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把质量强省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抓好
南方时论 5月24日,广东省质量大会在广州召开,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有关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工作。省委书记胡春华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把质量强省作为一项长期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实施,全面提升发展质量效益,推动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质量是发展之基、兴国之道、强国之策。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深刻指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随着我国经济步入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特征的新常态,尤其在我省面临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调整贸易规则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利用低成本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加速工业化的“双向挤压”的情况下,只有摒弃对规模速度的依赖,转向用质量品牌求效益,才能保持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平稳增长,增强竞争力。这不仅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更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必须从全局出发抓好、做好。 推进质量强省建设,首要的是依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强省战略的决定》,将质量强省上升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不断提升质量和效益。“十二五”以来,全省坚持质量引领、创新驱动,把质量要求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取得了可喜成果。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省经济结构调整仍在爬坡越坎阶段,反映在质量层面上,相当一部分制造业和服务业还处在产业链低端,质量竞争力不强,标准总体水平不高,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等等。只有推动广东速度向广东质量转变、推动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推动广东产品向广东品牌转变,才能以质量的提升“对冲”速度的放缓、有效化解“双向挤压”、树立竞争优势,引领质量创新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关键是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以质量发展为核心,推动实现“三个转变”。广东作为国内制造业大省和全球重要制造业基地,要迈向制造业强省,必须下决心提升改造传统动能,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为此,要着力推动质量创新,将其作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健全先进标准体系,提升广东制造标准,推进广东标准国际化;提高计量建设水平,突破一批关键计量检测技术,加强认证认可体系、检验检测服务能力等建设,建立健全技术、标准、专利协同机制;加强品牌培育,推动创建自主品牌、培育提升行业品牌。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企业在质量建设过程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相关标准制定,加强具有较高质量意识和质量技能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构建质量文化体系,倡导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各级各部门要本着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原则,深入推进质量监管体制改革,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不断健全现代质量监管体系。就内部工作而言,各级党委、政府要将质量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强化考核,落实领导责任;就行政行为而言,要在依法做好质量监管的同时,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实现重心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以市场化手段引导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打破市场垄断和地方保护,营造良好的质量提升环境。此外,要建立健全大质量工作格局,积极推动社会第三方质量服务发展,引导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社会中介力量为质量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形成“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社会氛围,实现社会共治。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广东要在“十三五”时期牢牢把握住战略机遇,适应并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就必须把质量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性位置。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问题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将质量建设作为重要战略举措来抓,推动广东成为全国质量发展的排头兵、质量创新的先行地、质量探索的实验区,为确保“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南方日报评论员
- 上一篇:招银资管研究 观点评论
- 下一篇:下一篇:评论丨我们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