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明中华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文明中华网 > 历史 > 文化视点

中华文明网

【文化·视点】一家言:创作内外的“算计”

发布时间: 2018-07-05 07:31文化视点
【文化·视点】一家言:创作内外的“算计” 算计,创作,文学,...

艰辛持久而又扎实丰厚的创作总会得到应有的推崇,在第九届话语文学传媒大奖上,作家张炜凭借耗时22年、450余万字的多卷本长篇小说《你在高原》获得年度杰出作家大奖。获奖虽是一个人的,但也往往给很多人以有益的启示,而张炜在获奖感言中指出,现在作家写作有太多的考虑,有太多创作之外的世俗算计,并最终导致越来越多的作品失去应有的水准。这对今天的创作者来说,显然既是直陈要害,更是金玉良言。

其实,文学创作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算计的过程,从题材、主题、结构、语言、情节、人物等等无不需要创作者着力谋划,苦心经营。更何况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用心算计,何以担当?明乎此,才会倾心致志,甘于在寂寞中思索,在孤独中劳作,并最终在寂寞中开出明艳的花来。陈忠实的《白鹿原》自1992年面世至今,仍以每年5万到10余万册的销量继续印刷发行,原因不言自明。同样,从1998年到2002年的5年间,熊召政一直在潜心创作他的共150万字的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作品一经发表就受到读者的喜爱,熊召政为此坦言道:“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在用心灵写作,我没有考虑社会的功利因素,没有考虑文坛的潜规则。不为功名所累,不让世俗牵着鼻子走,我觉得文学就应该是一个寂寞的劳动。”

至于创作之外的算计,内容就更多了,而且越是为真正意义上的创作者所不屑不顾的,另一些人就越是念兹在兹,自然伤害也就不浅,甚至连仅有的艺术生命也难以长久。这样的算计,就品相而言,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一味仿效、杂念丛生和追名逐利。新时期以来,从“伤痕文学”到“先锋文学”直至现在网络上盛行的“盗墓”、“穿越”之类,始作俑者,赫然成名,于是追随者无数,但往往无人能出其右,并且在邯郸学步乃至东施效颦的过程中有大半连本我都迷失了。创作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一心一意,但今天的作者,尤其是一些小说作者,每每在写作的时候三心二意,贪多务得,觉得手中的这个东西变成影视剧肯定不错,就是改成话剧、戏曲也颇能出彩,于是心猿意马,最终弄出了一个四不像。苏童、莫言、严歌苓等的文学作品是常被改编成影视剧,但他们在创作小说的时候从不心驰旁骛,而是精益求精。严歌苓曾说:“如果一个作家在创作一个长篇的时候,心里还想着要照顾到影视观众的口味和需求,那么就要改变自己对文学性的追求,个人的思考和哲学追求就会降低,这是非常糟糕的,我想到这个就会冒汗。”这些人尚且如此警惕,甚至会冒汗,那自不量力而又心存妄念的写作者便只会以虚脱告终。自然,创作内外,不同的算计总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但愿能有更多“把心交给读者”的创作者。