  发放印有万门大学校徽的学生证,是三人合作的第一件事。三条正态分布形状的曲线,构成盾牌状校徽的主体,用正态分布代表普世的力量;蓝色色调自上而下逐渐加深,象征知识的逐渐沉淀积累。除印有校徽,学生证上还印有专属个人的编号。

  “为网友发放学生证,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万门大学,了解万门大学的理念,相信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大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感谢大家的支持。”成立人人网主页一年以来,万门大学的粉丝数已经超过了12万,获得了来自世界各所顶级名校的伙伴们的支持。其物理课程还被北大教授群发邮件给每位物理系入学新生。因此,为了答谢,童哲在人人网主页上发布消息,只要留下地址和邮码,就可以免费为其寄出一张学生证。三四个月的时间里,万门大学学生证从编号00001发到了70000。

  “一个人推开千万扇门”

  “万门大学”这个名字是童哲灵机一动的想法,事实上是先有了one man university(一个人的大学),才有了中文谐音“万门”。意思是在网络时代下,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大学。童哲自己也没想到,歪打正着之下,这个有点另类的名字,之后可以衍生出更多深刻的含义:“我们希望,学生们通过这所免费的网络大学推开千千万万扇学科大门。”

  “最初想过要用‘中国高等师范学院’,来向我的母校致敬,后来觉得这个名字,听上去太山寨了。”

  童哲口中想要致敬的母校,是他硕士就读的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这个每年在全球只提供10个外籍招生名额的学校,在某种程度上,重新点燃了童哲学术研究的乐趣,让他意识到学习可以是有趣的,进而想要把这种快乐学习的理念传递给国内的学生。

  童哲是学物理的,学习对他来说从来都不是什么难事儿。高三时,他就以福建省物理竞赛第一名的成绩保送到了北大。然而,被保送的天之骄子,在入学之后,却发现物理的大门没有想象得那么好进。“我觉得难得实在太夸张了,物理方程、电动量子、线性代数,有时候我都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

  在巴黎,童哲深刻感受到了两个国家不同的教育风格。课程虽然更难,但是童哲却学得更为轻松和愉悦了。“在宿舍楼的公共食堂里,各个专业的学生凑到一起,边做着菜,喝着红酒,一边讨论着各种高深的学术问题,常常别人的只言片语会让我有很震撼的感觉。中国的高校里似乎比较缺少这种分享讨论的机会。”

  2012年5月毕业前,童哲在宿舍里录制了《阿哲中文的理论物理小课》,上传到网上,“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宇宙的神奇”。没想到一经推出,视频就获得了6万的点击量。不仅吸引了大量的物理专业学生,非物理专业的学生也纷纷留言,表示“没想到物理可以这么有趣”。

  “视频火了之后,网友们都在问我,什么时候上传其他的专题。我就突然想到,是啊,我为什么不去录更多的视频,来帮助更多为物理所困的人呢?”

  放弃了前往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攻读博士的机会,童哲选择回国,创办他心目中的“网络大学”。2012年10月份,童哲在人人网上注册了“万门大学”的公共主页,从自己熟悉的物理学科开始,陆续上传录制的视频公开课,并推荐学科入门书单。至今,最火的视频点击量已经超过十几万。

  第“8888号”特殊学生

  手持8888号学生证的是一位特殊的老人,他就是南方科技大学的校长朱清时。与朱校长的结缘,起于三人开启的高校巡回分享会。

  2013年5月,童哲一行三人开始了全国高校的巡回分享。二十多天,十几个城市,从哈尔滨到广州,从西安到上海,三十多场讲座,所有的花销都是三个人自掏腰包。为了省钱,三个人常常只住一个双人间,把床拼到一起凑合一宿。“既然我们做的是一个公益性的教育平台,那我们就坚决不能收学生一分钱。”

  “我们唯一收下的一笔钱就是来自朱校长。老人把钱打到了我们卡上,说这是他一个长辈给我们小辈的压岁钱。”张明达说,南方科技大学是他们高校分享会的其中一站,在那里,万门大学的三个人受到了朱清时的隆重接待。刚到学校,三个人就被校长迎到了办公室,详细了解万门大学的情况。刘晓楠对朱清时的和蔼可亲,至今记忆犹新。

  在三个人的努力之下,万门大学已经从一所“山寨”的网络大学,慢慢有了框架。人员储备的增加,也使得课程录制的效率大大提高。除了物理,计算机、经典文学等其他视频也在制作中。

  实习记者 牛伟坤文并图(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