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明中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明中华网 > 新闻 > 原创

今日时报

深度阅读

发布时间: 2018-03-27 00:04原创
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恰逢其时...

  本报记者  张丽敏
  
  3月25日,主题为“新时代的中国”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出席论坛,并在第二单元“迈向高质量发展”上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与新老朋友相聚在北京,共同探讨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三维度
  
  高质量发展是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
  
  何立峰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理解迈向高质量发展要把握好三个维度。”第一,系统性。高质量发展不是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经济增速,而是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均衡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第二,动态性。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思路和政策举措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实践的深入、认识的升华而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第三,长期性。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有效防控经济社会各种风险的前提下,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大趋势
  
  何立峰指出,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推动高质量发展,符合实际,是大势所趋。他表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走向。
  
  有必要。研判中国现阶段发展的特点,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就是发展质量不高的表现。解决这一矛盾必须更加重视增强发展的质量优势,在质的大幅提升当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
  
  有基础。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迈向高质量发展积累了实践经验,奠定了更加丰富的物质基础。中国的经济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消费升级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新动能的支撑能力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不断累积。
  
  有挑战。当前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多。我们正在推进三大攻坚战,说明在防范风险、脱贫攻坚、防治污染等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克短板
  
  “习近平主席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我理解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努力。”何立峰说。
  
  一是要把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作为衡量的标准。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高质量的供给、高质量的需求、高质量的投入产出、高质量的收入分配和高质量的经济循环。要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纠正扭曲的要素配置,达到更高层次的供需动态平衡,实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实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良性循环。
  
  二是要把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作为实现的途径。质量变革是指从重视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程质量扩大到重视经济发展各领域、各环节的素质和质量。动力变革是指从单纯注重物质、资金、人力等要素数量的投入转变到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管理革新对经济发展的驱动。效率变革是指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率和全要素的生产率。
  
  三是要把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作为制度保障。坚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以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和完备的市场体系,增强发展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强化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的协调机制。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和政策政绩考核。
  
  四是要把跨越两大关口作为努力的方向。一方面,要跨越现阶段特有的关口,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这三大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另一方面,要跨越长期性的关口,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构建长效机制,大力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确保顺利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齐推进
  
  何立峰提出,中国政府对进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明确的部署,将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主要从六个方面立体推进。一是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目标是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二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目标是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开放有序、竞争充分、秩序规范。三是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目标是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争议、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四是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目标是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五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目标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六是构建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目标是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注:文章系记者据现场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