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明中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明中华网 > 综艺 > 情感

中华文明网

思念,是每一个人的共同情感

发布时间: 2016-05-27 12:08情感
《抱着父亲回故乡》:思念,是每一个人的共同情感tianyi123654发表在读书会华夏论坛/forum-384-1.html分享到:QQ好友和群...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刘醒龙的散文《抱着父亲回故乡》写出了每一个人共同的情感,不论这个人的父亲是否还活着,都有着共同的思念,尤其是父亲,对每一个男孩子来说更是敬重。读罢刘醒龙散文《抱着父亲回故乡》,我感叹千万,我和他的年纪差不多,父母也到了相继去世的时节。在此之前,我是不愿意读这种文章的,我受不了文章里面的伤感和痛苦,更担心有一天我的父母也是这种样式,想到此,我不能读,也不能想,谁愿意每天想着父母去世时的事呀? 
可是不想也不行,父母到了这种年纪,到了风烛残年,到了我们每一个儿女尽孝的时节,不想也得想,不愿意想也必须想。谁让我们有父母,谁让我们的父母到了风烛残年呢?父母有病我们必须去医院,父母去世我们必须为他们送别,祝父亲在天堂一路走好。这不是做作,这是每一个人共同拥有的感情,哪怕是一个无业游民,在送父母这种问题上也不能失丢孝义。中国人讲究的就是这种孝义,讲究的就是这种风俗习惯,轮到我们难道还需要改变吗?我们没必要改变我们的风俗习惯,我们也没必要改变父母留下的优良传统,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继续发展我们的事业。 
刘醒龙散文《抱着父亲回故乡》写出的就是这种优良传统,写出了中国人的风俗习惯,只不过读时让每一个人产生沉甸甸的思念,或多或少这就是他写出这篇散文的真实情感,读后振聋发聩。文学艺术现在缺少什么,作为作家可能意识不到,可是作粗有成就的作家是有可能意识到的,刘醒龙意识到了人之常情,因此写出散文《抱着父亲回故乡》。当然,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思念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正常情感,这种情感真实可信。 
刘醒龙写出散文《抱着父亲回故乡》是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他少年时期曾经在故乡生活,对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有着很深的亲切感。尤其是,当他面对爷爷和父亲两代人的生命时,亲眼所见,更加深了他对故乡的尊敬和热爱。这种感情历历在目,催促他在为父亲守灵时写出这种散文,而且是写得淋漓尽致,每每读时荡气回肠。实际上这种情感每一个人都有,我跟刘醒龙年纪差不多,而且是长子,当父母去世时,长子的确要做很多事,这种共有的经历终于会有共鸣的。当我写出这篇文章时,恰巧是我母亲去世一个月,在这种情绪下我写出这种文章,其心可想而知。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作家都如我一样,我记得我有一篇文章《今天的作家写什么》,说的就是这种思想,我在这篇文章里说:经常接到一些约稿,都是有稿费的,而且是很高。可是这种稿子与我们想写出的稿子背道而驰,有时我问朋友为什么要这种稿子,他回答说是为了赚钱,可是我说这种稿子我写不了。为什么不能写?朋友很惊讶,好象我不缺钱。其实不然,谁也不怕钱咬手。为什么不能写?面对眼花缭乱的文学,写什么都比写纯文学赚钱,哪怕是网络小说也有钱赚。或者写剧本,攻几十年终有钱赚,迟早有一天会有成功的,只要成功能没钱赚吗?可惜我总是问自己,每天我们写出什么,是为了钱写,还是为了什么目标写,我们总不能随随便便写出,随随便便发表,其实发表还是很好的,绝大多数是发表不了的。这种写作还有意义吗?可能有人会委屈,我们的稿子交给一个公司,几年了也不见出版,还需要等待吗?是的,有的出版社或出版公司的确做不到接一部稿子就可能出版,谁也没有这种能力,他们也是优胜劣汰。 
然而我想问,同样是写作,为什么刘醒龙散文《抱着父亲回故乡》会得到读者认可,为什么其他作家想不到,或写不出。在这里,可能会有各式各样问题,可是我感受到不是作品问题,是作家思想问题,有什么样的思想必然写出什么样作品,这就是优秀作家与优秀作品的来龙去脉,也是优秀作家与普通作者的区别。以前我读过刘醒龙很多作品,对他的《火凤凰琴》记忆犹新,现在读他的散文《抱着父亲回故乡》似乎找到了一点相识,这就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共同思念。 
本文来源:豆瓣网,作者,曹秀、笔名叶愉,中国作协会员,现为辽宁省开原市作协副主席、开原市戏剧学会副主席,国家二级作家。先后在《文艺报》《中国校园文学》《微型小说选刊》《当代小说》等报刊发表作品;出版长篇小说《珠宝密案》等散文集小说集多部,并有小品歌剧等戏剧演出,创作简历入选《中国小说家大辞典》第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